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平安。
我們知道,當又一份關於氣候的報告發佈時,心中升起的,或許是麻木,或許是焦慮,或許是一種深沉的無力感。這些感受是如此真實,我們都曾體會。
然而,如果我們願意以一份溫柔而澄澈的心,來看待最新的聯合國《排放差距報告》,我們將會發現,它不僅僅是一疊冰冷的數據,更像是一面明鏡。它清晰地、慈悲地,映照出我們這個時代集體心靈的真實樣貌。如果說氣候危機的根源,不只在於大氣,更在於我們的心識,我們能從中看到什麼?讓我們一同,謙卑地凝視這面鏡子,看看它所揭示的,關於我們自己的五個驚人真相。
1. 真相一:我們非但沒有煞車,反而在加速倒退
這份報告以最冷靜的數據,帶來了鏡中第一個令人心痛的真相:我們不僅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甚至正以驚人的速度向錯誤的方向加速。當我們看到這些數字,感受一下內心升起的是什麼…
- 2024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了歷史新高的 57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57.7\ GtCO_{2}e)。
- 相較於2023年,排放增長率為 2.3%,這個速度幾乎是2010年代平均增長率的四倍。
- 其中最令人心碎的,是來自「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LULUCF)的排放量,在一年內激增了 21%,構成了總增長的一半以上。這串術語的背後,是令人心碎的畫面:被燒成灰燼的亞馬遜雨林、被夷為平地的原始森林。這意味著,我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摧毀地球賴以呼吸的肺。
這失控的「加速」,在佛法的智慧中,有一個名字,叫做「貪」(Trishna)。但這不僅僅是抽象的哲學。這驚人的LULUCF增長,在印度教的視角下,是對大地母親(Bhūmi Devi)的直接暴力(Himsa);在伊斯蘭教的教義中,這是我們作為「大地的代治者」(Khalifah)的徹底失職,是在地球上造成「腐敗」(Fasād)的清晰印記。這不僅是政策的失敗,更是我們集體內心那股未被覺察的、對「更多」的慣性渴求,在地球上的清晰倒影。
這種失控的加速並非源於技術的匱乏,而是來自我們心識深處的迷霧。讓我們繼續凝視鏡中,看看是什麼樣的集體幻象,讓我們踩下油門而非煞車。

2. 真相二:我們的集體失憶症——大腦內建的「拖延」開關
為什麼在科學證據如此確鑿的情況下,我們的行動依然如此遲緩?報告所揭示的「執行差距」(做不到承諾的)和「雄心差距」(承諾的遠遠不夠),其根源深植於我們大腦的運作模式,這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神經迴路的內建缺陷。
- 「當下偏誤」(Present Bias):我們的神經迴路,天生就傾向於極度重視眼前的短期利益(如經濟增長、廉價能源),而嚴重低估未來的災難。我們「知道」未來很嚴重,但在每一個抉擇的當下,我們「選擇」了現在。
- 「樂觀偏誤」(Optimism Bias):我們的潛意識裡,總有一個微弱但固執的聲音在說:「最壞的情況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這種偏誤讓我們盲目地寄望於未來的「科技萬能論」,彷彿總會有一個神奇的解方從天而降,因此現在無需做出艱難的改變。
這兩種集體的心理障礙,讓我們陷入了一種危險的認知失調。我們看著報告,點頭稱是,然後轉身繼續原有的生活。
因此,《排放差距報告》不僅是一份氣候報告,它是一份全球集體認知失調的診斷書。
當數十億人的「當下偏誤」匯聚,便形成了國家領導者們短視的政策。這種內在的失憶症,投射在外,便是一場全球領導層的失信悲劇。

3. 真相三:G20的失信——一場「只愛自己」的全球悲劇
報告將鏡頭聚焦於G20(二十國集團),他們佔據了全球排放量的77%。世界的方向,掌握在他們手中。然而,數據顯示,2024年,G20的總排放量仍在增長。報告的核心診斷是:G20集體「並未走在實現其2030年NDC承諾的軌道上」。
這場失信的悲劇,兩千多年前的墨家智者早已洞悉。G20國家所奉行的「國家自利」,正是墨子所診斷的「別愛」——一種有差別的、局部的愛,只愛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利益。墨子深刻地指出,「別愛」的結果必然是「交相害」——互相傷害、互相拖累的集體行動困境。
然而,鏡子還映照出更深層的靈性失職。在猶太教的智慧中,人類有一項神聖的責任,稱為「Tikkun Olam」(修復世界)。G20國家不僅未能展現普世的「兼愛」,更是背棄了他們「修復世界」的責任——一個被他們過去的排放所不成比例地破壞的世界。這不僅是政治的失敗,更是深刻的倫理與靈性背叛。
氣候行動的唯一出路,是實踐「兼愛」——建立起互惠互利的「交相利」全球合作機制,共同走出這場悲劇。
鏡子在此刻映照出最令人心碎的影像:我們孩子的臉龐,以及我們留給他們沉重的業債。

4. 真相四:無法避免的「超標」,以及留給子孫的沉重業債
這或許是鏡中最令人不安的倒影:由於過去數十年的延誤,全球升溫超過1.5°C的「超標」(Overshoot),幾乎已不可避免,並「極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發生。
「超標」的代價是什麼?報告給出了一個驚人的估算:每「超標」0.1°C,未來世代就需要從大氣中淨移除約2200億噸的二氧化碳。
這是一筆我們自己無力償還,卻強加給子孫的星球級債務。我們享受了透支的盛宴,卻將淨化地球的無盡苦役,判給了尚未出生的世代。這是一筆沉重的「共業之債」。
因此,讓我們在此刻誠實地問自己:我們現在所有的減排努力,其目標已不再是天真地「避免」超標,而是以最懺悔、最負責的心,去「盡可能地最小化超標的幅度與時間」。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無可迴避的倫理責任。
這份沉重的業債,不僅刻畫在未來的地球上,它更將直接烙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心之中。鏡子的最後一個真相,揭示了這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

5. 真相五:地球沒有生病,它只是在反映我們
走過數據的震撼與分析的沉重,我們來到最後,也最核心的真相。
佛法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智慧,稱為「依正不二」。它告訴我們,「依報」(我們所依賴的環境世界,如山河大地)和「正報」(我們的主體身心,包括我們的意識)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外在的環境,永遠是內在心識的忠實反映。
在過去,這或許聽來像是一種哲學比喻。但這份報告所預告的「超標」時代,讓「依正不二」成為了一個嚴酷的醫學事實。當「依報」(環境)失序時,「正報」(身心)便會立即承受苦果。現代神經科學與醫學研究證實:極端高溫不只令人不適,它會直接干擾調節情緒的關鍵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導致認知功能下降、攻擊性行為增加,並加劇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健康危機。
地球的熱,即是眾心之熱;地球的風暴,即是眾心之亂。
我們不僅在摧毀地球,我們也在系統性地瓦解我們的心靈。這,即是「依正不二」的共業顯現。

結語:從數據到覺醒,療癒始於當下這一念
親愛的朋友們,這份報告不是末日的判決書,而是一次慈悲的喚醒。它溫柔地邀請我們,從外在的數據,回觀我們內在的世界。
真正的出路,不僅在於外部的政策與技術,更在於我們內在心識的轉化——從分離、貪婪走向連結、慈悲與責任。
當我們再次抬頭仰望天空,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大氣,還是我們內心的一片風景?
萬分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