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Day05> 11/22(五) 天氣陰雨

    1.今天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什麼書/畫/音樂/視頻?

    亞馬遜的十四大領導力原則
    • 是否對顧客執著 Customer Obsession
    • 是否有主人意識 Ownership
    • 發明並簡化 Invent and Simplify
    • 領導者必須準確且正確 Are Right, A Lot
    • 是否常保好奇心 Learn and Be Curious
    • 選出最頂尖的人才並確實培訓 Hire and Develop the Best
    • 追求高標準 Insist on the Highest Standards
    • 把眼光放遠 Think Big
    • 快速判斷並實行 Bias for Action
    • 節儉 Frugality
    • 建立信賴關係 Earn Trust
    • 深入了解 Dive Deep
    • 可以反對但必須有貢獻 Have Backbone; Disagree and Commit
    • 是否有成效 Deliver Results

    敏捷開發流程(Agile Process)
    • 公平地決定每個人要負責的工作,並使以小組為單位的生產率提升至最高。敏捷式軟體開發是漸進式開發流程的統稱,與舊有的瀑布式開發(Waterfall)不同。瀑布式開發主要是用在硬體產品,但敏捷式軟體開發是專門用來開發軟體,速度快且非常靈活。其中Scrum和Kanban都是被廣泛使用的敏捷式軟體開發武功。瀑布式軟體開發是將整個過程大致劃分之後依階段進行;但敏捷式軟體開發僅以短短的兩週為循環,反覆進行企劃、開發、測試與發布。
    • 「Scrum」原本是英式橄欖球的用語,指的是選手們圍繞橄欖球的「爭球」動作。橄欖球跟一般的足球不同,會以短而流暢的節奏,分階段向對方的球門線進攻,直到球觸地為止,而這個分階段的短距離衝刺又被稱為「Sprint」。在每個Sprint之間,比賽會暫停,讓選手們來討論比賽狀況和戰略,決定下一個Scrum要採用的隊形並分派各自的角色。當這個模式被套用到軟體開發時,我們就稱其為Scrum流程,是敏捷是軟體開發中最常用到的方法論。因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所以也能被套用在一般專案管理上。
    • 走在亞馬遜的走廊上,經常可以見到貼滿便利貼的牆面,我們會在這個被稱為「Scrum Board」的牆面上標示出每一個Scrum專案的進行狀況。便利貼大致上可分為四類:「待辦」(To Do)、「進行中」(In Progress)、「測試中」(QA)、「完成」(Done),同時還會在便利貼寫上一名開發者一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量。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我們會按照固定的循環進行工作,而是循環開始第一天的短跑(Sprint)計畫會議上,則會決定工作內容。之後每天早上開發者們都會聚集在Scrum牆前面,說明自己昨天完成的工作,並選擇一項自己今天要負責的新工作。兩週的「短跑」循環結束之後,我們會在第二個星期五的下午向主管報告工作成果,並開會討論有哪些地方執得改善,最後結束這個兩週流程。到了下星期一我們又會開始新的Sprint專案,並且無限反覆這個兩週循環。
    • Scrum的存在與否,最大的差別就是有沒有「負責人」。以前的專案管理模式,都是由一個開發者負責一個部分來進行,如果用裝潢來打個比方,就是一個人負責廁所、一個人負責廚房。 在引進Scrum流程之後,小組開始需要新的演算法,所以決定整個「砍掉重練」,不續用之前所寫的。跟之前自己一個人負責演算法的時期不同,如今所有開發者都必須依照Sprint進程,參與每兩週為一個循環的演算法編寫會議,就像好幾個工人一起堆磚砌瓦,最後建成一棟大樓一樣。組員們因此對演算法有了比較透徹的了解,工作的績效也得以提升。當問題發生時,不會因為對特定員工的過度依賴而手足無措,也不會有人以自己不夠專業為藉口而不幫忙,處理工作變得非常透明又有效率。 開發者們不再是「孤軍奮鬥滾大便的甲蟲」,而是「一起努力奮鬥的小螞蟻」。組員們開始為同一個工作目標努力,就像一群螞蟻一起搬運一片葉子往前爬一樣。不見得每一隻螞蟻的力氣都一樣大,同樣的道理,不見得每一個開發者的能力和熟練度都在同一個水平上。但即便如此,Scrum還是會將整個團隊的生產效率最大化。
    • 在美國,人們習慣用公車指數(bus factor)或樂透指數(lottery factor)評斷特定資訊對一個人的依賴程度有多高,這個指數也可以用來說明,當組員離開公司時,會對團隊工作產生多大的影響。以前會用一個人被公車或卡車撞到後無法動彈的情形來比喻事情的嚴重性,不過大概是覺得「被車撞」這個比喻太殘忍,後來人們用「中樂透」來取代前者,所以又稱之為「樂透指數」。指數越高代表資訊共享度越高,當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時,也不致於造成工作停擺;反之,指數低就意味著當一名專業人員離開時,就會讓工作卡關。
    • 我們不妨假設,在同一個時間裡,熟練的開發者老鳥(rockstar)能完成十五份工作,而開發者菜鳥(newbie)只能完成五份工作。如果同時各指派給他們十份工作,老鳥會白白浪費掉能多完成五份工作的生產力,而菜鳥只能完成目標值一半的工作量。在此情況下,兩者最終完成的工作量合計是十五份。但如果採用Scrum流程,老鳥能做到十五份,菜鳥能做到五份,兩者加總為二十份,效率高於原本的工作方式。
    • Scrum只講究如何將團隊的工作效率最大化,不會去一一檢視個人的工作量為多少(工作效率高的老鳥自然就能快速升遷)。就像上述的「洗碗輪值表」(在冰箱前貼上一張紙,只要今天是自己洗碗,就在紙上寫下日期和名字)一樣,效率的高低只要一張表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當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對團隊的貢獻率是多是少,自然能形成員工之間相互競爭、提高效率的工作結構了。

