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只是終結「家天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無論如何,「辛亥革命」都是中國歷史的一大分水嶺。按照官方的說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不管我們對「辛亥革命」前中國的政治制度與模式有著何種不同的認識,都不能否認「辛亥革命」事實上終結了這一政治制度。
就我看來,辛亥革命並沒有終結帝制,只是終結「家天下」。它確實結束了綿延兩千多年的郡縣制,結束了帝王傳位於子的權力交接模式,但卻並沒有根本上結束帝制。「共和」的價值及相應的體制,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牢固地建立起來,根植入民心,而只是成為中國順著歷史的慣性,並借助於外來的手段,而創建更加專制的政體的口號。事實上,在「辛亥革命」結束了「家天下」後,中國並沒有沿著削弱專制力量的方向發展,反而是沿著增強專制力量的方向在發展。從而,在經歷了30多年的探索與鬥爭後,中國終於建立起了一個穩定的,更加專制的,且超越了「郡縣制」的政治制度。
為何會如此?為何中國歷史的發展總是與人們的美好期望相反?那是因為先驅們輕視了中國社會中暗藏的巨大力量,輕視了那些能夠將中國人聯繫在一起的牢固的價值觀,正是這些價值觀將中國人聯繫在一起從而能形成與發揮出巨大的力量。而這些價值觀是與自由的價值觀相悖的。如果不把首要的目標和精力用於改變這些價值觀,那麼,任何變革社會的主張最終都會不由自主地被納入到由這些價值觀所支配的軌道。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儒家的「忠孝」一直是核心價值。兩者之間,「忠」又高於「孝」,「忠」是至高無上的,社會鼓勵為「忠」而舍「孝」,不支持為「孝」而舍「忠」。但在傳統社會中,「忠」又必須要以「孝」為基礎。傳統社會,社會組織化程度低,民多以村落聚居,各村落之間,聯繫很少。村民的日常生活幾乎全部發生在村落內部,朝廷的權力又只能延伸到縣治,所以,鄉村社會必須依靠宗法家族力量來維持自治,這就必然要求推崇「孝」的價值觀。建立在眾多相互隔絕村落之上的皇權必然要以「孝」為基礎。因而,在傳統社會中,主要是靠「忠」與「孝」將中國人聯繫在一起的。
但是,傳統社會,除了「忠孝」的價值觀外,還有一個「義」的價值觀。這個「義」,並非完全等同於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之中的那個義。而是指比照于血緣宗親關係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將沒有血緣宗親關係的人們聯繫起來的「義」。簡單說來,這個義就是江湖「義氣」,「結義」的那個「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的那種「義」。這個「義」,發端於儒家思想,卻又不限於儒家思想的範疇。
在《論語》中,子夏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之語。針對司馬牛「人皆有兄弟,我獨亡」之憂,他說,「商聞之矣;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就將儒家兄弟之間的「悌」這一價值觀念引申到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孔子也說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給朋友之間的交往注入了必須講信用、重承諾的內涵。注意,孔子這裡強調的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意味著,他不是那麼重視與朋友之外的人交往,也應當講信用。
但是,除了「忠孝」或三綱之外,儒家並沒有在非血緣關係的人們之間的交往和聯繫上花費多少心思和精力。因為這種交往與聯繫並非傳統中國社會中的普遍現象。然而,雖非社會之普遍現象,但它仍有部分的需要。所以,「義」在將非血緣關係的人聯繫與聚集在一起時,必然注入新的內容,除了信義外,它還要求相互「結義」的人們,要共用利益,相互幫助,同生共死,共同排外。逐漸發展成為游離在皇權和宗法家族權力之外的「江湖」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念。
在郡縣制的傳統社會中,「義」始終是一個較次要的輔助價值。不能成為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因為,「義」不能適用于大量的分散化的宗法家族村落,只能少量地適用於「江湖綠林」或「會黨」組織。也就是說,在分散化和社會組織化程度尚低的傳統社會中,「義」客觀上不可能支撐「忠」,支撐不了皇權,而唯有「孝」才能支撐「忠」,才能支撐皇權。
因而,我們看到,即便傳統社會改朝換代多是以「義」將從宗法家族中游離或排斥出來的個體聯結起來,從而形成了反抗舊有政權的初始力量,然而一旦這個力量發展壯大到可能取代原有政權時,它就會逐漸地淡化「義」而強調「孝」,並在取得政權後,拋棄「義」而只強調「孝」。
