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一個新朋友時,你會如何留下他的連絡資訊?相信比起「可以告訴我你的電話號碼嗎?」現在有更多人會說「你的LINE ID是什麼?」、「加一下FB」或「你有IG嗎?」
網路社群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許多傳言與輿論的最初源頭也都從網路開始流傳。到底為什麼我們的生活已經與網路社群緊密連接?網路社群又如何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點?你可能會說「我登出就好啦」、「不要看就沒事了」,或許不然,答案比你想的要更複雜一些。
│正在悄悄靠近你的網路社群
網路社群的強大在於它能創造社會資本,藉由隔著螢幕的互動與交流,逐漸取得社群中成員的信任與認同。就好比金錢帶來的萬能好處「錢非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社會資本是讓你可以「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另一種萬能。社會資本是人與人互動、社交的基礎,包含連結、規範、信任、互惠等多種層面。個人如果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本,代表他擁有足夠緊密或大範圍的社會網絡,當他陷入困境時,就可能找到願意幫助他的對象。
網路社群的頻繁互動與多種交流方式,讓社群中的成員可以共享一種語言或論述。交流的愈頻繁,成員就可以從社群中獲得更多幫助,無論是資訊的分享或者情感上的支持,使得成員願意為社群付出更多心力,或者取得網路社群中的名譽與成就感,比如在PTT上因為每問必答而被稱為大神的用戶。如今更有多種形式的社群媒體可使用,包括:Facebook、Twitter、Plurk或者已停止服務的無名小站,使用者可自行選擇喜歡的社群加入,並成為網路社群中的一員,累積網路中獨有的社會資本。
│不安於虛擬的網路社群
網路社群能累積社會資本的特性引發了網路上的從眾行為,一波波的跟風潮把虛擬社群帶入現實,成為網路社群真正令人不容忽視的原因。
從眾行為是人們處於團體中,因為感受到「需要被認同」、「與團體保持一致」的壓力,而改變自己原有的行為、認知或判斷。網路雖有匿名的特性,使用者仍會在網路社群中以融入群體為目標,展現從眾行為。特別是互動頻率高的使用者,更容易展現出較高的忠誠度,並具備對其他成員的凝聚力,使社群成員間的關係更加堅固,培養出對社群的信任。
但這些
從眾行為不僅會表現在虛擬的網路中,更延伸至現實世界。比如消費者相信部落客與留言者的推薦購買特定商品造成熱銷、到特定店家消費引發排隊狂潮;又或者聽信網路謠言、假新聞,對特定公眾事件造成影響,比如美國大選期間的
假新聞事件,其中,社群媒體容易分享與快速傳播的特性,使得假新聞的影響範圍擴大。這時,網路社群不再「虛擬」,而是能撼動現實,達成其他傳統媒體(包括電視、報紙、雜誌等管道)難以超越的效果。
│不斷請求你留下的網路社群
網路社群不再虛擬的其他原因是即便使用者自認什麼都沒有做,網路還是會在不知不覺間,透徹了解帳號背後的人是誰;以及身處在數位時代,要完全避免使用網路的難度高,且脫離網路社群也常對使用者帶來程度不一的焦慮感。
以臺灣最多人使用的社群Facebook為例,網站初始的設計目的就是讓使用者留下愈多資料、創造愈多與其他使用者互動的紀錄愈好。許多促成使用者互動的設計包含「你可能認識」的朋友推薦、「在想些什麼」的動態時報文字、甚至是使用帶給人信賴感的藍色作為主色調,Facebook網站的各方面都在激發使用者主動分享資訊的欲望。即使使用者不曾發過一篇文章,只要從朋友名單中進行分析,也可以概略推算出使用者的個人資料。
個人隱私問題可能可以藉由不使用社群網站、不創建帳號從根本解決,但網路社群正逐漸成為人們分享資訊的重要管道。不論是人際交流或者資訊分享,不受限時間地點、不需要面對面交談的性質,使網路社群愈發蓬勃發展,在特定的專業社群中,還能達到一定的知識水準。即使撇除網路社群的使用,在上網率達到86.5%、12-49歲使用者的上網率達到97.7%的現今,想全面避開網路的影響幾乎不可能。就算不使用網路,從虛擬走向現實的種種社群從眾行為,依舊會對個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需要拿捏距離相處的網路社群 即使弊端明顯,也不可忽視網路社群的資訊傳播能力。網路社群全然突破地域與時間限制的使用便利性,使其在
阿拉伯之春等事件中,凝聚強大的號召力,為世界帶來許多變革。此外,網路社群的流通也促成
可汗學院、
均一教育平台等線上學習平台的出現。雖然網路是否真的促成教育更加普及、又或者強化了數位落差還沒有定論,但網路提供了更多正規學校教育以外的可能。
網路社群是現實社會的延伸,載體的改變不會影響人們在團體中追求認同、渴望陪伴的想法。但網路的匿名性與普及程度使網路社群的影響力逐漸增加,若要抑止錯誤資訊的散播與網路的負面影響,社群成員的把關必不可少,避免自己陷入從眾心態也是重要的方式。
你經常在網路上與未曾謀面的他人互動嗎?你是否曾在不知不覺中,被網路資訊影響了判斷?網路社群是敵是友並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找到適當的距離,拿捏虛擬與現實的界線,或許你能看得更全面而清晰。
參考文獻 - 江義平、賴欣怡(2014)。網路社群媒體使用者資訊分享行為探究。創新與管理,11(1),23-51。
- 林奇秀、陳一帆(2001)。淺析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實證研究如何構思社會資本概念。圖書資訊學刊,9(2),55-89。doi: 10.6182/jlis.2011.9(2).055
- 陳筱華、李佩貞(2011)。探討社群意識在虛擬環境下對凝聚力與忠誠度的影響。行銷評論,8(4),519-537。doi: 10.29931/MR.201112.0006
- 詹壬菡、方彩欣(2012)。論網路虛擬社群中的從眾行為現象。設計研究學報,5,153-167。doi: 10.29701/JDR.201207.0012
- 劉靜怡(2012)。社群網路時代的隱私困境:以Facebook為討論對象。臺大法學論叢,41(1),1-70。doi: 10.6199/NTULJ.2012.41.01.01
- 聯合行銷研究股份有限公司(2018)。107年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