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閱讀時間 ‧ 約 15 分鐘

[D3-2] 當你不小心踏入PMI-PBA的陷阱之後,要在對的時候用對的圖形表達你的想法。

26 種圖形、表格和模型不是讓你用來填報告書厚度的。

PBA BAG 的 Chapter 4 (Domain 3, 簡稱D3)中,除了PMI 一開始就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如何開會之外,最麻煩也最討人厭的就是第二部分的一大堆圖形、表格和模型了,這一大堆歪七扭八的方格線條,幾乎都是軟體業常用的工具。
所以,我說 PBA 根本就是軟體產業的人搞出來找麻煩的…啊,不,我不是說你找麻煩,而是這些工具能夠派上用場的時刻實在太微妙,微妙到每個工具都有其用途和變形,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輕易上手運用的,尤其若你不是軟體產業背景出身的人,要見到其中某些工具的機會根本就是微乎其微。因此,為了你的肝臟著想,強烈建議你不要進入軟體產業…
為了拯救你僅剩的數十年光陰和微弱的肝臟生存機會,以下會隨著BAG的腳步,一個一個地說明每個圖形、表格和模型的應用時機和特性。現在,讓我們從 Business Objectives Model 開始講起。
  1. Business Objectives Model: 看到 Business Objectives 這個名字,你就該肅然起敬, Business Objectives 耶,這講的是你公司的企業目標,而不是商業目標,這兩個翻譯的差別很大。當你看到這個 Model 的時候,請馬上直覺反應這事情不單純… 因為身為 Business Analyst 的你,必須埋頭挖掘公司現在面臨的問題。請記得挖公司外部的競爭問題,不是公司內部的問題…那還輪不到你來挖,除非你是老闆…不,是老闆的話,你根本不可能想去挖。就像挖井、挖糞、挖金礦一樣,你永遠不知道挖到的是什麼,是大便還是黃金?端看你怎麼運用它,豬糞也是可以變成黃金的。 當挖到問題後,請將腦袋的思考邏輯轉個方向,思考當這個問題解決之後,你公司會得到什麼,能夠得到的東西就是 Business Objectives,於是乎,你可以得到要達成這個 Business Objectives 的解決方案,可能會和哪些系統相關,然後,我們就進入到 Ecosystem Map了。
  2. Ecosystem Map: 有鑒於上一段寫得太多,我決定接下來所有的工具都簡單寫…這不是偷懶,而是你能想像自己看完 20幾段上面那樣的文字嗎?我承認我不行,很懶。做好一件工作,重要的不是搞得多複雜難懂,而是搞得越簡單越好,某位姓蓋茲、名鼻耳(每個人都有鼻子和耳朵!)的世界首富曾經說過:「世界的進步是由懶人推動的。」好的,我完全贊成這句話。我愛懶人。 所以,上面的廢話這麼多,你想也知道我只想跟你說, Ecosystem Map 的作用很簡單,它就是將你想開發的系統(人或組織都行)放在圖上,然後把周遭所有相關連的其他系統都畫上去,不論它是間接還是直接的,全部通通都畫上去就對了,但記得將重點系統畫出來就好,不要手癢又多畫了很多有的沒的,因為這張圖在你有生之年大概只會用上個那麼一次…
  3. Context Diagram: 一不小心上面還是廢話太多。所以,相對於 Ecosystem Map 那麼大一張圖來說,Context Diagram 就更簡單了,你看範例圖就知道(避免版權爭議,我就不貼圖了,請翻閱 BAG p.96)。 就像是把 Ecosystem Map 簡化一般,在圖像正中央的就是我們可愛的、機車的、打算開發的系統,其他周遭的方框都是直接跟它連連看的其他系統。就這樣!畫出直接連結的系統就好,還是一樣再次提醒…不要手癢!再畫就把你手X掉!(自主規律中)
  4. Feature Model: 好了,從 Context Diagram 中我們可以看到相關連的系統之後,就大概知道會有哪些功能需要開發,因此,再看到這張圖就很簡單了,最常用的說法就是叫它樹狀圖,簡單來說,就是把你要開發的系統(簡稱開系?發統?)中所有的功能依照大項目、中項目、小項目的方式,一路寫出來,寫完之後,我們就可以拿上面的大項目放到 Use Case Diagram 上了。
  5. Use Case Diagram: Use Case Diagram 大概是軟體業中最愛畫的一張了,第一次看到它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煙~)。簡單來說,這張圖最大的重點是左右的人形,它們代表的是和系統互動的人(Actor),有些比較大的系統,可能會有十幾種 Actor 會和系統互動,而且有些 Actor 不一定是真的人,而是另外的外部系統。 過去為了簡便,圖中的每個圈圈是由 Feature Model 中的大項目而來,但這樣的做法因人而異,因此,你得視公司文化和上司的喜好而做出改變。 當我們在圖上看到有哪些 Actor和哪些小圈圈(Use Case的簡圖)互動後,我們可以知道在不同需求下大致的操作邏輯,而這些邏輯可以用 Process Flow 來呈現。
