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作家座談筆記(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部分題綱主要在說課題分離,岸見老師希望親子間能夠明確劃分出界線,身為子女的應該告訴父母「我的人生請讓我自己決定。」說這句話的同時也必須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起責任,也不要總是去想,別人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
古賀史健老師則就職場上的課題分離認為「對話」「溝通」的重要性,而溝通對話必須來自於有共同概念的基礎。
接下來開始提到為什麼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我想起了當天講座時岸見一郎老師拿著麥克風的手抖得很厲害,他表示他很緊張,然後他的第一句話是:其實他也好害怕被討厭。
語畢大家哄堂大笑。
岸見老師認為因為我們太害怕被討厭了,也是因著這份害怕,我們得歷練自己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不是不害怕被討厭,而是和這個害怕被討厭對話與相處,當時我的感受是正如同他不否認他的緊張,而是很真誠面對自己的緊張。
因為我們太害怕被討厭,因為跟群體的連結關係到我們生存的安全感,在人際關係的維持與群體規範下,個體該怎麼做才不會經歷被排除的痛苦。人會因為害怕被排除而遠離團體,但岸見老師說仍是鼓勵我們應該要走回群體中,因為團體仍會是人幸福來源,試著融入我們因為加入後而題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才有機會改變團體。
尤其後加入 團體的人,在適應上更較不容易,也要需要費力,他建議如果到了一個新的團體沒有被邀情,就多一些融入表達自己的意願。
人際問題是所有問題的煩惱起源,進入人際中必然會受傷,但幸福的喜悅也是來自於人際關係,如果因為害怕而不進入人際關係則會非常可惜。
但我們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若只想著配合與迎合別人,會因為想說的沒說,沒做想做的,便對自己失去自信,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在團體中還是得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與意思。
岸見老師認為要如何「覺得自己有價值」,這件事的想法會是問題的關鍵。
人際關係充滿的問題與不安是因為你沒有價值感,因為沒有可以自我肯定的價值 所以才必須仰賴外在的認同。
稍做整理一下,岸見老師認為人的幸福的確來是人際關係,不要因為不害怕而不進入也不能因為害怕而不說出自己的想法,事實上當我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時也是有機會去改變團體的,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被討厭的勇氣,這份勇氣就是即使害怕仍走入團體,即使害怕仍願意講出自己的想法,那樣的勇氣應該就是願意嘗試與承擔。
那如何與這份害怕相處,岸見老師認為關鍵在於自我價值的定義,他也就自我價值做了一些說明,待下次再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2內容數
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好好的陪伴自己重新長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s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7/5/20 這次的座談是就三個題綱來討論 第一個題綱是人際分離的課題 先由岸見一郎回答, 接著由古賀史見回答,再由絢慧老師做小結。 岸見一郎以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例 小時候的岸見想去同學家,問媽媽"可不可以" 媽媽表示"你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這是岸見第一次感覺到課題分離 而究竟為何要問可不可以
這兩三年經歷非常重大的事件,婆婆生了重病、爺爺過世、陪先生走過罹癌的治療,伴隨十四年的老狗離世、流產…….一直到離職和職場冷暴力的後續震盪,有一種被打趴在地,走到谷底的感覺。 過往,人生太順遂,所有的挫折可以用很阿Q的方式去詮釋,我的作法、價值觀、信念都不太需要大幅度的調整,在這些重大失落以前,我處
我一直在想,離職後的平靜與閒暇感消失的無影無蹤,想斷捨離的職場不開心,為何轉變為一種不肯放下的前男友魂。 11月時,舊同事來約了自己吃飯,當時還以為是溫情的關心,結果一頓飯局聽著她炫耀著自己是麼多幸運,老天對她多好,並且批評指教了我一番,那場飯局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的確從她沾沾自喜的臉
離開職場的生活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困難,因為是「逃離」了某種狀況而離開,在這閒散的時光中,會有一種不甘心,常常思考著「為什麼是我走?」也或者「那些讓我離開的人為什麼還可以過得這麼好?」 當這些負面悲傷的情緒襲上來時,我無法與自己同在,無法支持自己過去的決定,甚至會有一種如果能躲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麻木自己
