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8|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活動紀實】10/16《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新書分享會

《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作者,成蒂老師,於金融廣場書店分享自己學習薩提爾模式、探索親密關係的心路歷程。
《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作者,成蒂老師,於金融廣場書店分享自己學習薩提爾模式、探索親密關係的心路歷程。
成蒂老師在分享自己的新書《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前,先話說從頭。維琴妮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是當代很重要的家族治療師,而薩提爾模式在華人社會裡蓬勃發展,其重視人與人的溝通、連結,把每一個人都是為獨立的個體,也是與他人分離的。因此有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先把自己做好,能夠獨立、完整、可以做自己之後,才有能力與另一個完整的人建立關係,並且找到兩人滿意且舒服開心的親密關係。
而自己的新書《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會這麼厚實,其實有兩個重點。第一,對非專業者而言,如果對自己或別人的親密關係有興趣深入了解,想要幫助自己或別人,真正找到自己內在的力量,學習做一個好的伴侶,可以從中看到很多資源。讓人們無論從「我跟你」或「你跟我」,都能好好走向「成為我們」的關係。第二,對專業者而言,成蒂老師從 1991年開始與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學習,與她亦師亦友的關係近30年,深切學習到一個治療師如何運用自我;而約翰.貝曼(John Banmen)也帶來很多的養分。因此,雖然她身為一個薩提爾模式治療師,但更重要的是「我也是一個人,我是用我『成蒂』這個身分,與來訪者相遇」。從葛莫利的身體力行教導,讓人理解「每個人最珍貴的是自己」,如何探索自己,很自在、有信心地做一個有力量的自己,才可以真正的接收愛,同時也愛別人。這本書的誕生,成蒂老師感謝在與每位老師心傳心、手把手之間,在與每位來訪者與工作坊學員間,在出版社與讀者之間,讓這些經驗轉換成文字。
成蒂老師除了鼓勵現場讀者提問,也接受讀者在便條紙上寫下問題,逐一回覆。
而學習薩提爾模式的過程中,成蒂老師說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了。1983年訂婚,當時薩提爾女士來台授課,只是自己戴上粉紅眼鏡看待自己的親密關係,一心想著自己的先生會騎著白馬,帶她脫離可怕的原生家庭,從地獄走向天堂。只記得當時在課堂上問了薩提爾女士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治療師看到一個太太一直罵先生,這種情況怎麼辦?」但薩提爾卻用雕塑,三兩下便解決。這是華人社會的親密關係常有的抱怨,太太覺得先生不會說話、像石頭。當時一位男治療師扮演那位太太的先生,當太太指責他時,就立刻蹲下去,站不起來。詢問感受,才知道是因為承受的壓力太大。當時問到「如果你是他的太太,你會怎麼辦?」可以理解到太太對先生有很多期待,例如早點回家、做家事、陪伴她面對公婆,因此很寂寞、孤單與憤怒。但詢問扮演先生的男治療師:「你的太太做些什麼,你就有力量站起來?」先生回答:「把指責的手放下,不要評判我、指責我。」
然而事隔十多年,本來以為白馬王子會拯救她,遠離原生家庭的傷害和仇恨。但並不知道夫妻之間其實能和平相處,以為都是吵架、打架。等到結婚之後,卻也複製了以往原生家庭吵架、打架等互動模式,好像從一個地獄,跳到另一個地獄。然而在葛莫利來台灣授課時,成蒂老師得到了當頭棒喝:因為自己跟先生壓力下的溝通姿態,居然與提問薩提爾的雕塑畫面是同一個樣,非常震撼;而且在另一區呈現原生家庭學到的溝通姿態,便可看見父母親之間的鬥爭、相互指責,自己也完全學到。才真正的領悟與承認,原來要改變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另一半改變。成蒂老師笑稱,書中90%以上的內容,自己都曾經歷過,跌倒後再重新學習,繼續往前走。年輕的學習者們,應該可以學習的比自己更好。
現場簡短示範雕塑,左方的角色扮演想要自由的伴侶;右方的角色扮演想要控制的伴侶。成蒂老師逐一詢問兩位角色扮演時的感受與體會。
