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的原因:讓奴才失望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奴才之所以甘心做奴才,除了希望獲得賞賜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心理驅動力,在於他是以主子是強大的為條件的,這樣他才能夠擁有相對于非奴才的優越感。

這種心理是中國近現代進程最根本的內在驅動力。在當今社會仍然廣泛存在。

raw-image

在中國傳統社會,統治者無疑為臣民提供了這樣的優越感。中原王朝比周圍的政權更強盛,物質更富庶,所以,中國人有一種文化上與歸屬上的優越感。如孔子所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這種優越感很大程度上補償了他們受奴役的自尊貶損。所以,他們逆來順受,心甘情願,甚至唯恐不得,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一般在王朝的中早期,臣民受剝奪的程度較輕,官員腐敗程度較低,生活還過得下去,他們就安於接受現皇權的統治,不會造反。只有到了王朝末期,實在過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

那麼,到了近代,清王朝在與西方列強的交戰中,老是搞得灰頭土臉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在這種情況下,臣民相對於西方蠻夷的優越感一再被打擊,士大夫的感覺尤其強烈。其實,清朝末期由於受到西方國家的衝擊,與西方的貿易,西方來華投資和搞「洋務運動」,經濟和民生都有很大改善,並沒有產生大量集聚的流民,就整體來講,並沒有到非要「揭竿而起」的程度。所以,清朝的革命,並非是由最底層的游離失所的流民發難,而是由中下層知識份子首先發難。大多數老百姓能有口飯吃就滿足了,雖然失去了文化上和歸屬上的優越感,也還忍得下去。當然也有「義和團」這類想為主子爭臉面的憤青。

對於上層分子而言,雖然也很鬱悶,但他們擁有既得利益,不至於走到清朝的對立面。而對於中下層知識份子而言,就忍不下這口氣,認為清王朝失去了做主子的資格,不能給臣民帶來榮光。所以,就要反對清朝,首先發難,策動其他國民反對清朝,以代替清朝統治者。其政治口號是強國,所帶來的心理滿足是恢復臣民相對於外族的優越感。無非是說,跟著大清多沒面子,跟著我才有面子。如果深入分析許多政治口號,都會發現有這種心理基礎。比如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為什麼不說「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而要著力強調「中國」呢?意味是相對於西方列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相對于統治者,人民並沒有站起來。

無論革命党人共和的口號喊得多麼響亮,他們真實的意圖是成為強有力的主子,好為臣民贏回相對於外族的優越感,從而換取對臣民的驅使和奴役。許多國民也願意如此交換。在這一點上,共產黨做得最好。理解到這一點,我們就容易明白為什麼許多知識份子在受到迫害後還那麼死心塌地,無怨無悔。

那麼從此出發,就能推斷出營造強國的概念是專制統治者非常重要的統禦之術,它能滿足臣民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優越感,以換取臣民的服從。另一方面,憤青也會極力意淫強國,好安慰自己受奴役是值得的。而一旦憤青的強國夢幻被如「甲午戰爭」那樣無法自欺的事實擊碎時,他們就會萌發取代主子的意圖。

中國人要怎麼才能擺脫這種不成熟的幼稚心理呢?只能是養成自由獨立的人格,擁有獨立的批判能力,不把自己價值依附在強權或國家的價值上。這樣的人多了,才能實現自由民主,自由民主才有可靠的保障,國家自然會強大。國家強大是個人自由的結果,而不是個人的目的。在個人自由基礎上的國家強大,才真正值得自豪。