    圖解
    基本上都是由簡單的圖形和箭頭組成。我會在一張紙上用圖畫的方式呈現出特定概念與其他內容之間的關係,遇到不懂的部分,就用空格或問號標示出來,然後到處問人,盡量把空格填滿。若是憑空向對方提問,要讓對方理解我的問題其實並不容易,但開始利用圖解之後,問與答都變得非常有效率。之後每當要問問題時,我都會習慣在紙上先畫出我理解的部分再去提問,而不是兩手空空毫無準備地去貿然請教。我還參考了西村克己的《圖解思考整理術》的腦力激盪圖與統一建模語言(Universal Modeling Language,簡稱UML)等相關書籍,漸漸地我的圖解整理也變得越來越上手。
    只要用圖解或圖標等方式將複雜的內容視覺化,就能夠大大提升學習與傳遞資訊的效率。完成一張圖解需要對知識的徹底了解,所以在完成圖解的過程中,會清楚發現自己還有哪些部分一知半解。「必敗讀書法」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懂裝懂」。而畫圖解是能幫自己「解鎖」一個又一個未知謎題的好方法。
    「視覺化」是正確傳達資訊的必備要素。因為我們的大腦在儲存資訊的時候,是以圖像而不是文字的方式儲存,視覺化資訊不需要言語說明也能快速傳遞資訊,還能避免因不當的言語表達而引發不必要的誤會。就好像當目擊者在指認嫌疑人的時候,用話語說明和用照片指認完全是兩回事。話語和文字重視情感的傳遞,所以即便是同樣的意思,也會用很多不同的單字去豐富語境。但這種單字替換在很多時候與傳遞資訊的目的是不相符的。相反地,在圖解的世界裡,因為要準確傳達意思,會盡量使用固定的單字、符號和萬國通用的「數字」。不需要懂「大概」這個單字的五十種表達方式,只要一個簡單的「~」就能解決一切。

