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5/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個人媒體,從免費到付費

2004年,我最後一次將部落格遷至UDN Blog,那時候名稱改為「巷子口閒扯淡」,文章內容五花八門,總共寫了1,041篇文章,也摻雜了94篇政治評論,經濟評論占比為54%,政治評論只占9%,不算個政治熱中者。
2015年以後暫時終止了UDN Blog的文章更新,大部分時間都是經營新聞媒體的專欄,如「雲論」、「風傳媒」和「獨立評論」,除了「雲論」之外,其餘網媒是沒有稿費與合約的。
當年在UDN Blog將近300萬人次的點閱,不能說是大型部落格,但聯合報偏愛財經與政治評論的文章,我的文章經常出現在網路版聯合報的頭條,有點類似現在「鳴人堂」的操作方式,只差在當年文章根本沒有實質授權,同樣的,也不會有稿費。
臺灣新聞媒體走向網路化後,廣告的型態產生改變,收益結構也開始轉變,過去投書紙本報紙有稿費,現在雖然還是有稿費,但大部分的網媒是不提供稿費的,單純只是將文章亮相。
對我們這類文章經常出現在媒體的人而言,有時候,我們只是在意文章與議題找個媒體平台揭露而已,是否有稿費,並非相當在意,但對於剛開始筆耕的人而言,過去一份稿費得來不易,但現今個人媒體充斥,稿費也變成其次了。
因為,要出名,不會太難!
演變到現在,很多新聞網媒根本沒有稿費機制,有的,只是少數的特約主筆或作者,後來有些是稿費的變種,衍生出「打賞」機制,由讀者自行決定打賞作者。很遺憾的,我到現在只被打賞一次,但看很多資深的作者,一篇文章被打賞的金額也是少少的幾百元,內容深度與成本成比例,但與報酬根本不成比例。
到訂閱媒體出現,個人垂直媒體的生態我認為開始轉變。
資深作者本來就有既有的讀者群,有些還有著作,但過去讀者掌握在網媒平台與出版社上,作者只能透過轉貼文章才能稍微聚集讀者群,當無法掌握讀者。而以前經營的個人媒體,如部落格,也是有被經營的讀者,但兩者都習慣閱讀「免費」的文章,我們無從分辨出讀者的深度。
要分辨出讀者的深度,經濟學上最好的方式就是「價格」,用付費來進行篩選。
這個在理論與實務上皆有效,有大學教授應用在選課機制上,然根據需求,轉換率不一。
免費閱覽文章轉為付費閱覽文章,直觀以為,轉換率不會很高,甚至很低,大家從《蘋果日報》轉為會員制之後,流量大減就可以知道。訂閱付費的市場在臺灣,真的是小眾市場,大家還是習慣看免費文章,媒體收的是廣告費。
去掉流量之後,廣告收益就會下挫,所以必須要從訂閱收費來補充這失去的營業額,但一開始,我認為並不容易。
對個人媒體而言,付費閱覽的文章內容,是否具備獨特性,應該是首要考量的重點,內容的質量必須對付費閱覽的讀者負責。而個人媒體則必須切割出一個精準的市場區隔,推出時間,我認為會成為某種形式上的排他,意思是說,對訂閱費用上的排他性,畢竟,同質媒體的雷同性,讀者不會願意支付兩筆費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