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遊增加國際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看到最新版的「青年體驗學習計畫」的新聞,若應屆高中職畢業生自行提案國內外壯遊或志工,回來時可以享學測免考優待或列為升學審查項目,但並不提供1萬元的津貼準備金。此舉引來大眾譁然,就算有升學優待,出去壯遊時若沒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僅僅圖利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學生,真的能達到教育部所謂「培育國際化人才列為優先教育目標,為增進我國青年國際視野及加強全球移動力」如此冠冕堂皇的功效嗎

我想這答案毫無疑問的是否定的。

其一,這個計劃發展再怎麼大,能受到補助的學生也仍是少數,而且人數增加會導致分配到的經費越來越少,降低壯遊的品質。

其二,此案是否會只停留在所謂的體驗層次,筆者並沒有頭緒,但若真如此,待在國外的短暫時間僅會達到擴大視野這項而已。

其三,此計畫已經行之有年,改變的只是福利政策而已,或許這項計畫是成為菁英人才內心的一顆種子,筆者也並不反對這項計畫的本意,但同時,為何不增進全體學生的國際觀,而只局限在少數人身上呢。

國際觀是什麼,能吃嗎?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我可以跟大膽地跟你說「可以」。大部分的人都抱持著如此的觀念,認為自己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其他角落發生了什麼事?Hans Rosling和Ola Rosling在TED的演講-如何不要對世界茫然不知(How Not to Be Ignorant About the World)中提到了:「當我們有了一事實為基礎的世界觀時,我們知道這世界的趨勢是什麼。」金融方面,你需要世界的股市分析,和預測重大事件可能對經濟的影響;對於製造業來說,你要知道整個市場外銷的發展,客群的設定,以及產業的連結;對於經銷商和業務來說,你要知道進口哪些產品會引起熱賣,你也必須知道跟外國客戶洽談時要如何切入話題,而不是一個充滿工作性質的談話,若與客戶有共同的連結,對合作也有加分的效果;對投資者來說,你必須知道投資哪個國家,能達到最大效益;對學者來說,你需要知道現今研究的趨勢及探尋研究的機會。國際觀並不是知道國際時事而已,而是將自己的框架拆除,站在客觀的角度分析世界上的事已使自己的認知能夠更臻完善。沒了國際觀就形同鎖國,因為認為與自己不相關而將外來的資訊隔絕在外,只會在國際化的社會下,憑著自己的認知,失去了競爭力。


