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職場上,特別是身處高階管理位置的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糾結:
當錯誤發生時,是先隱藏等待,還是主動承認?
我曾在一次顧問輔導中,遇到一位亞太區總監,她因為預算錯估導致年度計畫延遲。她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怎麼補救,而是「這會不會讓老闆覺得我不夠專業?」結果錯誤被拖延,影響範圍更大。最後,她鼓起勇氣在會議中坦承,並提出修正方案,反而贏得團隊的信任與上級的支持。這讓我想到一句古話:「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錯誤本身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敢承擔、不肯修正。
錯誤不是污點,而是成長的印記
- 錯誤是成長的門票:領導者最大的價值,不在於完美,而在於能否帶領團隊「把錯誤轉化為經驗」。
- 承認比隱藏更有力量:一旦你敢於承認錯誤,你就釋放了一種信號:我不是要找藉口,而是要找解法。
- 後悔是消耗,反省是修復:後悔會讓你困在情緒裡,反省則能推動你進入改善的行動。
「放过自己」的修复练习
- 第一時間承認錯誤
- 不要等待「最佳時機」,因為錯誤一旦拖延只會放大影響。
- 建議:發現問題後,24小時內主動告知相關人員。
- 誠懇道歉,但不過度自責
- 把焦點放在「事件」而非「自我價值」。
- 建議:用簡單明確的語言,例如「這是我的疏忽,造成延誤,我會立即修正。」避免過度解釋或情緒化自責。
- 提出補救方案,帶頭行動
- 道歉後馬上進入「解法模式」,比空洞的懊悔更能贏得信任。
- 建議:準備三個層次的行動方案(短期止血、中期改善、長期預防),讓團隊清楚看到解決方向。
- 建立「錯誤檔案」制度
- 把每次錯誤當教材,而不是包袱。
- 建議:每個專案結束後,安排 15 分鐘檢討會,記錄「錯誤原因、修正方法、後續預防」,並存檔成內部知識庫。
- 練習「放過自己」的心態調整
- 領導者如果沉溺在後悔,團隊也會失去動力。
- 建議:每天給自己一個「情緒 reset 儀式」,例如散步10分鐘、寫下今日學到的一件事,幫助自己從自責轉向成長。
- 強化團隊心理安全感
- 領導者敢承認錯誤,才會讓團隊更安心分享問題。
- 建議:定期在會議中分享「我也曾犯過的錯」,讓錯誤變成可以學習的養分,而不是壓力來源。
真正的強大,始於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作為領導者,我們不必追求完美無瑕。真正有力量的領導,是敢於面對錯誤,誠懇承擔,然後帶著團隊一起修正方向。
記住:反省讓人進步,後悔只會消耗。放過自己,才能放大格局。
🤝 如果你是領導者,當錯誤發生時,你會選擇:
A. 先隱藏,等找到補救方法再承認
B. 立即坦承錯誤,並提出行動方案
C. 視情況而定,避免太快曝光
💬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選擇,也許你的經驗能啟發另一位領導者。
👉 如果你正在帶領團隊,卻常因錯誤而陷入自責,歡迎關注我。這裡有更多關於「領導力修復力」的洞察,幫助你少走彎路,也幫助你的團隊走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