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組 VS 社會組-看台灣教育制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身為高中生的我們,必定會面臨選組的問題,師長父母總會告訴你要按照興趣選擇你所愛的,但其實,許多高中生是不清楚自己的志向、興趣在哪裡的,縱使做了很多的性向測驗,但到最後選組時卻依然迷惘。

新聞指出,有些高中生之所以唸自然組,是怕唸社會組未來找不到工作;有些高中生則認為唸自然組時在準備指考時因為可跨科考較吃香;有些則是因為在父母師長的「建議」下就讀。當然,也有不少高中生是因為對自然組的科目有興趣而選讀自然組。但今天要來探討的是,為何大多數的高中生仍一股腦兒的選擇自然組,這究竟是怎麼造成這股風氣的?

其實,筆者也是一個對於未來並沒有很清楚藍圖的人,在做性向測驗時,筆者測出來是建議讀社會組,然而,筆者還是選了自然組,原因也是上述其中之一。但事實上對於筆者來說,唸自然組是一件非常辛苦且須要比別人附上雙倍代價的事,甚至即使花了許多時間,卻仍然無法獲得成就感的挑戰。但筆者仍然為了升學,想要繼續待在自然組。

是的,為了「升學」。其實台灣的教育制度真的有很多的缺失,從單單的選組就可看出,台灣教育制度著重於考試,為了多一點考試機會,許多人選擇唸自然組。很多人念書,並不是真正為了興趣,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爭取那所謂的好分數,然而,絕大多數在社會上的工作並不是只要你會念書就行,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與上司、客戶應對的方式、如何善用時間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等。這些也都是必備必要的能力,但他們卻從來沒出現在教科書中。

高中生在生涯規畫課中並沒有完整的學到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準備,甚至有些明星學校的師長會不斷地鼓勵遊說你只要分數夠,就去選擇國內知名大學。如此惡性循環下,其實真正損失的,是未來的台灣。在這樣以分數為判斷依據的制度下,台灣的學生思考只會越來越僵化。讀高中,所有科目都要碰都要念,對那些已清楚自己未來志向的同學們,無疑是一種負擔。有些想讀高職的學生,卻會因為家長的舊觀念(認為高中優於高職)而遭到勸退。

若想要教育真的發揮實質作用,首先必須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把所有已知事實的背起來並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厲害,只有在面對考試時才會發揮功效。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邏輯,你的想法。唯有如此,你才能幫助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同時不會因外界的聲音而動搖自己判斷事情的價值觀。一味的填鴨教學是沒有效的,唯有真正親自判斷人生的自我價值,並找出自己的夢,讀書、考試才會變得有意義。


