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12:為什麼升上主管後反而更累?也許你還停留在「執行者思維」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晉升的陷阱:當你從「最好員工」變成「最忙主管」

夜裡十一點,整棟辦公室只剩Zoe那盞桌燈還亮著。
空調聲低低地嗡鳴,螢幕光映在她疲倦的臉上。
白天剛被老闆在會議上稱讚:「Zoe,你的能力值得升主管。」
同事們拍手恭喜,她也笑了。

但那笑容,在加班的第三個夜裡,慢慢凍住。
桌上的文件堆成小山,她嘆了口氣:「升官之後,我好像變成了超級執行者。」

她記得Alan大叔曾說過一句話:

「晉升不是獎勵,而是一次心智的升級。當你還在自己做事時,你其實還沒學會當主管。」

她抬頭望著天花板,心裡升起一股模糊的不安。
這份「升遷」,真的讓她變強了嗎?
還是只是讓她更忙、更孤單?

raw-image



從專業者到管理者:晉升的心理關卡

早會上,Zoe快速地分派任務:「這週的簡報我幫你們統整,報表我也幫忙修。」
員工們低頭點頭,卻沒人回答。
會議結束,她氣悶地想:「這些人怎麼都沒主動?」

Alan走進會議室,看著她手裡那份滿滿紅筆批註的報告,微笑道:「妳又幫大家改完了吧?」
Zoe皺眉:「不然他們太慢,我看不下去。」

「妳這樣,他們就永遠學不會。」
「我只是想讓團隊看起來專業一點。」
「妳的出發點沒錯,只是妳還在『證明自己行』。主管的任務,不是自己更快,而是讓別人變快。」

那晚,她一個人坐在空蕩的會議室,望著那份改得完美的簡報。
那一刻,她有種強烈的孤單——那份完美,沒有任何人的影子。

她第一次明白,晉升不只是頭銜的改變,更是「思維重置」的起點。
主管,不是能多做,而是能「讓人做得好」。

raw-image



彼得原理:為什麼表現好的人,常常升錯位?

公司週年慶上,Zoe領著「年度績效王」獎牌,掌聲與聚光燈讓她顯得耀眼。
但她笑得僵硬。
站在台上,她突然覺得——那些掌聲,不再是祝賀,而是期待的重量。

Alan在一旁低聲說:「很多人升上主管,是因為做得好;但他們離開職位,是因為不會帶人。」
Zoe愣住:「那我該怎麼辦?」
「別怕不會,只要妳願意學,就還來得及。」

她望著台下那群為她鼓掌的同事,突然有種奇怪的距離感。
他們羨慕她的光環,卻不再靠近她。
原來,「升上去」也意味著「離開了同一個位置」。

那天之後,她在筆記本上寫下四個字:

「重新學習」
不是學做事,而是學做人、帶人、放手。
raw-image



猴群與老虎:團隊勝於個人的經營哲學

午後的專案會議,氣氛緊繃。
簡報錯漏百出,Zoe忍不住奪過滑鼠:「我來改比較快!」
員工們交換眼神、默默退後。

Alan在角落開口:「妳知道嗎?一隻老虎打不贏一群猴子。」
Zoe皺眉:「我只是想讓進度快一點。」
「妳的快,是他們慢的開始。」

她愣在原地。
Alan繼續說:「主管不是一個人跑,而是讓猴群知道方向。當每個人都能自己跳起來時,妳才是真的快。」

那晚,她看著那份「完美」的簡報,忽然覺得它空洞。
裡面沒有任何人的思考,只有她的焦慮。
她輕聲對自己說:「我不想再當孤單的老虎了。」

raw-image



企業成長曲線與高原期:學會慢下來,為了再上去

半年後,團隊的表現陷入停滯。老闆焦慮、會議連連。
Zoe也開始懷疑自己:「我明明比以前更努力,為什麼結果更差?」

Alan拿起白板筆,畫出一條曲線:「妳看,企業都有高原期。就像登山,氣壓變薄了,妳要先學會呼吸。」
Zoe若有所悟:「那要怎麼辦?」
「別急著衝,先補氧。妳的氧氣,就是團隊的能力。」

