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意外來襲,生活被迫重來,我們該怎麼辦?《擁抱B選項》三個創傷修復小練習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如果你最近常常睡不著、感覺心裡空蕩蕩的,或是一個人發呆、聽到肘個聲音就心跳加快,腦中時不時冒出一句吶喊:「為什麼是我?」。

別擔心,這些反應都很正常。你可能剛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過天災、意外失去摯愛,或正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你努力告訴自己不要哭,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要堅強、要撐下去,但每當夜深人靜時,一閉上眼,彷彿又回到那個痛徹心扉的畫面,像是走進一個無限的迴圈,怎麼樣也逃不出來。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一本書《擁抱B選項》。作者是雪柔.桑德伯格和亞當.格蘭特。

雪柔.桑德伯格曾是 Facebook 營運長,她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過著令人稱羨的「A選項」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們夫妻倆一起到墨西哥度假時,丈夫大維獨自一人在健身房運動,突發心臟病發,送醫急救後仍迴天乏術。那一刻,她的世界瞬間崩塌了。

雪柔的故事提醒我們:當人生只剩下 B 選項時,該如何繼續前行?

❤️‍🩹承認內心的脆弱

雪柔在告別式上,和10歲不到的兒女一起哭喊、悲傷地癱倒在地。她經常會回想起那天急救的過程和畫面,無數個失眠的夜晚,她對著星空吶喊:你為什麼要離開我?她在每個夜晚哭著睡去,然後從惡夢中驚醒。

即便幾個月過去了,她回到公司上班、開會、做簡報,但內心的痛苦卻如影隨形。她覺得她的人雖然坐在會議室裡開會,心卻一直留在健身房,那片丈夫倒下昏迷時的地板上。

很多人以為,想要走出悲傷,就是要激勵自己「堅強一點」、「要振作起來」。但雪柔說:真正的堅強,是從允許自己軟弱開始。

❤️‍🩹三個P的陷阱

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在書裡提到,人在創傷之後很容易掉進「三個P的陷阱」。我們要理解這三個陷阱,目的是認清大腦的反射機制,避免被這些不正確的想法綁架了。

第一個P,是個人化,總是責怪自己。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如果當時我多注意一點、多待一會兒,就能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

雪柔也是這麼想,但醫師告訴她:心臟病發作是突發性的,就算她在旁邊也無力挽回。

第二個P,是普遍化,覺得生活完蛋了。

你是不是會覺得:我的整個人生都毀了,工作、家庭、生活都崩壞了?

雪柔一開始覺得自己再也無心於工作、把孩子照顧好。但親友同事不斷給予她必要的支援,讓她意識到,生活可以慢慢回到正軌。

第三個P,是永久化,覺得傷痛會永遠持續。

你是不是會覺得:我再也不可能快樂了,人生從此由彩色變成黑白,永遠不會再擁有幸福?

雪柔每次看著孩子,就會想到他們從此沒有了爸爸,家裡不可能會有歡笑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慢慢注意到,孩子們能一夜好眠,甚至沒有爸爸的生日派對,也能和朋友一起開懷大笑。

面對傷痛,不是一直要自己「放下」,而是「學會帶著傷口,繼續好好過每一天」。

雪柔的好友曾經經歷過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他的愛子在24歲時意外過世,他曾說:快樂的一天彷彿只有15分鐘,痛苦的一天卻好像15年。

我活著的每分每秒都很難熬,但是

人生的功課,就是把快樂的15分鐘變成15年,把痛苦的15年縮短為15分鐘。

❤️‍🩹培養心理韌性的三個練習

想要破除這三個陷阱,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如同訓練自己的肌肉一樣,不斷地練習,可以讓自己的心慢慢變得強大。

以下三個小練習,能幫助你從傷痛中,慢慢找到前進的力量:

一、允許自己軟弱

當你覺得想哭的時候,就哭吧;當你什麼也不想做,就讓自己休息一下。悲傷不需壓抑,而是讓情緒找到出口。

試著在很難過的時候,問自己一句:「我現在感覺到什麼?我能明確形容嗎?」這就是給負面情緒一個標籤。例如:說「我現在覺得很孤單」,會比說「我覺得很糟糕」要好一些。把感覺「標籤化」,會讓自己對自己的情緒多一分掌控感。

雪柔曾經一天說上許多次「對不起」,她把一切過錯都攬在自己身上。心理學家好友格蘭特給她一個建議:練習減少說「很抱歉」、「對不起」這類詞語。

當我們犯錯時,試著想:「我在這件事上犯了錯」,而不是「我是個失敗的人」。這兩句話差別很大。前者是說這個「行為」沒做好,代表可以改進;後者則是否定整個人,讓你覺得自己很糟糕。