責任編輯:徐亞呈 核稿編輯:盧郁璇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19/03/16
新聞指出,有些高中生之所以唸自然組,是怕唸社會組未來找不到工作;有些高中生則認為唸自然組時在準備指考時因為可跨科考較吃香;有些則是因為在父母師長的「建議」下就讀。當然,也有不少高中生是因為對自然組的科目有興趣而選讀自然組。今天要來探討的是,為何大多數的高中生仍一股腦的選擇自然組,這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Thumbnail
2019/03/16
新聞指出,有些高中生之所以唸自然組,是怕唸社會組未來找不到工作;有些高中生則認為唸自然組時在準備指考時因為可跨科考較吃香;有些則是因為在父母師長的「建議」下就讀。當然,也有不少高中生是因為對自然組的科目有興趣而選讀自然組。今天要來探討的是,為何大多數的高中生仍一股腦的選擇自然組,這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Thumbnail
2019/03/01
在台灣仍是奉成績至上為圭臬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要能習慣改變原先的學習方式會是困難的。如何才能讓台灣的教育不再是背誦、強塞之事呢?讓我們帶你進入翻轉教育的世界。
Thumbnail
2019/03/01
在台灣仍是奉成績至上為圭臬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要能習慣改變原先的學習方式會是困難的。如何才能讓台灣的教育不再是背誦、強塞之事呢?讓我們帶你進入翻轉教育的世界。
Thumbnail
2019/02/28
台灣教育的弊病從課綱到教學方式、師生定位至考試補習都可以大做文章,同樣的問題吵了許久。然而文中所提到的「翻轉 教育」又是一個適合台灣的制度嗎?還是或許台灣的學生只能世和填鴨式教育呢?點進來,讓高看帶你認真探討。
Thumbnail
2019/02/28
台灣教育的弊病從課綱到教學方式、師生定位至考試補習都可以大做文章,同樣的問題吵了許久。然而文中所提到的「翻轉 教育」又是一個適合台灣的制度嗎?還是或許台灣的學生只能世和填鴨式教育呢?點進來,讓高看帶你認真探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21世紀,走向世界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可惜的是,教育部錯誤地將雙語政策與走向世界做錯誤連結,造成教育災難。
Thumbnail
在21世紀,走向世界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可惜的是,教育部錯誤地將雙語政策與走向世界做錯誤連結,造成教育災難。
Thumbnail
前言 (主視覺)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正迎來一波旅遊與跨文化交流的復甦浪潮。擁有流利的外語能力,不僅可以讓你在旅遊、外派、旅居中更加自在自得,更可以讓你深入體驗當地文化、和當地居民進行更深度的交流互動。而如今,學習外語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不再只有傳統的老師教學的課堂學習,現在還有許多互動、有趣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前言 (主視覺) 在後疫情時代,全球正迎來一波旅遊與跨文化交流的復甦浪潮。擁有流利的外語能力,不僅可以讓你在旅遊、外派、旅居中更加自在自得,更可以讓你深入體驗當地文化、和當地居民進行更深度的交流互動。而如今,學習外語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不再只有傳統的老師教學的課堂學習,現在還有許多互動、有趣的學習方式
Thumbnail
會不會外語和有沒有國際觀,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同理也和有沒有出國旅行、有沒有在國外留過學…,沒有太大的關係!
Thumbnail
會不會外語和有沒有國際觀,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同理也和有沒有出國旅行、有沒有在國外留過學…,沒有太大的關係!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要有國際觀,要多關心國際時事。」但現實是,除了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外,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國際時事的吸引力,往往比不上明星花邊或政治口水。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要有國際觀,要多關心國際時事。」但現實是,除了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外,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國際時事的吸引力,往往比不上明星花邊或政治口水。
Thumbnail
 在演講之前,我並不知道台大有所謂未來大學的改革在,因此,當三位同學站在台上分享故事時,我處於對活動主題一無所知的狀態,只能嘗試吸收內容並大致上分析出這個活動的目的。 學以致用的疑問  首先讓我想到的便是關於學以致用的問題。我們所學習的事物是否能真的真正的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上,這一直都是所有學生們都在
Thumbnail
 在演講之前,我並不知道台大有所謂未來大學的改革在,因此,當三位同學站在台上分享故事時,我處於對活動主題一無所知的狀態,只能嘗試吸收內容並大致上分析出這個活動的目的。 學以致用的疑問  首先讓我想到的便是關於學以致用的問題。我們所學習的事物是否能真的真正的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上,這一直都是所有學生們都在
Thumbnail
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語言能力,能夠與世界上所有的人對話,產生連結並做出貢獻。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創立非營利組織幫助人民,這一系列的跨國活動,才叫做國際化。身為21 世紀的國際人才,不同於以往,必須具備國際觀,把自己的力量伸展到全球,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Thumbnail
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語言能力,能夠與世界上所有的人對話,產生連結並做出貢獻。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創立非營利組織幫助人民,這一系列的跨國活動,才叫做國際化。身為21 世紀的國際人才,不同於以往,必須具備國際觀,把自己的力量伸展到全球,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Thumbnail
國際化的來臨,使得現今愈來愈無國界,在這國際潮流中,我們需要更有技巧地去面對及挑戰!但究竟該做些什麼?這可能是多數人的疑問。有人可能經常出國遊玩,因足跡遍及了全世界而自稱為國際人,但這只是國際化之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國際化,其實是一種心態,是思維上的與眾不同。
Thumbnail
國際化的來臨,使得現今愈來愈無國界,在這國際潮流中,我們需要更有技巧地去面對及挑戰!但究竟該做些什麼?這可能是多數人的疑問。有人可能經常出國遊玩,因足跡遍及了全世界而自稱為國際人,但這只是國際化之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國際化,其實是一種心態,是思維上的與眾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