我們看到,在傳統社會的那些將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聚集在一起的非主流、邊緣或者地下組織內,「義」成為這些組織的基本價值,是組織成員效忠于頭領的價值基礎。例如,「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就特別強調「忠義」的價值觀。儘管這是小說的描寫,但卻是現實的真實反映。所謂「忠義水滸傳」, 「忠」主要是指梁山好漢對頭領宋江的「忠」,而這個「忠」是以宋江與好漢們的「義」為基礎的。這類占山為王的山寨組織仍然將「忠」作為最高原則,但與建立在宗法家族之上的皇權不同,它將「忠」建立在「義」之上,而不是「孝」之上。像「天地會」、「洪幫」等會黨組織的基本組織原則也與此類似,但他們的「忠」沒有山寨組織那麼強烈。
與覆蓋全國的皇權不同,山寨組織的權力交接不是傳位於子,而是在組織內部選擇。一般按在組織內部的地位、實力、威望,還有前任頭領的意見等多方面因素來選擇或指定最高權力繼承者。像水滸梁山好漢就排了座次,排了交椅。按照他們的座次,如果宋江死了,就該盧俊義繼位。為何山寨組織不搞「家天下」呢?原因在於組織規模小,組織成員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成員之間的聯繫要強於血緣關係之間的聯繫。另一個因素是,山寨組織面臨外部的巨大壓力,組織和每個成員都時刻處於危險的狀態之下,所以,它必須要求最高領導人本身要具備較強的能力,能夠以身犯險。所以不能選擇毫無經驗和能力的前任頭領的後代作為繼承人。
相反,對於皇權而言,它也只能傳位於子。因為它控制的範圍大,它的權力體系也大,它又以「孝」為基礎,所以,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無論是權力體系內部,還是鄉村社會之間的聯繫都是微弱的。那麼,就只有皇子才能無可置疑地成為皇位的繼承者。其他任何人,無論他的能力如何強,功勞如何高,都很難具有對全社會的巨大影響力。不具有對全社會的標識作用,因而選賢在制度上不能成為繼承皇權的規則。就這樣,「家天下」必然成為傳統社會中皇權繼承的不二規則。如果臣子「皇袍加身」,就是篡位奪權,那就破壞了規則。
但是,當中國社會在近代遭到西方世界的衝擊,技術的引進,生產的發展,交通通信越來越便捷漸漸打破了宗法家族的界限,社會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沒有血緣宗親關係的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傳統社會中居於次要地位的「義」的價值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高,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成為將中國人聯繫起來的重要價值。與此同時,「孝」價值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低,作用越來越小。
不管「辛亥革命」時期革命党人「共和」的口號喊得多麼響亮,將他們聯繫起來從事推翻清王朝的反抗活動的價值卻並非「平等」與「自由」,而是傳統社會中處於次要地位的「忠義」價值觀。只不過與過去的改朝換代不同,這一次,「忠義」價值不僅在反抗活動的初期,而在整個反抗時期及成功地瓦解了原有政權後,仍然得到保持。原由就在於中國社會的組織化程度,人們之間聯繫的密切程度,特別是非血緣宗親關係的人們之間的聯繫大大增加了,使得「義」的價值觀可以將中國人聯繫起來,並支持「忠」這一最高的價值觀。而對於任何社會變革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口號與目標,而是將人們聯繫凝聚在一起的紐帶才決定了他們最終所能得到的東西。
就這樣,草創時期「革命黨人」的會黨組織模式逐漸成為將中國人聯繫和凝聚起來的主要組織形式。在經歷了只反「父權」,不反「君權」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列寧式的政黨非常容易地就在會黨組織模式上嫁接過來,它強調「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進一步將思想權威賦予給「政黨組織」和」政治領袖「。這種新型的政黨組織,仍然以「義」為成員間聯繫的紐帶,以「忠」為最高的組織原則,而且還同時壟斷了思想話語權。後一點是傳統社會中的山寨會黨組織所不具備的,但也可以在以宗教為載體的會黨組織中找到痕跡。雖然政權壟斷話語權是外來的,但符合中國社會「君權至上」的價值觀,在中國社會內部具有這樣的內驅力。完全符合「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這一哲學原理。
