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清朝滅亡的原因:讓奴才失望了

奴才之所以甘心做奴才,除了希望獲得賞賜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心理驅動力,在於他是以主子是強大的為條件的,這樣他才能夠擁有相對于非奴才的優越感。
這種心理是中國近現代進程最根本的內在驅動力。在當今社會仍然廣泛存在。
在中國傳統社會,統治者無疑為臣民提供了這樣的優越感。中原王朝比周圍的政權更強盛,物質更富庶,所以,中國人有一種文化上與歸屬上的優越感。如孔子所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這種優越感很大程度上補償了他們受奴役的自尊貶損。所以,他們逆來順受,心甘情願,甚至唯恐不得,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一般在王朝的中早期,臣民受剝奪的程度較輕,官員腐敗程度較低,生活還過得下去,他們就安於接受現皇權的統治,不會造反。只有到了王朝末期,實在過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
那麼,到了近代,清王朝在與西方列強的交戰中,老是搞得灰頭土臉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在這種情況下,臣民相對於西方蠻夷的優越感一再被打擊,士大夫的感覺尤其強烈。其實,清朝末期由於受到西方國家的衝擊,與西方的貿易,西方來華投資和搞「洋務運動」,經濟和民生都有很大改善,並沒有產生大量集聚的流民,就整體來講,並沒有到非要「揭竿而起」的程度。所以,清朝的革命,並非是由最底層的游離失所的流民發難,而是由中下層知識份子首先發難。大多數老百姓能有口飯吃就滿足了,雖然失去了文化上和歸屬上的優越感,也還忍得下去。當然也有「義和團」這類想為主子爭臉面的憤青。
對於上層分子而言,雖然也很鬱悶,但他們擁有既得利益,不至於走到清朝的對立面。而對於中下層知識份子而言,就忍不下這口氣,認為清王朝失去了做主子的資格,不能給臣民帶來榮光。所以,就要反對清朝,首先發難,策動其他國民反對清朝,以代替清朝統治者。其政治口號是強國,所帶來的心理滿足是恢復臣民相對於外族的優越感。無非是說,跟著大清多沒面子,跟著我才有面子。如果深入分析許多政治口號,都會發現有這種心理基礎。比如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為什麼不說「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而要著力強調「中國」呢?意味是相對於西方列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相對于統治者,人民並沒有站起來。
無論革命党人共和的口號喊得多麼響亮,他們真實的意圖是成為強有力的主子,好為臣民贏回相對於外族的優越感,從而換取對臣民的驅使和奴役。許多國民也願意如此交換。在這一點上,共產黨做得最好。理解到這一點,我們就容易明白為什麼許多知識份子在受到迫害後還那麼死心塌地,無怨無悔。
那麼從此出發,就能推斷出營造強國的概念是專制統治者非常重要的統禦之術,它能滿足臣民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優越感,以換取臣民的服從。另一方面,憤青也會極力意淫強國,好安慰自己受奴役是值得的。而一旦憤青的強國夢幻被如「甲午戰爭」那樣無法自欺的事實擊碎時,他們就會萌發取代主子的意圖。
中國人要怎麼才能擺脫這種不成熟的幼稚心理呢?只能是養成自由獨立的人格,擁有獨立的批判能力,不把自己價值依附在強權或國家的價值上。這樣的人多了,才能實現自由民主,自由民主才有可靠的保障,國家自然會強大。國家強大是個人自由的結果,而不是個人的目的。在個人自由基礎上的國家強大,才真正值得自豪。
2010年11月18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