正向的身分認同,能協助你慢慢重建自信心。

二、「永遠」並不存在

當你腦中閃過:「我永遠不會好起來」、「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等念頭時,輕聲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有什麼證據支持這個想法?例如:我現在真的很痛苦。
  2. 有什麼證據反對它?例如:昨天我看了一則短影音,有笑了3秒鐘;早上起來有感覺到一點餓,吃了兩口三明治等等。
  3. 最平衡的看法是什麼?例如:現在還是感覺頭很痛,但有時候會有好一點點的感覺。

舉例,雪柔試著把「我永遠不會快樂了」的想法改成「我最近不太好」。她開始注意到:有時候悲傷的情緒像潮水一波一波襲來,但偶爾還是會有喘息的時候;工作時可以專心個幾分鐘了;孩子們偶爾發出的笑聲,可以讓她心裡感到暖暖的。

這些都是證據,證明「永遠」的想法並不是真的。

三、從小小的一件事開始

雪柔說,她剛開始回去上班時,連一秒鐘都無法專心。但她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超級小的目標:「今天只要我能打開電腦就好。」

第一天,她打開電腦,看了一眼就關掉。但她告訴自己:很好,我做到了。

第二天,她打開電腦,只寫了三句話。

慢慢地,她可以專心一分鐘、一小時、半天,最後是一整天。這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而是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慢慢累積。

生活中有許多「小勝利」,你也可以試試看,例如:喝了一杯水、伸展身體、扣好鈕釦等。你可以用筆寫下來,每天寫下一件「我今天做到的小事」。

這些小勝利累積起來,就是你重新找回掌控感的證明。

❤️‍🩹你比你自己想得更堅強

有些朋友可能在心裡吶喊:「不要叫我堅強起來,我不想走出來,我恨這個世界!」

你當然可以這麼想。當痛苦到達極限時,就會出現憤怒和怨恨的想法。你不需要強迫自己原諒誰,你只需要誠實面對這股情緒:「我接受我現在的樣子」就好。

雪柔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掙扎。有一天她接到醫師通知,說在乳房攝影中出現可疑黑點,不排除可能有壞細胞。

那一刻,她從悲傷瞬間轉為恐慌。她心想:「如果我得了癌症,孩子怎麼辦?他們已經沒有爸爸了,不能再失去媽媽啊!」

幾天後,醫師經過精密檢查,證實只是虛驚一場。那一刻,她第一次感受到內心充滿「感恩」的情緒。

她意識到:原來人生還可能有更壞的狀況發生。而當壞事沒有出現,那一刻的平靜,就值得感恩珍惜。

「感恩」這兩個字,你現在聽起來可能有點刺耳。我不是要你假裝痛苦不存在,而是想邀請你慢慢去想一下:我還擁有些什麼?

❤️‍🩹你想怎麼過一天

雪柔在丈夫過世一週年的前十一天,突然想到:「如果大維知道自己只剩十一天可活,他會怎麼過呢?」如果這樣的狀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又該如何過好剩下的每一天?

當我們說「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並不是要你假裝很堅強,而是每一個今天,都有重新開始的可能,都值得認真對待

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著吃一碗飯、曬一下太陽、說幾句話。你會慢慢發現,你比你所想像的更堅強:「我現在還很痛,但我會繼續往前走」,這樣就足夠了。

❤️‍🩹鄰居小華的故事

你可能會想:「雪柔的故事離我太遠了,她是Facebook高層,有錢又有資源。我不一樣,我只是一般人。」

我再跟你分享一個鄰居的故事,我們叫他小華。他拿到的人生劇本,算是非常不好的「C選項」。

那年他才二十多歲,正是人生最燦爛的青春年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下半身永久癱瘓。

那時候,整條街的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昨天還笑著打招呼的年輕人,沒想到下一刻,竟然再也站不起來。

車禍後的一兩年,小華幾乎把自己關在家裡,不想見任何人。聽他的家人說,他經常覺得:我的人生完蛋了,我拖累了家人,我再也不會快樂了。

那種對未來絕望的失落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他恨這個世界,為什麼是我?但是他的家人和朋友從來沒有放棄他,只是默默支持、陪伴他。

有一天,我發現小華願意出門了!他還幫輪椅裝上電動馬達,像騎車一樣自己到街上買東西。不久後,他甚至學會用手開汽車。看見他自信地倒車入庫那一刻,我真的為他開心。

後來,他重新回到職場,遇到一個願意接受他、真心愛他的女孩。他們結婚了,還有了孩子,這些轉變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小華雖然拿到了C選項的人生,卻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全新光彩。

