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住院醫師快樂的一百零一種方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行為小兒科學的門診來了一位自閉症男童,五歲的身軀、一歲的心智,不會說話。大概是因為害怕,從進門開始就不停尖叫。主治醫師鎮定地用她那強大的共鳴腔在尖叫聲中跟家長解釋病情,絲毫不為所動。家長不斷地擁抱、嘗試著安撫他,可惜都不見效。整個過程持續了至少2,30分鐘,我們都很驚訝於他的體力。男童終於冷靜了下來在診間閒晃,但時不時還是會尖叫一下表示想要回家。
主治醫師訪談完了,換我們住院醫師做身體檢查(Physical exam)。我看了一眼跟我一起rotate的同事,他完全沒有要移動的樣子。Well...對小兒科醫師來說,病人在身體檢查時不配合是家常便飯,哭鬧、扭動、踢打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我們會先好言相勸、唱歌(沒錯,當小兒科醫師要像迪士尼明星一樣,動不動就開始唱歌)、轉移注意力、提供誘因,真的不行才會請爸媽幫忙抓。但通常父母也都很心軟,不敢抓緊......跟沒抓差不多lol 我們會教父母該怎麼幫忙。
面對這個男童我不知如何下手。可能要父母抓才有辦法吧,我心想。但我決定先自己試試看。我拿出聽診器,跟他解釋我接下來要做甚麼,他隨即開始尖叫。我沒有放棄。我示範在家長身上使用聽診器,再拿一個玩具聽診器給他請他幫忙我: “You listen to me. I listen to you. Okay?“ 當我聽診器碰到他身上,他還是往後退了一下,嘗試將我推開。我繼續鼓勵他 “help? help me press the stethoscope please.“ 神奇事情發生了,他將手放在我拿聽診器的手上。就這樣,我無事的聽完了心肺音。接下來他也配合地讓我完全耳鏡跟其他身體檢查。
做完檢查後家長告訴我: 「他長這麼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配合身體檢查。」我給男童一個擁抱 (其實也沒有,因為我馬上被推開XD),謝謝你 :)
像這樣小小的事件,看似沒有甚麼,對我們住院醫師來講卻都是一點一滴建立看診自信重要的基石。像是在教學門診(我們教學門診是住院醫師先進去看診、出來跟主治醫師報告、最後再跟主治回去總結)遇到家長問: 「你在哪裡開業?我想叫我女兒帶她小孩給你看。」或是有次在教學門診最後,小女孩問她媽媽: “mom, what is resident doctor?”(媽媽,甚麼是住院醫師?)(我自我介紹時說我是resident) 媽媽:”she is learning to be a pediatrician.”(她在學習如何當個小兒科醫師) 主治:”Yes. She is learning. How did Dr. Peddy do today?”(對啊,她還在學習。你覺得她看得怎麼樣”小女孩:”A! No, actually an A plus!”(A!喔不,A+!) 像這樣稱讚對在訓練中的我們來說,真的都是莫大的鼓勵喔! 下次看診如果遇到住院醫師,麻煩請不吝以愛餵食! ❤❤❤
去年也寫了一篇關於稱讚的相關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我跟你說世界上有一種很棒的藥,沒有副作用、不用花大錢,卻可以有效降低71%新生兒死亡率、54%幼兒死亡率。不知道你是不是會聽了很心動?很想問我哪裡可以買?
星期日一大早有個level 1的10歲小男孩被救護車送進來。意識不清、呼吸急促。媽媽說他感冒幾天了,今天早上突然變這樣。衝進去看到病人時,我跟主治醫師對看了一眼。我知道我們想的是同一疾病。病人沒有發燒、沒有外傷、喘的樣子跟氣喘發作完全不同,而是典型又深又快的kussmaul breathing。果不
美國特殊教育的資源很多,運用得當的話自閉症孩子可以很早就開始接受專屬復健。可惜不是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的權益,也不是每個學區都很積極。這時候小兒科醫師跟行為發展專科醫師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適當時機 advocate for the child。像今天在門診跟到的一個病人他的IEP已經到期需要更新,學校
這一個月我在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Medicine作Rotation。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是一個台灣沒有的次專科,直譯的話是行為發展小兒科學。這個次專科專門處理小孩子的行為發展問題,最常見的兩種疾病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跟 ASD (
今天在(美國的)小兒科醫師社團看到有人發文: "我正在考慮要不要為了高薪去加入一個一天(八小時)要看35-40個病人的基層診所。大家覺得一天看這麼多病人有可能嗎?" 以下留言: "太多了啦,不行" 一半以上回答這個 "絕不,除非他們給你配個scribe(醫療打字員。醫生問診時在旁邊幫忙打病歷的)加上
今年台灣人在美國MATCH榜單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除了有少見的外科、麻醉科,在傳統IMG(外國醫學畢業生)較多的內科也有亮眼的成績。不僅有神人上了連AMG(美國畢業生)也很難進的牛B名校,大部分的人也都上了不錯的醫院。台灣來的醫師雖然不多(今年反常的多,大概20人。以往都不到10人。我match的
㊙如果我跟你說世界上有一種很棒的藥,沒有副作用、不用花大錢,卻可以有效降低71%新生兒死亡率、54%幼兒死亡率。不知道你是不是會聽了很心動?很想問我哪裡可以買?
