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二三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在這專欄裡,曾花了三篇短文討論閱讀與寫作的關係(參閱〈閱讀與寫作〉系列1),當中牽涉一些技巧的問題,孩童和青少年需要用年月去慢慢吸收和揣摩。關於閱讀,寫作班的家長都會問我有甚麼辦法提升孩子閱讀的興趣,其實談到興趣,就不是技巧和方法的問題,而是要先領教故事的魅力。
我在小學四年級開始閱讀《水滸傳》,那時學習寫閱讀報告,需要那一本書來閱讀,父親就把一套三冊的《水滸傳》遞給我。我率先把目光停留在最後一百零八位好漢排座的列表上,那些好漢的外號特別吸引我,情形就像今天的大小朋友沉迷《復仇者聯盟》的英雄一樣。然後我把好漢的故事逐一細讀,他們的性格和遭遇就更加使我廢寢忘餐地追看下去。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故事的魅力。中學時就喜歡讀魯迅、老舍的小說,偶爾還會涉獵金庸、倪匡和李碧華的小說。
我相信要引領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故事是當然的首選。寫作班上的孩子十之八九不喜寫作,但全部都愛讀故事。以下就讓我告訴你們幾個關於閱讀的逸事。
已故歷史學者逯耀東教授曾在一個晚上接待一個年輕的小偷。這個小偷曾偷偷進入教授的家中,想看看有甚麼可偷,然而他的家真的家徒四壁,使小偷失望而回。後來小偷用筆名寫過一封幾頁的信給教授,行文流暢,字體秀麗,令教授印象深刻,就是不知是誰寫給他的。小偷在報上讀到教授的文章,決定正式拜訪並道歉。拜訪的時候,小偷再遞給教授一份稿子,請他有空看看,而且歸還在他家偷的《中國近代史》。
教授與小偷一席話後,便送他上火車,票還是教授替他付錢的。
中國著名作家余華曾經跟一個廚師朋友聊天,朋友問他:怎樣成為一個好作家?余華回答:先成為一個好讀者。朋友再問:怎樣成為好讀者?余華回答:第一、讀偉大的作品;第二、要關心作品的優點而不是缺點。作品的缺點跟讀者無關,優點卻可提升讀者的水準。
歷史學家陳寅恪在年少時拜會史學家夏曾佑,老人對他說:你能讀外國書是很不錯的,我只能讀中國書,而且都讀完了,現在已沒書可讀。陳寅恪當時不以為然,年老時卻恍然大悟,因為他發現中國古書不過幾十種,是可以讀完的。
這幾件逸事告訴我們幾樣關於閱讀的事:一、閱讀是一種欲望。缺乏欲望的閱讀,絕對是一件苦差,相反,可以扭轉一個人的命運;二、閱讀需要仔細欣賞,不能如走馬看花,不貪圖讀得多與快,需要挑優質的,慢慢去讀;三、書海浩瀚,但閱讀絕不是以有涯隨無涯的不著邊際的事,書可以讀得完,只有學問是做不完的,不能只花光陰去讀讀讀,更重要的,是從閱讀之中有所得
國學大師饒宗頤說過,他做學問,是甚麼書都讀。這句話可堪玩味,於我而言,隨性地閱讀,不用緊張是否一次過讀完,也不需憂慮從何讀起,只要興之所致,加上好奇心,拿起手邊的報章雜誌,甚至是小冊子,也可從當中的一篇短文、一個笑話、一句雋語,而得著吉光片羽。

  1. 〈閱讀與寫作〉(一)(二)(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183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子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章講話》的首篇,談的是句讀(讀音為「豆」)和段落。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如何去讀,得靠讀者懂得在哪裡停頓。我在大學第一樣學的,就是句讀。
幻想故事的魔力就是來自受眾思考的模式。故事能滿足讀者的心理,使他們感到愉悅之外,還有一種精神層次的滿足感,他們或許從故事中感受到激勵、安慰,也許藉故事的角色得著力量,甚至會想像有一天可像故事中的主角,或成為英雄,或得著能力,或受到別人的肯定與寬容等等。
最近為暑期寫作班的學生製作了一本作品集,裡面收錄的都是他們在班上創作的短故事,算是一種練習的集體成果。再仔細端詳每個故事,發現即使故事的題目相同,出自性格各異的孩子手筆,也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故事,尤其是童話故事,都是啟發人領悟人生中更高層次的媒介。好些評論家和作家,孩如柴斯特頓和C.S. 路易斯都認為童話故事是「精神上的探索」,他們揭露了「由內所觀、所感,或所參悟的人生。」
成人引導孩子閱讀神話、傳說及童話等文學作品,好處不在於使他們熟知故事內容,也不在於教導他們怎樣創作故事,更不在於學習做人的道理,而在於開放一個想像的空間,讓他們樂於投入故事的樂園之中,在想像的世界中與故事角色互動,從而引發潛藏在他們靈魂裡的創作力。