那晚,她沒有加班,而是留下來和同事一起吃宵夜。
第一次,她放下督促與報表,真心問:「最近你們過得好嗎?」
笑聲重新回到辦公室。
她忽然發現——當團隊放鬆,效率反而更高。

高原期不是停滯,而是養氣的時刻。
穩定,是為了走得更遠。
raw-image



打造主管的三階進化:從管理到領導

主管培訓營中,講師寫下三句話:

「基層主管管事,中階主管整合,高階主管領導。」

Zoe低頭抄筆記,心裡卻想:「我現在到底是哪一種主管?」
Alan笑道:「當妳開始問這個問題時,妳就不只是基層主管了。」
「為什麼?」
「因為妳開始想人,不只是想事。」

那天晚上,她沒有改任何報表。
反而打開一份新文件,標題寫著:「團隊成長計畫」。
她第一次寫下的,不是任務,而是人名。

管理讓事情完成,領導讓人前進。
那一晚,她感覺自己真的往前了一步。



制度思維:讓公司從人治變成法治

Zoe接手的新部門,一團混亂。
所有事靠「口頭交代」,錯了就互相指。
她幾乎崩潰:「怎麼會這樣?沒人負責任!」

Alan帶她參觀另一家公司。
主管輕鬆地說:「我們照SOP做,誰負責一清二楚。」
Zoe眼神一亮:「制度原來能讓人安心。」
Alan點頭:「制度不是限制人,而是釋放信任。」

回公司後,她立下「三件事原則」——凡事寫下來、誰做誰簽、交辦要追蹤。
一週後,部門第一次沒有爭吵。
那天,她笑著想:制度,不是冰冷的文件,而是溫暖的秩序。
它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呼吸。

raw-image



放手的勇氣:讓主管學會被取代

那天,小涵第一次主持會議。
她緊張、講錯、投影片還播錯。
Zoe全程咬著牙,手指在桌下攥緊。

Alan在她耳邊低語:「妳想衝上去幫她吧?」
她苦笑:「超想。」
「但妳沒動,這就是妳的成長。」

放手的那幾分鐘,比加班一整晚還難。
會後,Alan對她說:「主管最大的勇氣,不是控制,而是被取代。」

那一刻,她突然釋懷。
原來,讓別人成長的成就感,遠比自己完美還深刻。

raw-image



計畫經營:讓努力變得有方向

年終檢討會,Zoe問:「明年的目標是什麼?」
大家沉默。
Alan走進來,在白板寫下:

「努力再努力,只是加速往生。」

全場一陣笑。
他繼續說:「沒有方向的努力,是最昂貴的浪費。」

Zoe帶著大家寫年度計畫,設定里程碑。
第一次,團隊在會議上討論未來,而不只是抱怨現在。
她看著大家眼中的光,心裡暖暖的。
她明白了:主管不是追報表的人,而是畫地圖的人。

raw-image



績效的真相:OKR不是分數,是責任

績效季,Zoe糾結在電腦前:「這樣評分公平嗎?」
Alan微笑:「讓他們自己打分。」
「不怕都打99分?」
「不怕,因為分母是妳給的。」

隔週會議,所有人第一次誠實分享沒達標的原因。
沒有人責備,反而笑著說:「下次我們會更好。」
Zoe在旁邊靜靜看著,心裡湧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定。