當「革命同志」、「階級兄弟」這些以「義」為本意,而更富於號召力的價值觀念將眾多的底層民眾也聯結起來後,中國社會發展成為一個將控制末端延伸到基層社會的「政教合一」的更高級的專制社會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些人批評蔣介石安排蔣經國繼任是「家天下」,其實不然。誠然,蔣介石為了蔣經國能繼任栽培了蔣經國,這是出於宗親關係。但是,我們要看到,蔣經國繼承大位並不是由於存在具有傳位於子的合法規則和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默認。相反,傳位於子在「辛亥革命」之後,已受到人們的普遍反對。 蔣經國繼承大位的直接原因並非由於他是蔣介石的兒子,而是他在國民黨內已經取得了相應的資歷與威望,得到了大多數黨內大腕的支持。他是蔣介石的兒子只是他成為繼任者的間接原因和優勢。換言之,只要不是在規則上規定了非前任領導人的後代不能繼任,就不能說是「家天下」。
總之,「辛亥革命」並沒有結束中國的專制制度,而只是終結了「家天下」。它是一個重大的分水嶺,可以分封制的結束相比。在此之前,中國的政治制度是郡縣制加「家天下」;而在此之後,中國歷經30多年,卻最終形成了一個更高級的專制社會。
2009年3月18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33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太平天國始于1851年的金田起事,而終於1864年的天京陷落,歷時僅13年。就其短暫性與局部性而言,是失敗了,但放眼中國整個近現代的演變路徑與最終定型,也可以說太平天國最終成功了。此後,中國的發展方向正是沿著太平天國所開闢的道路或顯或隱,似斷卻連地在延伸與規整。
在為實現中國憲政轉型的鬥爭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始終牢記和保持爭取權利而非爭奪權力。憲政的實質就是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憲政轉型就是要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所以,為實現憲政轉型的鬥爭應當限定於為自己和他人爭取權利,而不能滑入到爭奪權力的鬥爭中去。
然而中國近30年的進一步工業化卻是一個低質的工業化,這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狀況沒能得到相應的改善,勞動生產率沒能得到顯著的提高。中國工業化過程中的勞動者,他是以農民的身份在從事工業生產活動,他始終沒能完成從農民到工人的轉化,就此意義而言,我們可以將30年的工業化進程,稱之為「沒有工人的工業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今的中國人都沒有自己的家園。他們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中國的某個地方,但他們卻對那個地方沒有歸屬感。他們徒然擁有一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的國籍,但這個身份卻並沒有賦予他們主人的權利,沒有給他們帶來自由,沒有給他們帶來富足和安寧。
所謂「以天下為己任」就是將自己與「最高中心」更緊密地聯繫起來,就是從最高權力者的視角來考慮認識問題和行動。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知識份子更傾向于流向「中心」。二是中國知識份子更偏好於關注國家「大事」,而不怎麼關注地方「小事」。從而使得中國社會嚴重缺乏自治的精神與傳統。
儒家也重視家庭價值,但儒家的家庭價值卻有嚴重的缺陷,內容單一,就是一個「孝」,而沒有「愛」。我們可以說,儒家的家庭價值忽視、輕視和剝奪父母對子女天然的愛心;儒家的家庭價值忽視、輕視和剝奪配偶之間的情愛,它只關心只要求子女對父母的孝順。
太平天國始于1851年的金田起事,而終於1864年的天京陷落,歷時僅13年。就其短暫性與局部性而言,是失敗了,但放眼中國整個近現代的演變路徑與最終定型,也可以說太平天國最終成功了。此後,中國的發展方向正是沿著太平天國所開闢的道路或顯或隱,似斷卻連地在延伸與規整。
在為實現中國憲政轉型的鬥爭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始終牢記和保持爭取權利而非爭奪權力。憲政的實質就是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憲政轉型就是要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所以,為實現憲政轉型的鬥爭應當限定於為自己和他人爭取權利,而不能滑入到爭奪權力的鬥爭中去。
然而中國近30年的進一步工業化卻是一個低質的工業化,這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狀況沒能得到相應的改善,勞動生產率沒能得到顯著的提高。中國工業化過程中的勞動者,他是以農民的身份在從事工業生產活動,他始終沒能完成從農民到工人的轉化,就此意義而言,我們可以將30年的工業化進程,稱之為「沒有工人的工業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今的中國人都沒有自己的家園。他們可能一輩子都生活在中國的某個地方,但他們卻對那個地方沒有歸屬感。他們徒然擁有一個有著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的國籍,但這個身份卻並沒有賦予他們主人的權利,沒有給他們帶來自由,沒有給他們帶來富足和安寧。