    便利貼待辦事項
    人們好像都太習慣於有邏輯且可說明的左腦解決方式,但其實「整理」和「決定待辦事項的順序」都是非常主觀的。而我們的直覺和情感,就是決定順序的最好標準。
    1. 如上所述,依照浮現在腦海中的順序,一一寫下自己今天可以完成的事,如果這時想起了幾天後的待辦事項,則會立即儲存在手機的備忘提醒當中。不過這裡有一點很重要,要適時從腦海中「刪除」已經寫下來的事。在寫待辦事項的時候,抬起頭會看見貼在書桌前方的五大目標。這五大目標是我在新年的時候寫下的年度目標,需要的時候會稍微進行調整。這五大目標的存在,是為了不讓自己在完成每天任務的過程中失去了重要的人生方向。而且在列出五大目標的時候,我用的是跟亞馬遜一樣的「可計算」原則,也就是將每個目標都數字化。比方說像是「健康」這個比較抽象的目標,我會改用目標體重和體脂肪去表述。依照這個大方向,今天要做的事情可能會有「午餐吃沙拉」「三分鐘平板核心」等等。所以我的便利貼上就會同時出現「緊急的」待辦事項,以及跟「年度目標」有關的待辦事項。
    2. 把複雜的思緒整理成一張簡單的便條,前前後後只花了一分鐘的時間,但卻能讓心情變得極為平靜。在這裡還有另一個小秘訣想分享給大家。我會在每個待辦事項前面畫上一個小框框,完成了就打勾。這樣一來更能激發我想完成任務的動力。還會在今天必辦事項前面打上星號,代表即使天塌下來也一定要完成!但越重要的事越不想開工其實也是人之常情,這個時候我另有他法,就是在清單裡加上一兩件「更」不想做的事。比方說如果在清單裡加上「整理倉庫」的話,就會瞬間發現剛剛那件麻煩事變得平易近人。就像很多人在逃避唸書的時候,選擇起身打掃家裡一樣。這可是史丹佛大學約翰・佩里教授用心理學原理證明出來的好方法。
    3. 便利貼清單完成之後,我會選擇貼在電腦螢幕旁邊或是容易看見的地方。這樣一來今天的目標(Objectives)就會變得明確,一天的短跑衝刺Sprint(Scrum的週期)也就這樣開始了。目標是先依序處理掉待辦事項及其造成的不確定性(entropy);回報是解決待辦事項所產生的成果、成就感以及神清氣爽的好心情。處理掉待辦清單上畫星號的事項,今天基本上就算過關,如果把清單上的所有事情全都KO(Knock out,指「擊敗」或「工作完成」)的話就是一百分了。沒做完的事情延到隔天也無妨,但別忘了要按照Scrum流程的原則,去思考為什麼事情做不完,並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即使完成的事情微不足道也沒關係,至少我們能從完成工作的過程中,去獲得每天一點點的成就感,這樣就更有動力堅持下去。就這樣,每天早上我會先花短短的一分鐘去計劃自己的待辦事項,剩下的時間就能去思考「如何專注」而不是「該從哪做起」,這樣一來不僅壓力少了,工作效率也跟著變高了。

    記錄對話工作法
    1. 首先,我會先新增一個空白文件,新增文件時會用固定的格式為文件命名,之後搜尋起來就會省事不少,習慣把文件儲存在雲端上。
    2. 新增好文件之後,我會在最上方寫下一行「目標」,接著換到下一行寫四到六個需要實施的具體步驟。寫好目標和步驟,等同於在導航系統上輸入好目的地。
    3. 之後,我的工作方式就是按著步驟進行自問自答不斷反覆的過程(當然有時因工作的不同特性,可能會用指令或行動來代替回答)。不過重點是每次只能拋出一個小問題或單純的指令,並專注於尋找解決方案。因為當問題一多,我們的腦袋就會變得複雜,壓力也會跟著變大。即使是像「接下來該做什麼呢?」之類的蠢問題也無所謂,反正是丟給自己的問題,想問什麼就問什麼,然後去尋找答案就對了。接著我會把自己這樣一問一答的對話依序記錄下來。

    透過培養習慣和自我意識,訓練自己的「短暫專注力」
    游泳選手們為了這短短幾十公尺的距離,在連續幾年的訓練過程中讓自己在下水前聽相同的音樂,讓身體習慣於這種專注的感覺。所以其實這已經由科學證明,當我們反覆進行相同的動作,就能讓自己進入專注的狀態。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採取相同的做法,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培養出幫自己專注的習慣。
    1. 就我而言,畢竟我是個便利貼愛好者,習慣抽出一張便利貼然後明確地寫下目標,並在一旁寫下十五分鐘後的時間。這時我的心裡就會大概有個底,知道自己在這十五分鐘內完成哪些事。有時候還會把散步或是咖啡寫進便利貼,當作是給自己的小小獎勵。寫好之後我會把便利貼貼在醒目的地方,接著把十五分鐘的沙漏倒過來開始計時。因為這麼做能讓我非常專注,不過有時一不小心就會超過十五分鐘,所以我會避免使用會發出鬧鈴聲的計時器。
    2. 寫下工作目標與預計完成時間後,就要讓身體的感覺從原本的妨礙因素轉變成集中因素。首先必須去除所有可能進入視線的不必要物品。我把所有可能妨礙工作的手機聊天App、社交媒體通知等全部關掉,連電子信箱的通知也會被我關起來。螢幕上只留跟工作有關的畫面,書桌上礙眼的東西也盡量全部清掉。
    3. 最後是我自己很推薦的嗅覺刺激。我很喜歡像是檸檬等微酸的柑橘香味,所以也慢慢開始使用柑橘香氣來紓解工作的壓力。在一根手指大的聞香棒滴幾滴精油後靠近鼻尖輕聞,就能在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享受香氣帶來的紓解感。後來某次聽說莫札特一手捧著壓碎的橘子聞香一邊作曲的小故事,頓時一種找到知己的狂喜油然而生。不過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一邊吃東西一邊工作,不僅會妨礙工作也有礙健康,所以除了茶之外,其他食物我都會盡量避免。