Scope Models的用途是在幫你將範疇定義出來,有了範圍,你才不會迷失方向作出無謂的浪費(Scope creep),接下來就是開始進入 Process Models囉。
  1. Process Flow: 又稱流程圖、泳道圖。對,就是那個有著 Yes or No 的菱形的流程圖。而泳道(Swimming Line)則可以將之視為不同部門/模組該做的事,一條泳道一個部門/模組。這張圖大概是我看過最受工程師歡迎,但也最快被改來改去然後丟掉不用的一張圖了。
  2. Use Case: 通常我將 Use Case 稱之為系統規格文件,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比較容易理解。這個表格可以和 Use Case Diagram 相互連結起來,因為在 Use Case Diagram 中每個可愛的小圈圈都是一個 Use Case,畫個圈很簡單,但要寫出裡面的所有資訊就沒那麼簡單了。 雖然 Use Case 在開發過程中是必要的文件,但當你看到 Use Case 這張表格中描述的所有資訊時,我就不相信你有辦法認真看下去…當然,你必須看過一次並快速了解它,然後就將它丟在旁邊吧,因為隨著系統開發進度的發展,每張 Use Case 都會改啊改的,永遠改不完…喔,對了,我有說過這張表其實是給人看的嗎?對,當你想睡又睡不著的時候就可以看的。
  3. User Story: 這大概是我最愛的工具了。在系統開發的最初期,你得去了解用戶想拿你的系統幹什麼事、怎麼操作你的系統(想象中),或者甚至是他們現在用什麼方法解決你想解決的問題的(好繞舌…)。通常來說,我會用錄音機將訪談內容錄下來之後,再回頭慢慢將 User Story 整理出來,如果你想一邊訪談一邊整理,我不反對,但會祝你好運。請記得,User Story 就是用戶在使用你系統時發生的故事,有時間前後順序的,千萬不要寫成條列式的需求表囉。
其實 Process Model 也不過就這麼簡單,告訴你流程方法而已,然後,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流程方法是否符合公司的規範,也就是 Rule Models。
  1. Business Rule Catalog: 這沒什麼好講的,其實就是公司規章,也就是開發系統時,必須絕對遵守的規則和規範。譬如說:公司加薪的規範是每年最高加 3%,你就別忘記把系統內的加薪規範檢查欄位忘了加上這條規則,否則到時候死的絕對不只是你一個人。
  2. Decision Tree & Decision Table: 嗯,一次講兩個。這絕對不是我偷懶,而是 BAG 上面就是這樣寫的。為什麼?因為這兩個工具基本上是同一件事,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 Decision Tree 適合在單純、單一條件下(喊1做A,喊 2做B)。 Decision Table 適合在複雜、多重條件下(喊1+2做A,喊2+4+3做B)。 就醬,這麼簡單。通常來說,工程師都喜歡 Decision Tree,但做到最後都會自己想辦法畫 Decision Table,因為他們會發現事情從來不會那麼單純…
公司的規範是如此的絕對,不能逾越,所以,兩組工具就足以寫上一大堆了…有了規範,我們可以在安全的舒適圈裡開始腳踏實地,設計資料、填寫資料了,所以接下來的 Data Models就要肩負起這個責任。
  1.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簡稱(常稱) ER Diagram。簡單來說,就是在系統內的資料、角色、模組間的零/一對多(0/1…n)、多對多(n…n)、多對零/一(n…0/1)的關係。 譬如說,一個爸爸有兩個小孩,一個小孩只會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如果你和資料庫工程師熟悉,請他打開資料庫中的表格(Table)關聯圖,就可以看到展開來一大票、一大堆方框框的 ER Diagram 了。
  2. Data Flow Diagram: 要注意的是,這張圖上所有談的事情都是和資料有關,無論是資料(Data)的儲存(Store)位置、被處理(Processed)的位置,以及這些位置之間的關聯性,甚至是由哪個人(Actor)產出這些資料,取得這些資料等等。
  3. Data Dictionary: 再次說明,如果你和資料庫工程師熟悉,請他打開資料庫設計表,就可以看到這張圖了。簡單來說(我好常用這句話…),它就是資料表的設計說明。如果你和資料庫工程師不熟的話,那我假定你和 Excel 熟悉,打開 Excel 開始製作表格,那就是它了(誤)。
  4. State Table & State Diagram: 又來一次講兩個了,我愛 BAG(大誤)。這兩個工具實際上是同一個,只不過是將將系統的各種狀態,一個用表格(State Table)的方式呈現,另一個用圖形(State Diagram)的方式呈現。而且聽說 State Diagram 是許多工程師喜歡看的圖,我真的不懂,這又不是美女/帥哥圖,怎麼那麼愛看這張圖? 嗯?因為這張圖可以一目瞭然地協助工程師追蹤 Bug?這句話見仁見智,看你怎麼運用它而定囉。
