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做科普?先學會見人說人話!

「我想用個故事好好說明」,那位觀眾在QA時間對著台上講者這樣說。
他舉了耳熟能詳的故事:生產線出現包裝良率低的問題,老闆要工程師想辦法排除掉「沒有裝到產品的空盒」,工程師用了各種方法研究,最終提出添購昂貴的X光機來掃描產品;然而,一位基層員工發現沒裝到產品的紙盒容易被工廠的風扇吹跑,提議購買幾個大風扇對著生產線末端的紙盒吹,沒裝到產品的紙盒很簡易的就被找出來了......
這發生在前幾天我參與的一場科普沙龍上,那位觀眾很憤慨地表達講者將問題複雜化,一般民眾根本就聽不懂,然後就快速離席了。主持人與講者先尷尬了一下,最後說道,這些沙龍活動的舉辦目的本來就是希望能跟大眾有更多的互動,讓學術知識能在這個平台中有更多的激盪…...

一場沙龍,發生了什麼事?
若仔細去檢視雙方說出來的話,觀眾的感受是真實的,主持人所提出的寄望也是真心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身為一位重視科普的教育者、也是當天活動的觀眾之一,我想單從講者的部分去提出建言。
還記得我在整場活動中做的筆記裡寫下了一句很有感觸的話:「這些教授有在對話嗎?還是我的層次太低感受不出來?」剛好與這位觀眾的想法不謀而合,可見事實的確是:這場沙龍沒有達到科普的效果。
回顧在活動過程中,除了台上講者分享自己對該主題的看法外,後續的QA時間,台下幾位教授也主動針對相同議題提出回饋。但有趣的是,他們雖然口頭上說這這些內容是同時要給觀眾聽的,但內容中參雜了非常多的專有名詞,到頭來,還是沒有一句聽得很明白;除此之外,全神貫注聆聽教授們之間的「對話」,會覺得他們好像分別在講不同的事,而非想要承接前一位發言者講的內容,再去作延伸,所以實際上的對話只是「看著對方自說自話」。
就這樣,這場活動從科普的沙龍,轉變成一場沒有交流的學術研討會。這些教授等級的人在QA時間各別分享完自己的觀點後,主持人詢問台下還有沒有聽眾想提問的,試問,一般觀眾心中有何看法?
「我的問題好像太簡單了」、「我這樣提問會不會被認為很笨、沒先做功課」......肯定會有諸如此類的想法出現;而正當有一位觀眾鼓起勇氣表達了他對活動的看法時,主持人僅強調「這就是他們想做沙龍的原因,想要跟民眾有更多激盪」,這樣不是只是各說各話,沒有真正聆聽觀眾想法、同理觀眾感受嗎?

科普不只是理念,還需要方法
現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意識到自己與民眾互動溝通的重要性,許多類似的科普活動陸續開展。但實際參加時會發現,不是該場活動人數稀少、就是活動中幾乎是圈內人;而那些對某議題感興趣的「學術初心者」,可能大多僅參加一次活動就不再參與,使得活動始終很難擴大影響力,而繼續淪為學術人士之間的小小取暖地。
「科普」不只是心裡想著、嘴上說說,還必須有實際的執行策略。我們或可從近年流行的「黃金圈理論」來做比喻。
黃金圈指的是一件事要被執行時,需要考量Why、How、What三個層次。Why指的是「你為何要做」、How指的是「你要如何做」、What則是「你要呈現什麼」。一般來說,What是最先能被確定的,那就是你要呈現的內容,以科普來說,就是你要分享的知識是什麼。
坊間活動想做的「科普」一事,可以歸類在Why,也就是他們都希望將知識普及化傳達給大眾。反而活動籌備者最常忽略的就是How—你到底要怎麼呈現知識內容?
以這場科普沙龍來說,雖然主辦人有著想與大眾接觸的心,但是卻沒有真正站在觀眾角度思考「他們需要什麼」、「我們擁有的這些知識要如何呈現才能與觀眾產生連結」。只是單純覺得這些知識很重要、很值得與大家分享,因而用了「自己覺得」最好的呈現方式來辦活動,忽略了對於沒有概念的民眾來說,他們需要更多的學習鷹架來消化活動中的內容。
在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有說過,科普的「對象」其實也有層次之分。針對不同層次的觀眾進行活動時,也會有不同的策略。但最重要的前置作業是:你要學習站在對象的角度思考「他會如何學習知識」、思考「我是否需要用更多比喻、或是設計一些活動讓對方更容易理解」等等。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不是思考我如何說,而是思考對方如何學。
唯有嘗試「換位思考」、對觀眾感受「同理」、並且「以觀眾為中心進行活動」,科學知識才有可能穿達給我們預期的受眾。所謂的交流與激盪也才有可能發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