    • 有時候動力這件事,並不是非得某個人用某種方式說了些什麼才能產生,真正的動力其實是來自我們的內心。當我懂得把眼光放遠,不把自己侷限在公司這個框架裡面,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在亞馬遜打拼的每一個瞬間,都是為了遇見未來更好的自己。
    • 實戰和公司都是如此,不管一個人再怎麼有實力、意志再怎麼堅定,都可能會有撐不下去的一天。「傻瓜人見人愛」「公司是人生的過程而不是人生的終點」「一天比一天更進步」——這三種心態提升了我對公司壓力以及負面想法的免疫力,讓我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
    • 「我曾想像六十歲的自己,想像自己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回顧自己的一生。而這個『後悔最小化框架』的目的,就是把後悔最小化,讓我能在將來回首人生的時候,不感到懊悔。當初我就是因為相信網路即將打開新時代,而不顧一切地去挑戰,即便可能面臨失敗,但我知道自己不會後悔。因為我知道如果現在不去嘗試,將來一定會活在後悔的深淵。」 不過後來我細想之後發現,貝佐斯的這番諄諄教誨,並不完全適用於亞馬遜。的確,亞馬遜是一間很棒的公司,但對於只是其中一個小小職員的我來說,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像是象棋棋盤上的馬。雖然從一開始的小卒上升到砲或車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到頭來我們依然只是接受指令行事的棋子。在伴隨亞馬遜成長的過程中,我學到如何成為一名頂尖棋手。但如果要把這些所學套用在人生當中,我就必須成為真正的棋手,而不是甘做一個小小的馬,也就是說,我必須要擁有真正的決策權。
    • 有了柵欄雖然能確保生命安全,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一點什麼。也許是再次成長的可能性,又或者是對於生活的熱情。在草原上,下一秒可能就會成為其他動物眼中的獵物;在動物園裡,既安全又不用擔心下一餐的溫飽。但究竟哪一種動物才能享受真正的快樂?我的內心深處用力呼喊著答案,但現實的畏懼與懶散卻讓我不敢出聲。 離開野生動物園抵達一片荒涼的草原時,我默默地下定了決心。我要跳脫舒適圈,不能讓自己一輩子就這樣活在安逸之中。這不只是聽了貝佐斯的「後悔最小化框架」之後的決定,也是血液中的亞馬遜DNA傳遞出來的訊息。不過當然不是說走就走,我必須做好十足的準備,才能在離開亞馬遜之後獨當一面。很明顯地,亞馬遜教我的生存方式與成長原理已經逐漸在我的生命中落地生根。
    • 能夠讓我真的感到快樂的,其實並不是成就感,而是「秩序」。也就是當所有的事情照著計劃進行,我就會覺得快樂。我的快樂經常因為窗外的刺耳警笛,或是不小心滴到衣服的泡菜湯而瞬間歸零。應該沒人會喜歡好端端的一道菜被放在髒兮兮的盤子上,或是一入住飯店發現房間亂七八糟沒整理吧?所以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小秩序」。
    • 「我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這麼久以來一直回答不出個所以然,我想最大的問題出於「焦距」。當我把焦距拉遠,用俯瞰的角度去觀察自己的世界,過去很多未曾映入眼簾的細節開始一一出現,我這才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就像一間乾淨的房子裡所有的東西都物歸原位一樣,我也有我該去的地方、該做的事情。而我有責任去到該去的地方、做自己該做的事,如此一來我的世界才會井然有序。 在一次元空間裡,我們可以輕易地區分出誰輸誰贏。但如果我們多加起條軸線,讓一次元變成多次元的話,每個點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存在價值,一切是如此和諧無比。我該去實踐的,並不是在一條別人畫好的一次元線上跟其他人爭輸贏,而是默默地把「非我不可的事情」做到最好,並與他人分享成功的果實。就像愛因斯坦曾說過的:「不要試圖去做一個成功的人,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於是我漸漸開始相信,我也有屬於自己的價值。