責任編輯:莊佳恩 核稿編輯:王嘉宏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19/03/23
前陣子,看到最新版的「青年體驗學習計畫」的新聞,此舉引來大眾譁然,就算有升學優待,出去壯遊時若沒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僅僅圖利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學生,真的能達到教育部所謂「培育國際化人才列為優先教育目標,為增進我國青年國際視野及加強全球移動力」如此冠冕堂皇的功效嗎?
Thumbnail
2019/03/23
前陣子,看到最新版的「青年體驗學習計畫」的新聞,此舉引來大眾譁然,就算有升學優待,出去壯遊時若沒了生活的基本保障,僅僅圖利家庭經濟狀況許可的學生,真的能達到教育部所謂「培育國際化人才列為優先教育目標,為增進我國青年國際視野及加強全球移動力」如此冠冕堂皇的功效嗎?
Thumbnail
2019/03/01
在台灣仍是奉成績至上為圭臬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要能習慣改變原先的學習方式會是困難的。如何才能讓台灣的教育不再是背誦、強塞之事呢?讓我們帶你進入翻轉教育的世界。
Thumbnail
2019/03/01
在台灣仍是奉成績至上為圭臬的教育環境下,學生要能習慣改變原先的學習方式會是困難的。如何才能讓台灣的教育不再是背誦、強塞之事呢?讓我們帶你進入翻轉教育的世界。
Thumbnail
2019/02/28
台灣教育的弊病從課綱到教學方式、師生定位至考試補習都可以大做文章,同樣的問題吵了許久。然而文中所提到的「翻轉 教育」又是一個適合台灣的制度嗎?還是或許台灣的學生只能世和填鴨式教育呢?點進來,讓高看帶你認真探討。
Thumbnail
2019/02/28
台灣教育的弊病從課綱到教學方式、師生定位至考試補習都可以大做文章,同樣的問題吵了許久。然而文中所提到的「翻轉 教育」又是一個適合台灣的制度嗎?還是或許台灣的學生只能世和填鴨式教育呢?點進來,讓高看帶你認真探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升上高中二年級前,該如何選擇是要念「自然組」?還是「社會組」?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輔導學生「選組」? 【方法一】逃離痛苦法 如果你在高一時,學習OO科目感到"痛苦無比",那就逃離它吧!畢竟生物都有避開危險的本能! 【方法二】成績判斷法 如果你沒有明顯的好惡,那可參考高一時
Thumbnail
升上高中二年級前,該如何選擇是要念「自然組」?還是「社會組」?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輔導學生「選組」? 【方法一】逃離痛苦法 如果你在高一時,學習OO科目感到"痛苦無比",那就逃離它吧!畢竟生物都有避開危險的本能! 【方法二】成績判斷法 如果你沒有明顯的好惡,那可參考高一時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我在輔導學生升高中職的經驗中,有很多學生選校的理由是「家人建議」,或是「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甚至是「離家比較近」。也許很多學生無法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幹嘛,但一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和「喜不喜歡」念那些學科課程。因為經過國中三年的洗禮,有些學生真的無法勉強,就要認真的去思考技職走向的學校。
Thumbnail
最近,在學習家小羊的匿名社群中,有位高一同學說出對於未來選擇的迷茫,並和大家討論,問題如下:(以下將會論述我對此問題的見解,以及會列出大家的回饋,供對生涯有疑問的人可以參考喔!)
Thumbnail
最近,在學習家小羊的匿名社群中,有位高一同學說出對於未來選擇的迷茫,並和大家討論,問題如下:(以下將會論述我對此問題的見解,以及會列出大家的回饋,供對生涯有疑問的人可以參考喔!)
Thumbnail
你是否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念的科系領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在發現後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敢放棄自己的選擇?以下我將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曾在高中、大學迷惘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1.工作與夢想 2. 隨波逐流的日子 這聽起來像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吧? 3. 未醒的夢 4.總結
Thumbnail
你是否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念的科系領域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在發現後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敢放棄自己的選擇?以下我將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曾在高中、大學迷惘的你可以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1.工作與夢想 2. 隨波逐流的日子 這聽起來像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對吧? 3. 未醒的夢 4.總結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選組的季節,雖然現在受疫情影響,學校各項輔導措施或有延遲,不過,趁孩子都在家,家長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傾聽、了解他們。 習慣二分法   「老師,我爸說選自然組比較有前途」   「我媽說男生就應該選自然組」   「老師,補習班說自然組比較好找工作,起薪較高」   熟悉嗎?或許你曾經是聽著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選組的季節,雖然現在受疫情影響,學校各項輔導措施或有延遲,不過,趁孩子都在家,家長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傾聽、了解他們。 習慣二分法   「老師,我爸說選自然組比較有前途」   「我媽說男生就應該選自然組」   「老師,補習班說自然組比較好找工作,起薪較高」   熟悉嗎?或許你曾經是聽著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雖然,已經過了今年高職生選志願的時間,我還是在這週末寫上,這幾年領悟的小小心得,希望的是未來有更多的學生後輩,看待人生職業和興趣的方向,手上握有的尋寶地圖,不只有僅僅職涯性向測驗一張而已。
Thumbnail
在實驗教育的概念下成長,我從未真正踏入體制內的系統中,雖然偶爾會接收關於體制學校的片面資訊,但我長期以來都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一年體制內的經歷,讓我稍稍認識龐大體制教育的運作機制。希望能以自己的經歷出發,根據在宜中的觀察,審慎思考背後的原因,討論體制內教育的成果。另外,因為擁有體制內外教育的
Thumbnail
在實驗教育的概念下成長,我從未真正踏入體制內的系統中,雖然偶爾會接收關於體制學校的片面資訊,但我長期以來都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一年體制內的經歷,讓我稍稍認識龐大體制教育的運作機制。希望能以自己的經歷出發,根據在宜中的觀察,審慎思考背後的原因,討論體制內教育的成果。另外,因為擁有體制內外教育的
Thumbnail
所有高中生升上高二前都會面臨同樣的抉擇:要選哪個類組? 究竟社會組好還是自然組好?然而臺灣的教育制度沒有培養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一直以來的教育模式無法協助大多數學生探索出自己的興趣,而在這個影響自己未來的決定上四處求援,因為沒有主見而聽從身旁的聲音,渾渾噩噩地選了之後才逐漸發覺自己並不喜歡。
Thumbnail
所有高中生升上高二前都會面臨同樣的抉擇:要選哪個類組? 究竟社會組好還是自然組好?然而臺灣的教育制度沒有培養出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一直以來的教育模式無法協助大多數學生探索出自己的興趣,而在這個影響自己未來的決定上四處求援,因為沒有主見而聽從身旁的聲音,渾渾噩噩地選了之後才逐漸發覺自己並不喜歡。
Thumbnail
新聞指出,有些高中生之所以唸自然組,是怕唸社會組未來找不到工作;有些高中生則認為唸自然組時在準備指考時因為可跨科考較吃香;有些則是因為在父母師長的「建議」下就讀。當然,也有不少高中生是因為對自然組的科目有興趣而選讀自然組。今天要來探討的是,為何大多數的高中生仍一股腦的選擇自然組,這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Thumbnail
新聞指出,有些高中生之所以唸自然組,是怕唸社會組未來找不到工作;有些高中生則認為唸自然組時在準備指考時因為可跨科考較吃香;有些則是因為在父母師長的「建議」下就讀。當然,也有不少高中生是因為對自然組的科目有興趣而選讀自然組。今天要來探討的是,為何大多數的高中生仍一股腦的選擇自然組,這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