
青春同行共享未來主辦人致詞
在許多企業主的第一反應中,「行銷」常常被等同於「買廣告」:
多曝光、多投放、多貼標語、多辦活動、多做社群。
但如果你仔細回頭看,很多時候不是你沒有做行銷,
而是——你做了很多「被看見」的動作,但沒有讓人「看懂」你。
行銷真正的起點不是「被看見」,
而是 價值被理解、被在乎、被認同。
曝光只是聲音,
價值才是理由。
⸻
01. 為什麼企業一直做行銷,卻始終沒有結果?
原因通常不是:
• 內容不夠漂亮
• 廣告不夠多
• 社群不夠活躍
真正的問題是:顧客不知道為什麼要選你。
不是不知道你存在,
是不知道你有意義。
多數企業卡住的不是「如何被看到」,
而是不知道自己要被看見的那個核心是什麼。
這就是企業常見的 「逆序行銷現象」:
曝光 → 內容 → 產品 → 價值 (錯誤順序)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價值 → 產品 → 內容 → 曝光 (正確順序)
先想清楚,你代表什麼。
再開始說,別人才有可能聽得懂。
⸻
02. 行銷的本質:幫顧客找到「他為什麼會在乎你」
人不會因為你做得多就被說服,
人會因為有被理解而願意靠近。
行銷的本質不是推銷產品,
而是為顧客提供:
• 意義(Why)
• 想像(What could be)
• 能被相信的理由(Proof)
換句話說:
行銷不是告訴人你賣什麼,而是告訴人你為什麼值得。
這才是真正的價值傳遞。
⸻
03. 價值如何被「看懂」?──三層價值傳遞模型
你在課程與簡報中提到的三層模型,可以清楚說明:
詳細內容(私訊)
多數企業停在 功能層,
少數企業能說好 故事層,
而真正能形成品牌的,是 意義層。
你的角色,是把這三層重新對齊:
做什麼 → 為何做 → 為誰有意義
這就是你在市場中的 心智標籤。
⸻

協助偏鄉產業諮詢照
04. 讓價值被看見的第一步:不是做內容,而是把一句話講清楚
一句話,講清楚三件事:
你是誰?
你相信什麼?
你要幫誰解決什麼?
範例(新創 / 服務型):
詳細內容(私訊)
好的行銷訊息不是「多講什麼」
而是講對那一句話。
⸻
05. 總結:價值先被看懂,才值得被放大
行銷的順序永遠是:
看懂 → 在乎 → 記住 → 採用
很多企業跳過「看懂」,直接衝「記住」。
所以做越多,越疲憊;花更多錢,卻越沒有力量。
要走品牌這條路的人,都需要先理解:
你不是不夠好,你只是還沒被好好說出來。
這一年,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你的價值講清楚,講對,講進心裡——
讓那些「本來就適合你的人」,開始看見你。
⸻⸻⸻⸻⸻⸻⸻⸻⸻⸻⸻
【我是李建勳,您數位轉型路上的陪跑夥伴】
在陪伴企業探索數位轉型的這些年,我發現最常遇到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不知從何開始」的焦慮。因此,我選擇成為一位「陪跑教練」,希望能用我超過15年的實戰經驗,與您一起找到最適合的轉型步調。
我擅長將複雜的數位策略,化為清晰的步驟與地圖。我所建構的「數位轉型四階段」、「OMO四核心」等框架,目的只有一個:讓轉型不再是空談,而是每一步都紮實的旅程。
我的文章常見於《數位時代》等媒體,但對我而言,最大的成就感始終來自於看見合作夥伴告訴我:「老師,我們團隊的任督二脈終於打通了!」
在這個部落格,我將與您分享:
- 轉型思維: 打破迷思,從最小可行的第一步開始。
- OMO實戰: 整合線上線下,創造無縫的客戶體驗。
- 數據應用: 讓行銷策略變得更聰明、更精準。
很高興在這裡與您相遇,讓我們一起展開這段探索旅程!
➤ 合作與交流,歡迎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