所謂「以天下為己任」就是將自己與「最高中心」更緊密地聯繫起來,就是從最高權力者的視角來考慮認識問題和行動。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知識份子更傾向于流向「中心」。二是中國知識份子更偏好於關注國家「大事」,而不怎麼關注地方「小事」。從而使得中國社會嚴重缺乏自治的精神與傳統。
儒家也重視家庭價值,但儒家的家庭價值卻有嚴重的缺陷,內容單一,就是一個「孝」,而沒有「愛」。我們可以說,儒家的家庭價值忽視、輕視和剝奪父母對子女天然的愛心;儒家的家庭價值忽視、輕視和剝奪配偶之間的情愛,它只關心只要求子女對父母的孝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400年來,不管荷據、日據、抗共,台灣的靈魂記憶都不會忘記為追求真正的自由而努力,我們的靈魂也真的就是那麼友善、真誠熱情、照顧弱勢、健保照護制度完善,這不正是台灣的價值?我們開放給全球,發自靈魂的真愛,也就是「親民文化」!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Thumbnail
從 ❙清❙ 初的「滿蒙一體」﹑「滿漢一家」,到 ❙清❙ 末的「五族大同」﹑「六族大同」﹑「七族大同」,到 ❙中華民國❙ 的「中華民族」,各個名目均為為大一統鋪墊的踏板。 最後出現的是「五族共和」。 ...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Thumbnail
本文通過重現和解讀史料,探討清末中國的司法及社會治理方式,提及商業爭端、族規、謀殺案的司法程序,以及地方治理方式等。文章針對歷史事實展開推理,旨在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歷史觀察。
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實現祖國統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家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 首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基本特征。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一直是歷史的大趨勢,無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400年來,不管荷據、日據、抗共,台灣的靈魂記憶都不會忘記為追求真正的自由而努力,我們的靈魂也真的就是那麼友善、真誠熱情、照顧弱勢、健保照護制度完善,這不正是台灣的價值?我們開放給全球,發自靈魂的真愛,也就是「親民文化」!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Thumbnail
從 ❙清❙ 初的「滿蒙一體」﹑「滿漢一家」,到 ❙清❙ 末的「五族大同」﹑「六族大同」﹑「七族大同」,到 ❙中華民國❙ 的「中華民族」,各個名目均為為大一統鋪墊的踏板。 最後出現的是「五族共和」。 ...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Thumbnail
前文〈政治〉節錄了 ❙孫文❙ 的「『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 …」。 這顯然是不對的,...
中華民國解除戒嚴。一九九六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當有心人成了天成的眷屬! 並非天成。是自己願成或不願而已。
Thumbnail
本文通過重現和解讀史料,探討清末中國的司法及社會治理方式,提及商業爭端、族規、謀殺案的司法程序,以及地方治理方式等。文章針對歷史事實展開推理,旨在提供讀者不同角度的歷史觀察。
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實現祖國統一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使命和國家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 首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和基本特征。自古以來,中國的統一一直是歷史的大趨勢,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