    • 「你必須工作,才跟得上大地的腳步,才能感受大地的靈魂。因為懶惰會讓你成為歲月裡的陌生人。讓你從生命中脫隊,眼看著那莊嚴的隊伍不卑不亢地延伸至無限。工作的時候,你是一支蘆笛,把時光的輕聲細語變成優美音符。當天地萬物齊聲合唱,你們有誰甘願當一支沈默無聲的蘆葦?」
    • 要不要參考其他人的「心得分享」去規劃自己的人生,終究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不要用別人的標準去判斷自己是不是走在對的路上,要懂得去體悟出屬於自己的秩序、做出自己的決定,才能結出最甜美的果實。
    • 我們都知道,若想獲得一顆閃亮的珍珠,必須要經過無數的試煉與堅持。人生有太多艱難的任務擺在眼前必須去完成,容不得我們問一句為什麼。但到最後,這些點滴終將化成代表著「我」的一顆顆耀眼珍珠。當「以後該做什麼?」這個問題再次浮現腦海時,請停下腳步,打開口袋看看我們所擁有的珍珠,靜下心來判斷我們所處的情況,謹慎地思考接下來應該往哪走。
    • 能告訴我怎麼「做自己」的不是別人,正是「過去的自己」。
    • 亞馬遜的成功與成長絕不是偶然。它堅守原則、看清本質、活用時間、不怕失敗、絕不浪費、勇於挑戰不質疑、不間斷地創新。這些成長原理訴說的並不是亞馬遜的成果,而是代表著亞馬遜一路走來的過程,是亞馬遜為我上的寶貴一課。
    • 網路和亞馬遜等創新企業為這個時代帶來的變化,讓我們不再被工作綁住、也讓工作時間變得更有彈性。原本的生產與零售企業正在慢慢萎縮,未來主導市場的將會是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平台企業。
    • 如果說,過去我們是用土地、資本和工廠等生產條件,將人類分成資本家與勞動者,未來這個標準將會完全被顛覆。未來我們能夠更天馬行空地想像,並去判斷其他人的真正需求是什麼。能不能連接起有效的資源,並不斷地實現創新以滿足這些需求,才是未來的新標準。
    • 「你為什麼想進亞馬遜工作?」 「因為這樣我們兩邊才能雙贏。」 亞馬遜給我一份工作崗位並支付我薪水,讓我累積起創業的基礎,還用實際行動與成果,教我花錢也買不到的寶貴創業課。
    • 不要一味地去跟他人比較,要懂得找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並運用成長的不變定律去創造出這個世界需要的東西,這是亞馬遜教我的。我們做出來的東西雖然是新的,但運用的道理從古至今從未改變。亞馬遜創造出來的並不是什麼新法則、新定律,它只是比誰都還早看透真理並加以實踐。
    • 亞馬遜這顆始終永遠活在網路時代第一天的「Day1精神」小種籽,在「以客(他人)為本」「節約精神」「老實度」「追尋本質」「把眼光放遠」「吃自家的狗糧」「行動主義」「透過失敗創新」「無止盡追求高效」這些原則之上,一點一點地長成了一棵大樹,又或者說,一片森林。

    亞馬遜教我的7個職場&生活的成功原則
    1. 執著於「創造價值」而非創造成功;執著於事物的「本質」而非表面。 2. 把時間變成自己的,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3. 想創新,得先營造允許失敗的環境。 4. 若非一出手就定生死,請立刻決定並付諸行動。 5. 成長並非偶然,而是良性循環帶來的結果。 6. 別只知道去做「別人要我做的事」,要懂得找到「非我不可的事」。 7. 透過時代的創新帶來的持續簡化與自動化,能賦予人們(去實現更重要價值的)自由。
    每一場冒險都始於安全地帶。 (Every adventure starts from the safe ground.)
    摘錄自《跟貝佐斯學創業:我在Amazon 12年學到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創業課》

    2.今天讓我幸福/感動/痛苦/恐懼的人/事/物是什麼?

    今天跟老朋友去吃紅蟳薑母鴨,聽說這家店至少要兩週前訂位,拖老朋友一直想吃這家店的福,在涼爽的天氣吃上熱騰騰的料理,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紅蟳薑母鴨
    紅蟳薑母鴨

    3.如果用一個句子描述今天的我會是什麼?

    看完一本好書,吃了一頓大餐,收穫飽滿,重新審視 未來的職涯定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