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咖啡廳裡聽到一段對話。
一位剛入職場的年輕人苦笑著說:「我果然不適合做這份工作,因為我就是一個不會表達的人。」他的朋友立刻安慰:「沒關係啦,你就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別勉強自己。」
聽上去合情合理,但我心裡卻閃過一個念頭:這就是典型的 SLIP。
SLIP——Simple(簡化)、Local(局部)、Intuitive(直觀)、Predictable(確定)。 當我們陷入這四種心智模式時,看似在保護自己,其實是在慢慢「滑坡」,把可能性一點一滴縮小。

1. Simple(簡化):一句話就把自己框住
我們太容易用一句話總結自己:
- 「我不擅長領導,所以升遷不適合我。」
- 「我數學不好,所以跟財務工作無緣。」
這些簡化的定義,帶來短暫的安慰,因為它讓焦慮變得可控。
但代價是什麼?你用一個簡單的理由,直接關上了未來的大門。 真正的成長,需要承認複雜:領導力不只是一種天賦,它也可以透過練習;數字能力不只是一種天分,它也可以透過方法培養。
2. Local(局部):把一次經驗放大成一輩子
有些人因為在一次會議裡沉默,就認定自己「不擅長表達」。
有些人因為一個專案沒做好,就覺得「我沒有能力」。
這就是局部放大——用單一事件來定義整個自我。
但生活是一張大地圖,而不是一個放大鏡。 局部的不順,不代表全局的失敗;某個場合的不自在,不代表永遠無法突破。 別因為一時的挫折,就讓自己被貼上永久的標籤。
3. Intuitive(直觀):第一反應往往是慣性的回聲
直觀反應很快,但往往不是思考的結果,而是過往慣習的延續。
- 出身保守家庭的人,直觀上覺得「冒險太危險」。
- 習慣聽從權威的人,直觀上覺得「反駁會惹麻煩」。
這些直觀選擇看似自然,實際上只是「熟悉的安全回路」。
直觀本身沒有錯,但如果從來不去檢視,它會悄悄把你困在舊的框架裡。
4. Predictable(確定):過度安全感的陷阱
我們都渴望確定。
想知道「這條路走下去一定成功」,想相信「照著做就不會出錯」。
但世界偏偏是不可預測的。
如果過度追求確定,我們就只會選最安全的路徑。 這條路或許沒有風險,但也沒有驚喜,最後換來的只是安穩卻狹窄的人生。
🌟 提醒自己:別被 SLIP 帶走
- 當你想用一句話定義自己時,問問:是不是還有其他可能?
- 當一次挫折被放大成「我就是這樣」時,提醒:局部不是全局。
- 當直觀反應跳出來時,追問:這是我的選擇,還是我的慣習?
- 當渴望確定答案時,練習與不確定並肩而行。
🎁 收尾金句
SLIP 心智滑坡很隱蔽,它讓你以為自己在保護自己,實際上卻在一點一滴限制自己。
簡單、局部、直觀、確定,或許帶來短暫的安心;
但 複雜、全局、延緩、未知,才是成長真正的養分。
當你開始接受模糊、擁抱不確定,人生就不再只是「避免錯誤」,而是能打開更多驚喜與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