誠實,比完美更有力量。
那一天,她終於看見績效的真意——
它不是控制,而是共同承擔的信任。
raw-image



讓人成功,才是真正的主管成功

一年後,部門表揚會。
Zoe坐在台下,看著她帶出的三位主管上台報告。
他們談笑風生,從容、自信。
舞台燈光灑在他們臉上,她靜靜微笑。

Alan走過來:「還記得當年那個加班到深夜的Zoe嗎?」
她笑:「記得,那時候我連放手都不敢。」
「現在妳已經不用當老虎了,因為妳有整個猴群在跑。」

她望著舞台,眼眶微熱。
原來,最美的成就,不是自己最亮,而是讓別人都能發光。

raw-image



結語|領導,是一場心智的修行

在職場上,從「會做事」到「會讓人把事做好」,
是一場從效率到智慧的進化。

你越早放下「親力親為」的執念,
就越能找到「共同成長」的力量。

真正的領導,不是往上升,
而是讓更多人,跟著一起長大。


Alan大叔・後記

如果你正像Zoe一樣,在晉升後覺得更累,
請別懷疑自己——那只是「成為領導者」的成長痛。

主管,不是頭銜,而是一種讓別人成功的能力。
當你願意信任、願意放手、願意建立制度,
你就不只是團隊的領導者,
而是——他們長大的理由。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點下愛心支持! 👉 加入會員並追蹤我,第一時間獲得最新文章、職場洞察與成長秘訣。 讓我們一起成為更清醒、更強大的自己!🚀