安徒生將揭穿新衣「祕密」的人由原本的非洲人改成一名小孩子,這改動令整個故事的視點由成人轉為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童言無忌常使人捧腹,同時感受到一種當頭棒喝的不快,能營造諷刺(Satire)的效果。
夏丏尊、葉聖陶合著的《文章講話》的首篇,談的是句讀(讀音為「豆」)和段落。古代沒有標點符號,一篇文章如何去讀,得靠讀者懂得在哪裡停頓。我在大學第一樣學的,就是句讀。
幻想故事的魔力就是來自受眾思考的模式。故事能滿足讀者的心理,使他們感到愉悅之外,還有一種精神層次的滿足感,他們或許從故事中感受到激勵、安慰,也許藉故事的角色得著力量,甚至會想像有一天可像故事中的主角,或成為英雄,或得著能力,或受到別人的肯定與寬容等等。
最近為暑期寫作班的學生製作了一本作品集,裡面收錄的都是他們在班上創作的短故事,算是一種練習的集體成果。再仔細端詳每個故事,發現即使故事的題目相同,出自性格各異的孩子手筆,也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故事,尤其是童話故事,都是啟發人領悟人生中更高層次的媒介。好些評論家和作家,孩如柴斯特頓和C.S. 路易斯都認為童話故事是「精神上的探索」,他們揭露了「由內所觀、所感,或所參悟的人生。」
成人引導孩子閱讀神話、傳說及童話等文學作品,好處不在於使他們熟知故事內容,也不在於教導他們怎樣創作故事,更不在於學習做人的道理,而在於開放一個想像的空間,讓他們樂於投入故事的樂園之中,在想像的世界中與故事角色互動,從而引發潛藏在他們靈魂裡的創作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每個故事的開始都一定有一個「為什麼」。 魯夫出海是為了成為海賊王,而我為什麼要多方閱讀呢?
Thumbnail
宋朝文學家黃庭堅:「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便覺面目可憎。」而在「精英都是閱讀控」一書中,作者認為藉由閱讀可以改變人生,是一種突破困境、開拓可能性的好方法。「閱讀的力量:改變生命的旅程」則集結了 12 位因閱讀而突破困境、甚至創造新機會的親身故事。由以上可見,「閱讀」這件看似單純的行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常言道「開卷有益」,許多家長都鼓勵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對此我總是笑而不語。畢竟我當年就是藉此理由偷看許多不合宜的作品。 無可否認,閱讀是良好的活動,也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不過開卷是否有益就真的有待商榷。即使是經典童話故事也埋藏著許多血腥殘忍的橋段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我開始大量閱讀,是從高中時期開始的。那時,我就讀於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並受到國文老師李靜妤的深刻影響。她在高中的第一堂國文課上說了一句話,至今仍然銘記於心: 「高中生要多去書店,了解書店裡有什麼書。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對他遇到問題的詳細解答,你現在或許還沒遇到那些問題,但先去了解哪些問題有哪些答
Thumbnail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每個故事的開始都一定有一個「為什麼」。 魯夫出海是為了成為海賊王,而我為什麼要多方閱讀呢?
Thumbnail
宋朝文學家黃庭堅:「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便覺面目可憎。」而在「精英都是閱讀控」一書中,作者認為藉由閱讀可以改變人生,是一種突破困境、開拓可能性的好方法。「閱讀的力量:改變生命的旅程」則集結了 12 位因閱讀而突破困境、甚至創造新機會的親身故事。由以上可見,「閱讀」這件看似單純的行
Thumbnail
總括評析王度廬「《鶴》《鐵》五部曲」。
Thumbnail
常言道「開卷有益」,許多家長都鼓勵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對此我總是笑而不語。畢竟我當年就是藉此理由偷看許多不合宜的作品。 無可否認,閱讀是良好的活動,也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不過開卷是否有益就真的有待商榷。即使是經典童話故事也埋藏著許多血腥殘忍的橋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