星期日一大早有個level 1的10歲小男孩被救護車送進來。意識不清、呼吸急促。媽媽說他感冒幾天了,今天早上突然變這樣。衝進去看到病人時,我跟主治醫師對看了一眼。我知道我們想的是同一疾病。病人沒有發燒、沒有外傷、喘的樣子跟氣喘發作完全不同,而是典型又深又快的kussmaul breathing。果不
美國特殊教育的資源很多,運用得當的話自閉症孩子可以很早就開始接受專屬復健。可惜不是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的權益,也不是每個學區都很積極。這時候小兒科醫師跟行為發展專科醫師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適當時機 advocate for the child。像今天在門診跟到的一個病人他的IEP已經到期需要更新,學校
這一個月我在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Medicine作Rotation。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是一個台灣沒有的次專科,直譯的話是行為發展小兒科學。這個次專科專門處理小孩子的行為發展問題,最常見的兩種疾病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跟 ASD (
今天在(美國的)小兒科醫師社團看到有人發文: "我正在考慮要不要為了高薪去加入一個一天(八小時)要看35-40個病人的基層診所。大家覺得一天看這麼多病人有可能嗎?" 以下留言: "太多了啦,不行" 一半以上回答這個 "絕不,除非他們給你配個scribe(醫療打字員。醫生問診時在旁邊幫忙打病歷的)加上
今年台灣人在美國MATCH榜單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除了有少見的外科、麻醉科,在傳統IMG(外國醫學畢業生)較多的內科也有亮眼的成績。不僅有神人上了連AMG(美國畢業生)也很難進的牛B名校,大部分的人也都上了不錯的醫院。台灣來的醫師雖然不多(今年反常的多,大概20人。以往都不到10人。我match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醫院走廊,遠遠的那個小男孩被媽媽拽著耳朵一邊念、一路走過來。 小男孩講話有點不太清楚。也會不受控的跑去拿故事書、看叫號機......
Thumbnail
最近三個月,我們很幸運的請到一個很用心的早療老師(治療師),來家裡幫Raymond上課。時常遇到Raymond在外面或在家裡,突然「不明所以的爆發」難以安撫、也因為自閉症口語表達遲緩,他無法告訴我們究竟是什麼原因,還有他感受是什麼? 我們通通不知道,只能看到他用情緒發洩的倒地、摔東西、怒吼、哭...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20240325 今早抵達醫院尚未踏入病房,便被可愛的小護士攔下。說明了目前父親為了評估呼吸器拆除而在進行自主呼吸練習的狀況。今早的練習預計三個小時左右,目前進行到一半,但情況與上次相仿。當父親清醒時呼吸相當急促,而睡著後情況又大幅改善。主治醫生找不到原因也百思不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文章強調了兒童牙科治療中引導的重要性。兒童牙科的重點不僅在於治療,更在於協助孩子克服牙科治療的恐懼。介紹了行為引導方法,如正向加強和負向減弱行為,並強調等待孩子的成長。文章將看診比喻為在表演一場以孩子為主角的喜劇,而成功的劇本在於建立正向體驗和引導孩子。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在牙科治療中獲得自信與成就感。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今天是第一次嘗試和計畫內的其他老師們一起評估小朋友,對我來說是蠻新奇的經驗。
Thumbnail
醫院走廊,遠遠的那個小男孩被媽媽拽著耳朵一邊念、一路走過來。 小男孩講話有點不太清楚。也會不受控的跑去拿故事書、看叫號機......
Thumbnail
最近三個月,我們很幸運的請到一個很用心的早療老師(治療師),來家裡幫Raymond上課。時常遇到Raymond在外面或在家裡,突然「不明所以的爆發」難以安撫、也因為自閉症口語表達遲緩,他無法告訴我們究竟是什麼原因,還有他感受是什麼? 我們通通不知道,只能看到他用情緒發洩的倒地、摔東西、怒吼、哭...
光田神經內科 大甲分院/尤世杰 醫師 “小孩過度活潑,不是難解之疾病,而是要找對方法改善!” ADHD治療及迷思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20240325 今早抵達醫院尚未踏入病房,便被可愛的小護士攔下。說明了目前父親為了評估呼吸器拆除而在進行自主呼吸練習的狀況。今早的練習預計三個小時左右,目前進行到一半,但情況與上次相仿。當父親清醒時呼吸相當急促,而睡著後情況又大幅改善。主治醫生找不到原因也百思不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文章強調了兒童牙科治療中引導的重要性。兒童牙科的重點不僅在於治療,更在於協助孩子克服牙科治療的恐懼。介紹了行為引導方法,如正向加強和負向減弱行為,並強調等待孩子的成長。文章將看診比喻為在表演一場以孩子為主角的喜劇,而成功的劇本在於建立正向體驗和引導孩子。希望每位孩子都能在牙科治療中獲得自信與成就感。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今天是第一次嘗試和計畫內的其他老師們一起評估小朋友,對我來說是蠻新奇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