有時候一個句點的出現,不代表結束,而是下一個句子的開始。

我分享小華的故事,不是要你比較,而是想告訴你:當你覺得「人生完了」、「我拖累了別人」、「我不可能再幸福」,這些念頭,其實都不是事實。

❤️‍🩹結語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上,都可能會發生某種形式的B選項或C選項。

面對生命的打擊,我們會受傷,會留下傷疤。同時也要提醒自己,大腦產生的念頭不一定是真的。透過微小的行動,培養心理韌性,可以幫助自己戰勝思維慣性,讓心慢慢變得強大。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比我原本以為的更脆弱,但也比自己想像中更堅強。」

光是單純地好好活下來,本身就已經在積累巨大的力量。請多給自己一點點時間,用屬於你的節奏,活出屬於你的B選項。

如果你真的覺得非常難過、快撐不下去了,請記得向外求助。尋求專業的協助不是懦弱,而是勇敢愛自己的表現。

願你能溫柔地覺察內在,你不需要立刻變好,但你值得被傾聽,也值得被理解。最後,請你記得:這趟人生旅途,你並不是孤單一個人前行。


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著打個電話,讓專業的人陪你說一說話。以下這些單位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1. 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2. 生命線:1995
  3. 張老師:198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31會員
95內容數
🎯嗨!我是大衛,一名從事行銷企劃超過 20 年的資深工作者。創立 《大衛說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提供像我一樣,曾經忙得忘了閱讀的朋友們,用最輕鬆的方式,享受跨領域閱讀的樂趣。 我深信:每天1%的小改變,能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一點。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10/30
👉 作者用行為科學的方法告訴我們:說話是一門科學,只要掌握好的原則和方法,每個人都能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這是一套簡單又實用的高效溝通系統「T.A.L.K.」,妥善運用能幫助我們在衝突中找到合作的機會,降低彼此的誤會、提升信任感,讓團隊合作更順暢。
Thumbnail
2025/10/30
👉 作者用行為科學的方法告訴我們:說話是一門科學,只要掌握好的原則和方法,每個人都能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這是一套簡單又實用的高效溝通系統「T.A.L.K.」,妥善運用能幫助我們在衝突中找到合作的機會,降低彼此的誤會、提升信任感,讓團隊合作更順暢。
Thumbnail
2025/10/23
👉不管你是一位創業家或是組織內的員工,想要改革創新成為一位開創者,除了必須有獨特的觀點之外,還必須學會「策略性的叛逆」思維,懂得衡量風險,選擇對的時機出手,成功的機率最大。聰明運用風險管理,你也能成為成功的開創者。
Thumbnail
2025/10/23
👉不管你是一位創業家或是組織內的員工,想要改革創新成為一位開創者,除了必須有獨特的觀點之外,還必須學會「策略性的叛逆」思維,懂得衡量風險,選擇對的時機出手,成功的機率最大。聰明運用風險管理,你也能成為成功的開創者。
Thumbnail
2025/10/16
👉我們其實都懂得很多道理,卻常常停在原地,甚至半途而廢。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都是因為我們求好心切、太想一次就改變成功。作者以「微小行動」為切入點,設計各種「心理干預」的小方法,透過5%的小改變打破慣性思維,從困境中找到願意改變的新道路。
Thumbnail
2025/10/16
👉我們其實都懂得很多道理,卻常常停在原地,甚至半途而廢。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都是因為我們求好心切、太想一次就改變成功。作者以「微小行動」為切入點,設計各種「心理干預」的小方法,透過5%的小改變打破慣性思維,從困境中找到願意改變的新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SLIP 看似保護,實則滑坡:簡化一切、放大局部、依賴直觀、渴望確定。它讓我們活在安全區,但也讓人生越走越窄。想突破,就要練習擁抱不確定,接受複雜,才能迎來更多驚喜與機會。
Thumbnail
SLIP 看似保護,實則滑坡:簡化一切、放大局部、依賴直觀、渴望確定。它讓我們活在安全區,但也讓人生越走越窄。想突破,就要練習擁抱不確定,接受複雜,才能迎來更多驚喜與機會。
Thumbnail
