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相信著虎姑婆會把不聽話小孩的手指吃掉;小時候,我們相信只要乖乖聽話,聖誕老人就會送禮物給我們…但當我們長大了以後,就會發現這些事情都只發生在小時候,但小時候,這些事情有真的發生嗎?
《不存在的房間》,原名《Room》。片中一開始敘述著一對母親和小孩在一個極小空間的生活,對於這個小孩生理性別的呈現,在片中給予觀眾的感覺各有各的說法,從他的外觀亦難以辨識,雖然他有著長髮,但不足以證明他就是個生理女性,他的名字叫做Jack,以一般人的認知會將這個名字設定為生理男性的名字,但這些都只是猜測,不過也會因為這些猜測讓這部片的一些劇情變得不太一樣。如果認定這小孩是生理女性,那母親將他的名字取名為大眾眼中較為男性的名字,可能是為了要躲避性侵母親的「老尼克」,而避免讓他對他的女兒起了色慾,重蹈他的覆轍;而如果我們將他視為生理男性,大家可以邏輯性的認定他的長髮只是因為他很久沒剪了,對於不想被老尼克知道這孩子的存在,或許只是希望孩子不要被老尼克所感染,變成跟他一樣。
母親與小孩在這個極小的空間生活著,在孩子五歲以前,母親試著用各種不同的想像、故事去建立孩子對世界的結構,而孩子也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的空間,也認為這世界上只有媽媽沒有其他人了,對於老尼克,他也無從認定他是不是人類。直到某天因為Jack的好奇心,導致母親與老尼克的衝突,母親便決定讓Jack離開這個空間,對於外面的世界,母親試圖改變Jack過去的想法,但「教育從小做起」,根深蒂固的想法在腦中時,要將他硬生生地替換成跟自己過去所認知的不一樣時,誰能夠接受?
當他們離開了房間,跳脫了過去兩人的世界,這個世界上不再只有這樣一點點的空間,這世界的人類也不再只是媽媽和小孩而已,而生活上的劇變,無論對孩子還是對母親,生理或是心理都需要長時間的重新適應。
從親情的角度去看這部片,過去相互仰賴的兩人,走出這個世界後,孩子需要的不再只是母親,而母親需要面對的也不再只有孩子,就像我們長大了,離開了家裡,我們的時間不再只是給予家人,我們有我們的朋友、愛人,而家人往往成為最容易被忽略,卻又在身後默默保護著我們的人,我們總會覺得家人不在身邊根本是對自己的漠不關心、毫不在意,卻無法設身處地地去替家人思考著他們被放置於家中被自己所忽略,卻還要扛著我們誣陷他們的罪名。我們都有著我們依賴的、重要的人,但總是會因為時間、空間甚至認識了新的人,而改變了我們對這個人的關係,甚至自私的認為對方不再重視自己,但卻永遠都不會是自己的問題。
從教育的觀點出發,我們過去所認知的,無論是從課本上、家人、老師、電視媒體上所獲得的資訊,很多事情都被深植於腦中,但當我們發現我們所認為的跟現實不一樣了,我們可能會質疑過去的思維,也可能會去挑戰眼前的事實,但是這個事實或許在過去真的就是如此,也或許這個事實只是為了某些目的而在你面前以不同的樣貌呈現,每件事情都有著他的角度,但當我們耳濡目染著各種資訊時,別忘了我們已經不是小孩,「教育從小做起」,我們有權利去選擇更多的資訊,吸收、咀嚼、判斷,然後去產生自己的立場。當然,這個立場也會隨著時間、空間和新認識的人事物而有了不一樣的改變。
每個人可能都有著自己不願意去面對的一段黑歷史,或許是大、或許對自己沒那麼大的影響,但當我們要真的走出來,重新面對生活時,我們會用怎麼樣的態度去面對?當我們面對改變、面對過去、面對新的人事物時,我們除了跟自己溝通著,也別忘了跟那個與你要好的人事物對話。
責任編輯:林忠毅 核稿編輯:黃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