         第二個月的焦慮真是難以抗拒,在無所事事中產生對自己很大的懷疑,甚至連休息都不懂。在這些起起伏伏的情緒中,感覺到挫敗,甚至不知道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感覺到好一點,原來對於「照顧自己」是那
         當進入到離職第二個月,沒有離職第一個月擁有多出來的時間的驚喜,一切開始出現規則和習慣的時候,惶恐與焦慮開始隨之而來。過往塞爆的日子裡,工作上的「完成」還是會帶來某些成就感,但在家務的
2017/5/20 這次的座談是就三個題綱來討論 第一個題綱是人際分離的課題 先由岸見一郎回答, 接著由古賀史見回答,再由絢慧老師做小結。 岸見一郎以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例 小時候的岸見想去同學家,問媽媽"可不可以" 媽媽表示"你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這是岸見第一次感覺到課題分離 而究竟為何要問可不可以
這兩三年經歷非常重大的事件,婆婆生了重病、爺爺過世、陪先生走過罹癌的治療,伴隨十四年的老狗離世、流產…….一直到離職和職場冷暴力的後續震盪,有一種被打趴在地,走到谷底的感覺。 過往,人生太順遂,所有的挫折可以用很阿Q的方式去詮釋,我的作法、價值觀、信念都不太需要大幅度的調整,在這些重大失落以前,我處
我一直在想,離職後的平靜與閒暇感消失的無影無蹤,想斷捨離的職場不開心,為何轉變為一種不肯放下的前男友魂。 11月時,舊同事來約了自己吃飯,當時還以為是溫情的關心,結果一頓飯局聽著她炫耀著自己是麼多幸運,老天對她多好,並且批評指教了我一番,那場飯局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的確從她沾沾自喜的臉
離開職場的生活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困難,因為是「逃離」了某種狀況而離開,在這閒散的時光中,會有一種不甘心,常常思考著「為什麼是我走?」也或者「那些讓我離開的人為什麼還可以過得這麼好?」 當這些負面悲傷的情緒襲上來時,我無法與自己同在,無法支持自己過去的決定,甚至會有一種如果能躲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麻木自己
         第二個月的焦慮真是難以抗拒,在無所事事中產生對自己很大的懷疑,甚至連休息都不懂。在這些起起伏伏的情緒中,感覺到挫敗,甚至不知道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感覺到好一點,原來對於「照顧自己」是那
         當進入到離職第二個月,沒有離職第一個月擁有多出來的時間的驚喜,一切開始出現規則和習慣的時候,惶恐與焦慮開始隨之而來。過往塞爆的日子裡,工作上的「完成」還是會帶來某些成就感,但在家務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言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是這世上最難的課題...有多少人因為"人際關係"而陷入憂鬱的泥沼,讓人困擾不已。此時有本書能給你擺脫這泥沼的機會,你願不願意嘗試呢? 購買這本書的原因 因為本人就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做事經常綁手綁腳,擔心東,介意西,因此錯失很多進步或改變自己的機會,真的很想擺脫”不自
Thumbnail
「雖然我們在意識裡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味得不到擔保的委身,是把自己完全地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愛是一種信仰行為,信心少的人愛也少。」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前言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是這世上最難的課題...有多少人因為"人際關係"而陷入憂鬱的泥沼,讓人困擾不已。此時有本書能給你擺脫這泥沼的機會,你願不願意嘗試呢? 購買這本書的原因 因為本人就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做事經常綁手綁腳,擔心東,介意西,因此錯失很多進步或改變自己的機會,真的很想擺脫”不自
Thumbnail
「雖然我們在意識裡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味得不到擔保的委身,是把自己完全地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愛是一種信仰行為,信心少的人愛也少。」
Thumbnail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有關於岸見一郎的背景,大家可以翻看上一篇的閱讀筆記,筆者在此就不再重複了。簡單來說,岸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