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贛的《地球上的最後一個夜晚》預告片我看了兩遍,沒有明白他這個電影他要說什麼。後來看他的若干訪談,大致明白,他就沒打算讓你明白。這個電影是私人的情緒,亦或者就是他詩緒的鏡像化。所以我很識趣,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去看。
《地球》一片據說高峰時候場場爆滿,一票難求。但很快,負評如潮。大致也說明,把不屬於自己的觀眾忽悠到電影院裡是飲鴆止渴。這個時代人們如此浮躁,幾乎是不會諒解任何猝不及防的失望。要我總結,人們越來越實用主義。奔著娛樂去的,不被娛樂當然會很憤怒。但畢贛以及他的投資方,其實並非不明就裡。
事實上,當年侯孝賢的《聶隱娘》也是一樣的宣發。這年頭,所有的藝術都和豬頭肉一起搭配銷售。日後如何且慢,先把當下的這籃子買賣做定當了再說。好吧,這不是畢贛可以左右的,不懷好意的想,這似乎也是畢贛所希望的。然後悲劇現場就是兩種實用主義的相撞。倒也無可厚非。
若干天前寫這麼一段,一想自己老是因為沒看電影就評論而被批評。所以放了下來,結果次日鋪天蓋地的負評文章,大致意思和我預計的一樣。所謂熱點,一錯過就趁不上了。
不過我對我不會喜歡的東西,似乎有天生的敏感——即便只是聞到一點氣息而已。
很多事情我察覺到了不對,但我不想說。
我對新的一年很不看好,就好像這部電影的現象,讓我看到了很多事情,其實同一性質。各種貿糾紛以後,我看到的是,其實是各國都不會好到哪裡去。都沒有奔著高尚的目的而去,只是極度的斤斤計較以後,失去過去那種讓渡與默契。各種問題已經成堆的出現,只是缺乏一個總爆點。火藥庫裡彈煙頭,只是看起來比較酷而已。
過去辜鴻銘看不慣西方的玩意,說那是針尖對麥芒。都太當真,沒有迴旋餘地,所以會導致世界大戰。不如中國文化,含糊一些,禮讓一點。
但這年頭也沒誰當自己傻逼。都往最利己的方面考慮,然後所有的利己者在方方面面對撞。文明禮貌這樣的玩意,某種時候甚至是政治不正確。你禮讓,卻被意涵著歧視。
即便你販賣的是道德,是思想,都是以斬釘截鐵的方式,這是最近這些年困惑我的事情,一如看著江河日下,從直覺上看,這有一種何以至此的傷感。但從理智上看,雖然下流,但卻非逆流。
於是各種咄咄逼人,毫不退讓。說白了,每個人都自信,又非南轅北轍。而是你靠左行,我靠右行。然後在每個交叉的路口相撞。這時候,我似乎發覺,所謂……都懶得有人提了。
當然,還有別的。作為一個這幾年一直熱衷於觀察政治的胖子而言。各種匪夷所思,其實就是人類最真實的本能。大家運用到的都不是理性,而是情緒。看似廉價,卻無往不利。
一如藝術家拍一個電影。他說了很多關於美好創作的事情。但卻將不那麼美好的作品拿到市場上去忽悠你的錢。
你心疼的不是錢,而是信任感。
你以為會有人對你負責任。
然而大多時候,公眾人物面對公眾的時候,是不負責任的。
很多時候,人生註定是在不斷錯誤的消費中,習慣下來。是的,是習慣而不是成長。
就如同當我們思考未來的時候,明顯有點不那麼自信。
未來是重蹈覆轍。
新年似乎不宜做這麼多悲觀的預言。
走在自己的路上,是唯一似乎在堅持的事情。
在乎自己,這肯定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