將資料整理完畢之後,我們擁有的是非常非常多的數據,也許你會稱之為大數據(現在還是很流行),但更精確的是你有了處理這些數據的方法。因此到現在你有流程、有資料,系統差不多可以做好了,接下來就是要提供操作介面給人用囉,那就是 Interface Models 的工作了。
  1. Report Table: 不囉唆,又是一個給人看的工具。囉哩巴唆寫了一堆,其實只是為了應付應付,繳交報告而已,交完之後,大概只有遇到外部審查的時候才會拿出來說:「你看!我有做這些工作!」。通常來說,大多數時候都是寫在 E-Mail 裡面就好,而且也不會每次都寫這麼多項目…除非你跟PM還是BA有仇…不然就是跟你的上司、老闆過不去,跟他們過不去就是跟你的口袋深度過不去…
  2. System Interface Table: 這是系統和系統之間的溝通規範,通常被稱作系統開發規格書。最常看到的地方是在軍用系統,也就是一點錯誤都不能犯的地方。這個工具會規範出系統間溝通的時候所需要採用的格式、協定和反應時間等等資訊,以人話來說,就是系統間溝通用的語言文法。因為如果A系統講的是英語,B系統講的是法語,你總得提供兩個系統對方的文法書,彼此才看得懂對方說什麼鬼話吧?
  3. User Interface Flow: 直接翻譯:使用者介面流程圖。簡單來說就是一張 over-all 的 UX 設計圖。裡面每個方框都代表著一張系統的畫面(視覺/UI)設計圖,而每個連結就代表著是:「按下上面這個按鈕會跳到下面這個畫面」這樣的意義。
  4. Wireframe & Display-Action Response Model: Wireframe 講的其實就是 UX 設計圖,你可以清楚地在圖上看到畫面上哪邊該放圖片,哪邊該放說明,哪邊該放按鈕,而每個地方全部都有個編號對應到 Display-Action Response Model 上的說明。 在 Display-Action Response Model 中,則是針對每個編號說明它在每個狀態下的動作,以及對自身物件的變化(譬如按下按鈕後要從紅變綠)。 我通常的做法是在 A4 大小的 Word 中,將Wireframe放在左上角,它正下方放視覺設計圖(UI),而右邊則放著一整張的 Display-Action Response Model,而每張 A4 則會對應到 User Interface Flow中的某個框框。 這樣形成 UX(Wireframe)+UI → 動作說明(Display-Action Response)→操作動線(User Interface Flow),因而在開發系統的時候,就非常一目瞭然了。
以上!所有 BAG D3 的 Models 結束!
從 Scope Models(範圍)、Process Models(流程)、Rule Models(規範)、Data Models(資料)、Interface Models(操作介面),終於可以把我們對整個系統的想法給文件化、說清楚了。
恭喜你含著肝膽一路啃著文字到這裡了,這裡總共介紹了 18組提供 BA 將腦袋內的思緒展現出來的工具,要記得,這些工具是輔助你做事,而不是來找你麻煩的,有這些圖形、表格和模型的幫助,可以更容易將你含辛茹苦分析好的解決方案告訴別人,而不會只是講得滿嘴口沫,然後還被人嫌你講得不清不楚。
另外一個這些工具的好處是,有圖為證!大家有共通的溝通工具和語言,才不會一個講中文,另一個人以為是講英文。
請記得這句話:「工具是人在用,而不是工具在用人。」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快、更好地瞭解 PBA D3 中談論的溝通工具。這篇文章並沒有將 BAG P.90 那張表格中所有的工具都談過一遍,因此如果有人對這些未涵蓋的工具有所疑問的話,歡迎留言給我或想辦法直接找我問(別肉搜我…),這篇文章未涵蓋的工具有:
  1. Organizational Chart (組織圖:跟公司要就有,見 BAG P.40)
  2. Decomposition model (分解模式:見 BAG P.63)
  3. Fishbone diagram (魚骨圖:PMP 講很多,見 BAG P.22)
  4. interrelationship diagram (關聯圖:見 BAG P.23)
  5. SWOT diagram (優劣分析:見 BAG P.19)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尤其是非軟體產業的你)會有幫助囉。

如果這篇文章你想用聽的,可以在這裡找得到: https://www.ears.tw/sounddetails/1747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值得拍拍手,可以拍五下 Like 給我一些鼓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