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架構」的困難
雖然我們也可以直接告訴入門學習者去翻書自學就好,但書中多如繁星的專有名詞,卻總是令人昏昏欲睡。
大多數人會很慚愧的說,書根本看不完;更多的人會說,即使看了書也無法理解實際狀況,更別提內化成為知識,幫助設計工作能更上一層樓。
在學習的認知科學上,這是典型的「因為缺乏前置知識,所以無法培養能力」的學習落差問題。
以O’Reilly出版的北極熊書《
資訊架構學》為例:只要查看一下目錄,我們就會發現這門學問在談組織資訊、建立標籤與分類、規劃導覽系統、談論搜尋以及各種中介資料(metadata)的重要性。
我相信你的大腦會很難讀進上面這些文字,因為真的很難懂、離生活經驗也很遠。或者說,每個字分開來我們都能閱讀,但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就很難開口用白話來說清楚。
資訊架構之所以對入門者難以學習,原因在於這是一門綜合技藝;而這門綜合技藝最後的產出,則是一個結合多方因素的合理規劃成果。
因此,要把一個可能要考慮千百種因素或流程的綜合技藝,用文字記錄成書,就不得不去解釋各種資訊問題的處理方法與原理;然而隨著網路技術與文化的演進,這些方法又會持續變動,並不是一們固定的學問。
講得誇張一點,在有些方法被寫下來、等待印成書的時間,說不定技術或網路新創的領域就誕生了更簡便的解決方案、並且被新世代產品納入基本規格之中;以後的人可以根本不需要懂解決方案的原理,拿來就用,只要遵照一些基本規範的限制即可。
舉個例子來說,在隨機碼、會員驗證、防機器人的領域,就有許多類似的開源技術。許多知名的內容管理系統(CMS,如Wordpress)把許多網站資訊架構的常見基本元素都整理好了。
如果有玩過Facebook開放給媒體發佈商使用的「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功能,也會發現其中的HTML5標籤,對於文章的基本資訊架構也有了完善的通用規範。
在本系列文章中,筆者將試著歸納資訊架構的基本觀點,並提出對應的練習、觀察方法;如果你是嘗試學習資訊架構的朋友,歡迎完成練習,並
找我做進一步討論。
資訊架構的基本觀點
以最簡化的方式來說,資訊架構可以分為「使用者」、「資訊系統」、「資訊提供者」三種角色。
身為一個資訊架構的設計師,我們希望:
- 使用者:尋找到想要、需要的資訊,並且加以運用。
- 資訊系統(網站或app):包容資訊的變化、增減、擴充,以維持資訊的品質。
- 資訊提供者:按照希望的服務或商業模式提供資訊,以產生價值。
建議有興趣的入門者,可以嘗試代入這三種角色,並「分類」你所使用的網站或app;看看每個畫面上看到的訊息,應該屬於哪一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