職涯中卡關,往往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思維模式出現盲點。 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提出的「成長型思維」強調能力可發展、錯誤可學習、挑戰是機會。 拆解三個核心轉換點:重新定義錯誤、擺脫比較、練習「還沒」思維, 幫助你在壓力中找回學習動力與成長路徑。 從現在你可以選擇相信「我還沒會,但我願意學」。
Thumbnail
職涯中卡關,往往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思維模式出現盲點。 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提出的「成長型思維」強調能力可發展、錯誤可學習、挑戰是機會。 拆解三個核心轉換點:重新定義錯誤、擺脫比較、練習「還沒」思維, 幫助你在壓力中找回學習動力與成長路徑。 從現在你可以選擇相信「我還沒會,但我願意學」。
Thumbnail
大家曾經有過備感壓力的對話嗎? 有時候不小心講錯幾個字,像是拉開手榴彈的引信,瞬間自爆。 這類的人一常常像刺蝟一樣,渾身是刺,傷了別人,苦了自己。 很多時候人的相處,特別是親密的伴侶、家人反而容易因為關係緊密而容易有口無心,傷害常常在無意間造成不必要的傷痕。
Thumbnail
大家曾經有過備感壓力的對話嗎? 有時候不小心講錯幾個字,像是拉開手榴彈的引信,瞬間自爆。 這類的人一常常像刺蝟一樣,渾身是刺,傷了別人,苦了自己。 很多時候人的相處,特別是親密的伴侶、家人反而容易因為關係緊密而容易有口無心,傷害常常在無意間造成不必要的傷痕。
Thumbnail
在壓力爆表的時刻,情緒崩潰只是瞬間的事。 本篇教你用系統化方法訓練情緒韌性,從即時穩定情緒, 到長期提升復原力,讓你在高壓情境下依然能冷靜、自持,不被情緒拖垮,打造真正的心理強度! 其實,情緒失控不是個人意志薄弱, 而是大腦在高壓下啟動了本能的防禦反應。 但好消息是:情緒韌性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Thumbnail
在壓力爆表的時刻,情緒崩潰只是瞬間的事。 本篇教你用系統化方法訓練情緒韌性,從即時穩定情緒, 到長期提升復原力,讓你在高壓情境下依然能冷靜、自持,不被情緒拖垮,打造真正的心理強度! 其實,情緒失控不是個人意志薄弱, 而是大腦在高壓下啟動了本能的防禦反應。 但好消息是:情緒韌性是可以訓練出來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一段關係中不斷付出,卻逐漸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是否曾在考慮自己的需求時,忍不住懷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在許多關係裡,特別是親密關係、家庭或工作團隊中,「為他人著想」似乎是一種美德,而「照顧自己」卻常被誤解為逃避、冷漠或不負責任。 但事實恰恰相反——照顧好自己,其實是一種高度的自我覺察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一段關係中不斷付出,卻逐漸感到疲憊甚至迷失?是否曾在考慮自己的需求時,忍不住懷疑:「這樣會不會太自私?」在許多關係裡,特別是親密關係、家庭或工作團隊中,「為他人著想」似乎是一種美德,而「照顧自己」卻常被誤解為逃避、冷漠或不負責任。 但事實恰恰相反——照顧好自己,其實是一種高度的自我覺察
Thumbnail
「追蛇效應」:你不是在處理問題,你是在消耗自己 有一種情緒反應模式,就像你在黑暗中看到一條蛇閃過 你不知道那是不是危險,但你忍不住一直追,一直想弄清楚:「牠到底想幹嘛?」 這種心理現象,在日常生活裡其實很常見,只是你沒發現自己「在追蛇」。 在更白話文一點的舉例: 有一天你不小心被蛇咬了
Thumbnail
「追蛇效應」:你不是在處理問題,你是在消耗自己 有一種情緒反應模式,就像你在黑暗中看到一條蛇閃過 你不知道那是不是危險,但你忍不住一直追,一直想弄清楚:「牠到底想幹嘛?」 這種心理現象,在日常生活裡其實很常見,只是你沒發現自己「在追蛇」。 在更白話文一點的舉例: 有一天你不小心被蛇咬了
Thumbnail
當人生變成大型生存遊戲 你是否常覺得,生活就像一款極難通關的遊戲?每次掏錢買早餐、下班挨老闆數落,再加上感情遭遇小挫折,彷彿一不小心就掉進了無盡的坑洞。當你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生活巴到地上爬,請別急,這篇文章告訴你:逆境成長絕非傳說,而心理韌性這項超能力,是可以練成的! 現代人經常面臨各種挑戰:薪水
Thumbnail
當人生變成大型生存遊戲 你是否常覺得,生活就像一款極難通關的遊戲?每次掏錢買早餐、下班挨老闆數落,再加上感情遭遇小挫折,彷彿一不小心就掉進了無盡的坑洞。當你懷疑自己是不是被生活巴到地上爬,請別急,這篇文章告訴你:逆境成長絕非傳說,而心理韌性這項超能力,是可以練成的! 現代人經常面臨各種挑戰:薪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