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曾經有過備感壓力的對話嗎?
有時候不小心講錯幾個字,像是拉開手榴彈的引信,瞬間自爆;也有人擊碎玻璃,砰的一聲把周遭的人弄得遍體鱗傷。
這類的人一常常像刺蝟一樣,渾身是刺,傷了別人,苦了自己。很多時候人的相處,特別是親密的伴侶、家人反而容易因為關係緊密而容易有口無心,傷害常常在無意間造成,Heibon分享一段身邊的對話,起因只是要吃什麼。
A:「欸,你應該是要吃XX麵館吧?」
B:「咦,我不想吃這家,為什麼要選它?」
A:「蛤?為什麼?可是你上次去不是說很喜歡?」
B:「可是我現在不想吃呀。」
A:「欸,不是,我都想好了,結果被你瞬間推翻,好呀,那你講一個。」
B:「不然吃咖哩好不好,上個月去過那家新開的北歐咖哩?」
A:「不要啦,那家還好吧,當時只是你想嚐鮮我才陪你,我根本就不吃咖哩。」
B:「不吃就不吃,需要扯那麼多嗎?好像都我逼你,你只能委屈配合我?你要不要想想你在講什麼?」
A:「我沒那個意思呀,你為什麼要曲解?我覺得你故意挑毛病,難道我以前為你做的這麼不值嗎?」
B:「扯太遠了吧,只是吃頓飯搞得講人生大道理?你只是想情緒勒索我吧?」
A:「你要不要乾脆說我三觀不正?你都沒發現常常在PUA別人嗎?問你吃什麼是尊重你,我都幫你想好了還要被你嫌,以後各吃各的好了。」
B:「好呀,這樣最好,非常樂意,反正你這種人負能量超級強,我和你相處太久遲早會出問題。」
我不只是頭上冒三條線,也捏了好幾把冷汗,因為有些話說出口了就算道歉也已留下一道傷痕。
話說,這兩位朋友平常就很有個性,非常堅持自己的意見,真的很容易一言不合就開啟地圖砲,情緒虐待指數瞬間拉高。
超地雷行為
#高度的自尊心,拉不下臉
#逞口舌之快,總要「贏話」
#每次講話都要佔上風
#預設立場,刻意引導別人
#別人的心情處境不重要
#樂
於糾正他人
#被發現錯誤時轉移話題,硬拗;找到別人毛病時咄咄逼人
身邊家人朋友有中習慣這些行為嗎?
電影裡《大亨小傳》裡的一句話:
每當你想要評論別人的時候,你要記住,不是世上所有人都擁有和你一樣的優越條件。
簡單的說法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不要自以為是。
不管把說贏別人當成是優越的展示,開口總是「我知道啊」、「我以前......」,發現自己搞錯講不贏,又要開始硬拗,有人會搬輩分,有人翻舊帳。
其實,何必呢?
生命適度撒入胡椒,咀嚼之間的嗆辣是種提味,偶爾加點檸檬也不錯,給予一絲輕盈。
可是無論哪個多了,你知道,我知道,那就是重口味,一不小心會拉肚子的。
自戀型人格的幻化
以言語貶損他人來抬高自己的人,或是認為世界上自己是最有魅力的人,表現是自負,實際是內心自卑的偽裝,阿德勒認為這是種為了逃離自卑情結所做的努力。
儘管外表可以看似自信甚至傲慢,然而內心的矛盾從未少過。
對自我價值感低落,所以需要外界的認可來填補內在的空虛,這種不安感塑造出強烈的焦慮,麻煩的是,也會對別人的成功或優越感到嫉妒與敵意。
這些都是長期內耗的行為,大多時間是被情緒控制,可是渾然不自知,通常被提醒了還是否認。
不意外的反應,因為憤怒往往佔據生活,如果身邊有這類人,請記得保持距離,建構自我防護層,以免被負能量波及。
真正的強大,不需要通過讓別人感到弱小來獲得。
習慣強勢的人往往隱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更像刺蝟,想傳遞溫度卻無法擁抱,於是武裝自己。
只有思考高度拉高,才能鬆綁過多糾結的問題,不再帶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