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抄寫是模仿+累積≠會寫

    印象中小時候的國語課,除了念課文、查生字、造句、背課文、還有一堂說話課。不確定課程名稱是不是就叫說話課,也不太記得那堂課到底上了甚麼。只記得幾個畫面是:某個同學在那堂課上,說了一個成語故事---臥冰求鯉。初初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可怕,覺得親生媽媽死掉的孩子真可憐,會被後母欺負,完全把它當成鬼故事來聽。這可怕的故事,得了班上最高分。
    那個時候不是個很會在許多人面前說話(現在好像也不行),輪到上場的時候,記得說了一個臨時抱佛腳背下來的故事,說不到幾分鐘背不出接下來的劇情發展,也不知道怎麼收尾下台,也不敢晾在台上,就一直像唱片跳針般地重複著說同樣的句子,像鬼打牆那樣恐怖。幾個重複的橋段後,老師大概察覺了,又給了幾分鐘,就直接說:「好了,下台吧!」。得甚麼分數根本不記得了,但是更記不得的是老師也沒說上台的時候,發生這類窘境,可以怎麼辦,可以說甚麼後下來...。人生要面對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練習上台說話不過是個機會,讓人知道自己的準備不夠、讓人知道自己遇上難題的時候怎麼化解、讓人學會面對困難的時候怎麼突破...。
    如果在學校不是要教導這些,那麼安排這些課程是做甚麼呢? 還是說其實只是教那些學得會的人?
    要小孩在別人面前說話,這要算是甚麼訓練? 
    為什麼要訓練這種"能力"?  以前不懂,其實現在也還是不懂。 小孩究竟需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做甚麼?
    直到成年後工作了幾年發現,能在別人面前說話,是因為想說、想了解、想傳達,那比較像是""說話""是被腦海裏面的思緒帶著,向著別人走去的路,藉著這樣的機會,去讓腦海裡的東西流動。好像不是被訓練來的,而是腦袋裡面有了甚麼才有的行為。
    有人說,比較愛現的人就會比較有這樣的能力,所以要鼓勵小孩表現,但,這算是愛現嗎? 好像也不完全是(吧)!
    曾經在一個親子團的畢業營活動裡,每家的小孩都被期待拿著麥克風說說話,但他說:「我沒有想要說甚麼,所以不想上台,為什麼一定要說?!不然我拿麥克風說"沒話說"這樣不是更奇怪。」
    聽起來還真合理,即便後來因為其他大人說了「那你喜歡來這裡嗎?」、「那你覺得親子團好玩嗎?」、「你覺得這一年去哪裡最有印象」...。孩子用回答的方式說了,但這樣就達到了原本期待讓孩子在別人面前說話的目標了嗎?
    一個人會說話、能不能說話、要不要在別人面前說話、敢不敢在大講台上說話,都可能不只是"愛現"、"勇敢"、"準備充分"這些簡單的原因,更多的會不會來自他想不想?! 以及他需不需要?!
    如果這樣是比較符合學習的樣貌,那麼,重新回頭看看寫字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也該用這樣的思考方式想一下!?
    中學的時候,有一個老師經常在課堂中,往黑板上抄寫幾句她自己覺得很好的句子讓學生們抄寫下來,有的時候是一些古詩古詞,有的時候是一些新詩,有的時候是一些療癒系的語句。印象中她沒有特別硬性規定一定要寫,但同學大多也都會抄,有些人還特別用一個本子抄,有的人還會自己配上插圖,那時候覺得同學都好有才華,抄抄寫寫畫畫的有好多人。倒是自己沒抄過幾次,有過幾次是看著老師書寫在黑板的文字,想到某個朋友當時遇上的心境或者覺得可以安慰朋友的句子,才抄寫下來轉寫在卡片上送給朋友。送給朋友過的字句也記不得任何一次,而那些沒有想起朋友留在黑板上的字,如果抄寫下來了,現在會是在哪?!
    抄寫經典詞句這件事情,在即使過了二十多年的現在,很多學校的課堂裡都還會有,有時候抄寫課文,有時候抄寫經典名句,但這些究竟對於寫作(文)有多少幫助? 多少訓練? 抄寫這件事情,能夠對孩子的幫助真正有多少?  
    家裡的自學生說:「我抄一抄就會變得很會寫了嗎?怎麼可能...抄完我也不知道那是甚麼意思啊。」 大概就已經能回答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