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選書人 是以我個人的角度,將閱讀完覺得有收穫的書推薦給所有讀者,挑書的面向以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為主。
為什麼會稱自己為「選書人」呢?在每天都有新書出版的今日,我希望能在書籍迷宮之中,替大家點亮一盞路燈,將光打在值得推薦的書籍身上,讓不知道自己適合看什麼書的人,有選擇的依據。
我可以用自己的喜好來推薦書籍,而且沒有業績壓力,但實體連鎖書店的採購呢?他們如何在坪數大小不一的店面中,適當地以選書人的角色,替因為不同目的來到書店的讀者,從出版的書海之中先進行有效的過濾,精選最值得推薦的主題,並放到書架上?
這一篇專欄,我不推薦書,但會帶大家認識真實書店裡「選書人」的工作實務!
法雅客選書人:妙蓉
經濟系畢業的妙蓉,第一份工作就在法雅客擔任書籍挑選、採購(以下簡稱選書人)。由於大學時期非常喜歡閱讀文學、小說,畢業後遇到了這份工作,決定試試看,就一直做到了現在。
已經保有閱讀習慣的妙蓉,在擔任選書人一職時,才發現自己對於書籍出版、通路、挑書的了解,只接觸到了冰山一小角。
一點都不唯美的選書角力
法雅客在台灣共有七間門市販售書籍,由於門市坪數、客源大不相同,妙蓉要負責所有店舖的書店進書。選書人的角色,並不是讓一間書店如圖書館一般應有盡有,而是有目的性地將「本週最適合你的新書」鋪陳在讀者眼前。
當然這敏銳的判斷力,必須經過多年的銷售紀錄觀察,所以「數字」反而是妙蓉進書時的決策依據之一。
「眼前的桌子鋪滿了即將上市的新書,選書人一本本拿起來翻閱、評估開本的手持觸感、文字排版的間距、書籍內容的扎實程度⋯⋯,把適合的挑走、不會賣的留在桌上。」這是我還沒見到妙蓉之前,腦海中幻想的挑書方式:一點唯美、一點知性。
一問之下,才知道妙蓉在選書時,只能單看白紙黑字上的新書資料(書名、作者、出版社等等),在封面、完整內容都無法掌握的情況下,就必須決定好各分店各進幾本,或是直接不進。
等等,這也太難了吧,而且一點都不浪漫!
選書人的五大選書方針
一般讀者可以在書店透過裝幀、平面設計、開本大小,以及實際翻閱內文而決定是否購買手中的書籍,而妙蓉在只有文字資訊的狀況下,他是怎麼挑書的呢?
他將評估方式簡單分成五類:
- 作者的過往出版紀錄
- 主題的當紅程度
- 出版社的品味
- 過往該類別銷售數字
- 選書人的直覺
以上五項是個依據,但這每一項的評估基礎,都來自於選書人對所有書籍類別的廣泛認知與瞭解,才能下判斷;因為面對的是市面上所有類別的書籍,不是只有自己在意的主題。
看到這邊,大家應該會想知道:妙蓉如何在日常中累積、培養、探索各領域的知識體系呢?
選書人的品味培養
首先,與世隔絕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而且一定要知道當下流行的事物、掌握時事,並且隨時保持在吸收新知的狀態中(接收訊號隨時開啟)。
Facebook 社團是妙蓉取得資訊的主要管道,不同主題的社團會集結各大社交平台上的最新訊息,這都是情報來源。當然,看電影、看展覽、實體書店的走踏已是固定行程。
接收訊號持續開啟,加上不斷接觸各種書籍類型,收集到的資訊將轉換成選書時的評估條件,就能篩選出適合各分店的書籍。妙蓉說,從出版社窗口收到的書單,經過篩選後,通常只會保留 70% 的書目。
除了每天都要挑書之外,妙蓉的工作還有書展策劃、庫存管理、出版社/經銷商窗口聯繫、與行銷合力舉辦書店活動等等。
法雅客的選書特色
與妙蓉的訪談,是在法雅客 A9 信義店進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信義店的選書集中在商業、歷史、生活類別,這也是妙蓉根據銷售數字與來客族群而訂出的選書方向(舉例:天母分店的主打則是健康類別)。
如果要說法雅客與其他實體書店的最大差別,我會説:門市書架上的都是妙蓉挑選出的精華,而且選書的知識濃度非常集中,陳列方式也與門市人員達到一定的默契。
推薦大家可以比較「不同書店的同一個書籍分類」,就可以一窺各書店選書人的挑書差異。而且通常每一間書店、同一周進的書都不一樣喔!
這個世界每 30 秒就有一本新書出版,過多的選擇自由,反而讓讀者不知從何選起。選書人的角色,即是先幫我們淘汰掉部分的書,省去踩到 bad books 的機率。
當然,我們一樣要培養自己的書籍篩選機制,唯有不斷的翻閱不同的書本、走訪不同的書店,才能吸收到真正需要的養分。
有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沒關係,但請一定要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我們總能在刪除的過程中,更了解自己的喜好。
對選書人一職有更多瞭解了嗎?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給我與妙蓉喔!
場地協力|法雅客信義店
訪談側拍|孟妮 Irene
特別感謝|法雅客總公司商品部、行銷部
FOLLOW ME ON:
OR MAIL ME annahan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