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展大師分享
📍 一、 真正可執行的「內容SOP」(停止空想,開始執行)
你不需要多昂貴的攝影機,但你必須有一個「腳本」。多數人失敗不是拍不好,是「內容無趣」。演算法的核心是「完播率」和「互動」,不是「精美」。
戰術1:黃金3秒爆款腳本(鉤子 + 價值 + CTA) 搜尋結果(如iFunnels、巨匠電腦)都強調,前3秒是生死線。你的腳本結構應該是:
- 鉤子(Hook) (0-3秒): 用「提問」、「衝突」、「反轉」或「秀結果」抓住眼球。
- (錯) 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 (必滑走)
- (對) 你還在花錢投臉書廣告嗎? (提問)
- (對) 我花了10萬,買到3個教訓... (秀結果/衝突)
- 價值(Value) (3-15秒): 快速提供「微價值」。一個技巧、一個觀點、一個解法。節奏要快、畫面要多切、重點上大字幕。
- 行動呼籲(CTA) (15秒後): 不要只是「點讚關注」。設計一個「微承諾」。
- 你覺得哪一點最有用?留言告訴我。 (引導評論)
- 想看完整版,到我主頁。 (引導點擊)
戰術2:為演算法服務的剪輯與發布 演算法喜歡「高完播率」和「高互動」。
- 工具: 直接用手機或使用「剪映」APP。它節奏快、特效多,完全是為短影音而生。
- 發布: 「固定頻率」比「日更」更重要(來源:二尾魚行銷、xway)。你必須讓演算法「記得你」。
- Hashtag: 搜尋結果(1.3, 1.7)顯示,不要只用大標籤(#tiktok)。要用「大標籤 + 垂直領域標籤 + 品牌標籤」。
- 範例: #TikTok (大) + #行銷 (垂直) + #李顧問聊行銷 (品牌)
📍 二、 台灣市場的「轉換SOP」(流量不等於錢,名單才是)
這點最關鍵。在台灣,TikTok的流量非常大,但也非常「滑」。你必須把流量導到你的「私域流量池」。在台灣,這個池子最有效的就是LINE@(官方帳號)。
戰術1:主頁的「流量總部」(唯一的黃金廣告位) TikTok唯一能放連結的地方,就是「個人主頁」。
- 清晰的人設: 清楚寫下「你是誰」、「解決什麼問題」。
- 明確的導引: 搜尋結果(1.5, 1.7)強調,必須放上「正確的聯絡方式」。
- 黃金連結: 這個連結不該是官網首頁,而是一個「專門的登陸頁」(Landing Page),或直接放你的LINE@連結。
戰術2:台灣市場的「變現路徑」全拆解 我彙整的資料(特別是2.1, 2.3)顯示,台灣的變現模式非常清晰:
- 路徑A:電商帶貨(導流至電商平台)
- SOP: 在TikTok影片中「開箱」或「使用產品」 -> 影片CTA:「點我主頁連結,第一項就是!」 -> 連結到你的「蝦皮」、「MOMO」或品牌官網。
- 路徑B:服務/課程(導流至私域)
- SOP: 在TikTok上分享「專業知識」(像房仲、律師、顧問) -> 影片CTA:「想領取完整SOP/諮詢,私訊我『XXX』」或「點我主頁加LINE」 -> 流量進入LINE@ -> 在LINE@進行1對1諮詢、發送課程資訊、完成變現。
- 案例(2.3): 7000粉絲的房仲,用這套SOP一個月賣了11間房。
- 路徑C:實體店(O2O導流)
- SOP: 拍攝「探店」影片或「幕後製作」影片(如餐廳、美容院) -> 影片CTA:「留言『我想吃』,我私訊你優惠券」 -> 引導客人到店核銷。
- 路徑D:業配合作(流量變現)
- SOP: 當你有「垂直且精準」的粉絲(如美妝、健身),品牌會找上門。資料顯示(2.1),1至5萬粉絲的帳號,單支業配行情約在3,000至15,000元新台幣。
總結:停止自嗨,建立你的變現SOP
上一篇,我們談的是「認知」。 這一篇,我們談的是「SOP」。
執行SOP: 建立你的「3秒腳本」+「固定發布」的內容生產線。 轉換SOP: 設定好你的「主頁連結」+「LINE@」的流量承接池。
不要再沉迷於「觀看數」,開始去追蹤你「LINE@增加了多少好友」。這才是生意的本質。
這套SOP是否夠清晰?你想先針對「內容腳本」還是「LINE@導流」的細節再做更深入的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