薩提爾模式提供全人、全向觀的藍圖,有很多方法幫助一個人成為完整的個體,也有很多工具協助人與人,特別是伴侶之間,建立我們想要的親密關係。成蒂老師說雖然自己已結婚37年,專業工作也30多年,但明白自己真正知道是「我不知道的,比我知道的多太多了」。伴侶關係,是人與人的關係中最複雜的。兩個沒有血緣、背景完全不同的人,要生活在一起,所有的細節都是問題。雖然自身從心理系畢業,學了很多家庭治療、婚姻治療的理論,但卻自以為夫妻在一起,無論是感受、想法、目標等什麼都要一樣,而且還要照自己的方法完成才是最好。但學了薩提爾模式後,才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永遠無法解決,尤其這些差異所造成的矛盾,都需要與其共存。例如結婚時認為自己是跟王子結婚,但王子結婚後變青蛙;或是自己婚前是公主,結婚變巫婆,最後從王子與公主的婚姻,變成青蛙與巫婆的婚姻。這種差異在開始之前很難想像,不如接受每個人在婚前婚後都會有很大的差異,面對現實。
成蒂老師笑稱,書中90%以上的內容,自己都曾經歷過,跌倒後再重新學習,繼續往前走。年輕的學習者們,應該可以學習的比自己更好。
因為要處理親密關係的差異與矛盾,需要創意,薩提爾模式可以提供一些方法,但如果試了沒有太大的作用,可能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探索。從李維榕老師的分享得知,結構派家族治療大師薩爾瓦多.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曾說,在他漫長的婚姻中,至少有200次想要離婚,也至少有50次想要掐死太太。可見得即便是大師,親密關係的差異與矛盾也仍存在。如果能認清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也允許伴侶成為獨立的個體,可以彼此分享、相愛,也接納彼此的差異與矛盾,說不定彼此便可以繼續往前走。從系統觀的角度來看婚姻關係,也可明白其複雜的程度。例如:男生以往被教導不用學溝通,好好念書,長大賺錢,以後就可以順利結婚。女生卻學習到別人的需要就是是自己的需要;別人過不好,就是因為你做不好。但這些學習,就有文化社會系統的影響,也有從原生家庭中學習的經驗,最後還內化到個人的內在系統中,成為冰山隱喻有待理解的底層因素。各種系統間彼此交織,然而不論男女、女男、男男、女女等各種關係,在華人文化底下,其實都很少學習如何用語言或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婚姻與親密關係裡其實有各種樣貌,成蒂老師希望這本書只是參考閱讀,並不是書中所說的方法,才是唯一對的方法。
然而婚姻與親密關係裡其實有各種樣貌,成蒂老師希望這本書只是參考閱讀,並不是書中所說的方法,才是唯一對的方法。因為每個在關係中的個人,都需要有無比的韌力、復原力,來找到自己與彼此之間適合的方式。此外,若是身為一個治療師在閱讀本書,也千萬要記得運用自己,來接觸每一個來訪者,去了解他們最真實、最需要的目標是什麼。最後用薩提爾的一首詩「我的目標」,與大家在婚姻與伴侶關係這條路上,一起共勉,探詢對自己與彼此,最自在與舒服的親密關係。
我的目標 我想要愛你,而不抓緊你; 欣賞你,而不評斷你; 參與你,而不侵犯你; 邀請你,而不強求你; 離開你,而不覺歉疚; 批評你,而不責備你; 並且幫助你,而不侮辱你。 如果,我也能由你那裡獲得相同的對待, 那麼,我們就可以真誠的相會, 而且滋潤彼此。            ——薩提爾
【主題閱讀】
《我們之間:薩提爾模式婚姻伴侶治療》 The Practice of the Satir Model in Couple Therapy 作者:成蒂 書系:Master 066 出版日期:2019 年 09 月 17 日 ISBN:9789863571582
【延伸資料】 [閱讀時光印記]溝通與連結──你、我、和我們之間 時間│10/30(三)20:00-21:30 地點│誠品書店敦南店2F藝術書區閱讀桌 主講│成 蒂(《我們之間》作者、薩提爾模式專業認證的婚姻家庭治療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679760468714718/ 《鱷魚愛上長頸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dc0TuAVWg 《心靈的淬鍊:薩提爾家庭重塑的藝術》 http://www.lppc.com.tw/ch60/CH2/2818/MD/MD0000002818001841.htm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