2010年11月18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5會員
333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從奴才,到人才。 自清末滿清帝國的結束。中華民國的開始,許多來自西方的思想進入社會階層。是那一代革命份子他們的出身能夠接觸到西方文化、因為船運、航空交通的開始,能有東西方往來,這樣的環境使然。而其中不少知識份子的確是到西方受了教育。
Thumbnail
從奴才,到人才。 自清末滿清帝國的結束。中華民國的開始,許多來自西方的思想進入社會階層。是那一代革命份子他們的出身能夠接觸到西方文化、因為船運、航空交通的開始,能有東西方往來,這樣的環境使然。而其中不少知識份子的確是到西方受了教育。
Thumbnail
@關於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其褒貶不一,眾說紛紜。這場運動的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家店,是為了另立資本主義家店,這一點也很難說。 @而孔子的思想在歷朝歷代一直沒被批評論罪,一直要到清朝推翻,中國進入民主政治之後,孔子所著的春秋一書的維護封建思想的弱點,才被五四運動的陳獨秀,胡適諸君,給拿出來批評論罪。
Thumbnail
@關於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其褒貶不一,眾說紛紜。這場運動的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家店,是為了另立資本主義家店,這一點也很難說。 @而孔子的思想在歷朝歷代一直沒被批評論罪,一直要到清朝推翻,中國進入民主政治之後,孔子所著的春秋一書的維護封建思想的弱點,才被五四運動的陳獨秀,胡適諸君,給拿出來批評論罪。
Thumbnail
清初的統治政策,是高壓與懷柔並用,以產生剛柔並濟的效果,既震懾反抗勢力,又爭取漢族認同。針對被統治者的特性,滿清分別為百姓和士人設計相應的高壓政策和懷柔政策,以達到鞏固統治的效果。
Thumbnail
清初的統治政策,是高壓與懷柔並用,以產生剛柔並濟的效果,既震懾反抗勢力,又爭取漢族認同。針對被統治者的特性,滿清分別為百姓和士人設計相應的高壓政策和懷柔政策,以達到鞏固統治的效果。
Thumbnail
      中國古代文學留派當中,有一流派誕生於壽命167年的北宋,首次出現在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教育家范仲淹筆下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北宋中後期蘇軾大力提倡寫壯詞,欲與柳永、曹元寵分庭抗禮,此流派由此進入第二階段即奠基階段,而第三階段的興盛,則是因為滅了宋國的靖康之亂,繼蘇軾之後,
Thumbnail
      中國古代文學留派當中,有一流派誕生於壽命167年的北宋,首次出現在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和教育家范仲淹筆下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北宋中後期蘇軾大力提倡寫壯詞,欲與柳永、曹元寵分庭抗禮,此流派由此進入第二階段即奠基階段,而第三階段的興盛,則是因為滅了宋國的靖康之亂,繼蘇軾之後,
Thumbnail
2017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該報資深記者吉密歐的文章,稱習近平的反腐運動與中國明朝時期頗有可比性。 文章說,明朝的皇帝為了整治貪官污吏,不惜讓官員人頭落地,甚至株連九族。然而,最後明朝還是由於朝廷腐敗走向解體而滅亡。今天,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現代版的反腐運動與明朝幾乎如出一轍。 文章
Thumbnail
2017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該報資深記者吉密歐的文章,稱習近平的反腐運動與中國明朝時期頗有可比性。 文章說,明朝的皇帝為了整治貪官污吏,不惜讓官員人頭落地,甚至株連九族。然而,最後明朝還是由於朝廷腐敗走向解體而滅亡。今天,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現代版的反腐運動與明朝幾乎如出一轍。 文章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整理參考資料:中國現代史/張玉法/東華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的分期說法不一,有1890年的民族主義開始,也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有1919年的五四運動,但就中國現代史分期來說,1911年的辛亥革命會來的比較統合,因為辛亥革命是中國由皇帝封建走向了民族共和,建立現代民族國家,是境內各民族平等,是走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整理參考資料:中國現代史/張玉法/東華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的分期說法不一,有1890年的民族主義開始,也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有1919年的五四運動,但就中國現代史分期來說,1911年的辛亥革命會來的比較統合,因為辛亥革命是中國由皇帝封建走向了民族共和,建立現代民族國家,是境內各民族平等,是走向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西元618年大唐帝國建立,唐太宗李世民滅了東突厥,稱霸中原和游牧地區,唐文化打入國際交流,以中國為首的東亞文化儼然形成  
Thumbnail
avatar-avatar
西元618年大唐帝國建立,唐太宗李世民滅了東突厥,稱霸中原和游牧地區,唐文化打入國際交流,以中國為首的東亞文化儼然形成  
Thumbnail
這個歷史假設缺乏必要的論證。首先,不能從「皇族內閣」失敗了,推導出「漢人內閣」就一定能成功。假設清廷推出的內閣是漢人為主,也仍然可能會把宣統廢了,搞共和;或者掌握實權的袁世凱之流復辟帝制。總之,最終還是靠實力和權力集中,不能遵守信用和保持權力分享。
Thumbnail
這個歷史假設缺乏必要的論證。首先,不能從「皇族內閣」失敗了,推導出「漢人內閣」就一定能成功。假設清廷推出的內閣是漢人為主,也仍然可能會把宣統廢了,搞共和;或者掌握實權的袁世凱之流復辟帝制。總之,最終還是靠實力和權力集中,不能遵守信用和保持權力分享。
Thumbnail
辛亥革命並沒有終結帝制,只是終結「家天下」。它確實結束了綿延兩千多年的郡縣制,結束了帝王傳位於子的權力交接模式,但卻並沒有根本上結束帝制。「共和」的價值及相應的體制,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牢固地建立起來,根植入民心,而只是成為中國順著歷史的慣性,並借助於外來的手段,而創建更加專制的政體的口號。
Thumbnail
辛亥革命並沒有終結帝制,只是終結「家天下」。它確實結束了綿延兩千多年的郡縣制,結束了帝王傳位於子的權力交接模式,但卻並沒有根本上結束帝制。「共和」的價值及相應的體制,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牢固地建立起來,根植入民心,而只是成為中國順著歷史的慣性,並借助於外來的手段,而創建更加專制的政體的口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