💪金句摘錄

  1. 「晉升不是獎勵,而是一次心智的升級。」
  2. 「主管的任務,不是自己更快,而是讓別人變快。」
  3. 「厲害的人創業容易,能帶團隊的人,才能成事業。」
  4. 「高原期不是停滯,而是養氣的時刻。」
  5. 「管理讓事情完成,領導讓人前進。」
  6. 「制度不是限制人,而是釋放信任。」
  7. 「放手不是放棄,而是信任的最高形式。」
  8. 「沒有方向的努力,是最昂貴的浪費。」
  9. 「誠實,比完美更有力量。」
  10. 「主管的成功,不是自己最亮,而是讓別人都能發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81會員
386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1/17
我們都以為「記憶不會騙人」,但心理學告訴我們:每一次回想,其實都在重新剪接。 NLP創始的核心不是控制別人,而是「理解自己」。 那些重複上演的爭執、焦慮、恐懼,都是被潛意識編輯過的影片。 當你學會重新導演自己的內心劇本,你也就開始學會——怎麼愛。
Thumbnail
2025/11/17
我們都以為「記憶不會騙人」,但心理學告訴我們:每一次回想,其實都在重新剪接。 NLP創始的核心不是控制別人,而是「理解自己」。 那些重複上演的爭執、焦慮、恐懼,都是被潛意識編輯過的影片。 當你學會重新導演自己的內心劇本,你也就開始學會——怎麼愛。
Thumbnail
2025/11/16
你有沒有被「我是為你好」刺傷過? 批評與指導的差別,不在內容,而在語氣與意圖。 一句「你怎麼會這樣?」可能讓人防衛、一句「這裡怎麼調整會更好?」卻能讓人進步。 在職場、家庭、甚至自我對話裡,語言的選擇決定關係的距離。 這篇文章帶你用心理學視角,學會用「指導」取代「批評」,讓愛與成長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11/16
你有沒有被「我是為你好」刺傷過? 批評與指導的差別,不在內容,而在語氣與意圖。 一句「你怎麼會這樣?」可能讓人防衛、一句「這裡怎麼調整會更好?」卻能讓人進步。 在職場、家庭、甚至自我對話裡,語言的選擇決定關係的距離。 這篇文章帶你用心理學視角,學會用「指導」取代「批評」,讓愛與成長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11/15
我們都曾在減肥的路上懷疑人生。吃少、跑多、焦慮,卻仍然卡關。 《碳水循環》提醒我們:減重不是和身體對抗,而是與它合作。 透過週期性的飲食節奏——兩低、三中、兩高,你能恢復代謝靈活性, 讓身體不再恐懼、心也不再緊繃。瘦,不該是犧牲快樂的代價,而是快樂生活的結果。
Thumbnail
2025/11/15
我們都曾在減肥的路上懷疑人生。吃少、跑多、焦慮,卻仍然卡關。 《碳水循環》提醒我們:減重不是和身體對抗,而是與它合作。 透過週期性的飲食節奏——兩低、三中、兩高,你能恢復代謝靈活性, 讓身體不再恐懼、心也不再緊繃。瘦,不該是犧牲快樂的代價,而是快樂生活的結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探討雙十一購物節如何從血拼轉為理性補貨,並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透過日常購物累積小額被動收入。文章分享個人購物清單(貓罐頭、Snoopy口罩、康寧杯),並提供詳細的分潤計畫申請步驟與優勢,強調此為零壓力、零門檻的理財新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厭倦了單純消費?這篇文章帶你認識「蝦皮分潤計畫」,將你的購物習慣轉化為額外收入。從德州撲克牌組、實用晒衣架的購物經驗,到雙11購物清單與省錢技巧,作者分享如何利用分潤機制,讓每一筆花費都可能變現,實現「邊買邊賺」的雙贏局面。同時提供註冊指南與網賺優勢,邀請你也一同加入。
Thumbnail
舒適圈不是敵人,但如果你待太久,它會悄悄削弱你的敏銳度。真正成熟的職涯,是把舒適圈打造成「能帶著走的移動堡壘」,讓你的能力在任何環境都站得穩。從找到核心能力、深耕專業、刻意休息到小步實驗,每一步都能讓你把
Thumbnail
舒適圈不是敵人,但如果你待太久,它會悄悄削弱你的敏銳度。真正成熟的職涯,是把舒適圈打造成「能帶著走的移動堡壘」,讓你的能力在任何環境都站得穩。從找到核心能力、深耕專業、刻意休息到小步實驗,每一步都能讓你把
Thumbnail
說話缺乏目的性,是職場內耗的根源。通過明確溝通目標、識別場景選擇策略、始終繃緊核心目標,實現高效溝通,減少情緒消耗。從職場到生活,目的性溝通幫助我們既專業又真實,告別心累,贏得尊重。
Thumbnail
說話缺乏目的性,是職場內耗的根源。通過明確溝通目標、識別場景選擇策略、始終繃緊核心目標,實現高效溝通,減少情緒消耗。從職場到生活,目的性溝通幫助我們既專業又真實,告別心累,贏得尊重。
Thumbnail
真正的真實,不是情緒外露,而是有界限的誠懇。當領導者學會穩定地表達真實,而非急著被理解,人際關係自然變得順暢,信任也會在無形中生長。
Thumbnail
真正的真實,不是情緒外露,而是有界限的誠懇。當領導者學會穩定地表達真實,而非急著被理解,人際關係自然變得順暢,信任也會在無形中生長。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時忽視了最重要的轉變——當你把工作視為「自己的」,而非「與自己對立的負擔」,內在的對抗感便消失。放下悲壯感,學會從容應對職場挑戰,你將迎來輕裝上陣的職場人生。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時忽視了最重要的轉變——當你把工作視為「自己的」,而非「與自己對立的負擔」,內在的對抗感便消失。放下悲壯感,學會從容應對職場挑戰,你將迎來輕裝上陣的職場人生。
Thumbnail
領導者不怕犯錯,怕的是不敢承認。真正的勇氣,是「反省卻不後悔」:立即承認、誠懇道歉、提出補救,放過自己才能帶領團隊前行。
Thumbnail
領導者不怕犯錯,怕的是不敢承認。真正的勇氣,是「反省卻不後悔」:立即承認、誠懇道歉、提出補救,放過自己才能帶領團隊前行。
Thumbnail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要求別人,而是先把自己修煉成「自己也願意追隨的人」。當領導者能先照顧自己、建立界線、轉換心態,才有能量去支持團隊。放過自己,才能真正帶領別人。
Thumbnail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要求別人,而是先把自己修煉成「自己也願意追隨的人」。當領導者能先照顧自己、建立界線、轉換心態,才有能量去支持團隊。放過自己,才能真正帶領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