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閱讀時間 ‧ 約 17 分鐘

湯問影評|《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ep1~5 純文字版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影海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影海報

沿襲自中國的科舉制度,「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儼然成為華人現代教育必須服 膺的準則。在被升學主義框架的教育體制下,親子關係往往淪為可悲又無奈的犧牲品。時至今日,有多少父母假「愛」之名,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實,情緒勒索已然成為多數學齡時期的各位難以忘懷的夢魘。
「如果你考班上前三名,媽媽就買那個給你。」這句是任誰也熟悉不過的親子口吻。也許多數人在青少年時都曾有同樣的疑問: 「父母到底是愛自己,還是愛自己所產生的外部效果(成績)? 」心中暗自猜忌無微不至的疼惜,僅僅只是所謂提高成績產值的手段。無奈被升學體制奴役的社會,儘管從來不是人人皆為天生的考試機器,父母只能別無選擇地鞭策孩子考試的「技能」(ability),卻扼殺所謂的「天賦」(capacity)。就像《必須過動》中,政府軍鎮壓自由發揮天賦的孩子,成為當今社會主流意見的縮影。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電視劇中,從前三集探討家庭的親子互動,第四集再逐步提升至學校體制,直到最終回把視野拓展至國家層面。這是一個多數學生被集體思想霸凌的社會,以下部分內容將試圖藉由社會學理論分析劇中的脈絡並試圖從辯證中得到結論與啟發。
以下純屬筆者觀點,若有引用不當之情形,還請不吝指教與包涵。

ep1《媽媽的遙控器》: 當母親成為孩子的時光強盜

重點摘要
本集主要在諷刺父母對孩子的強烈控制欲,故事圍繞在母親陳淑麗與兒子紀培偉之間的衝突。畫面則大量運用隱喻和雜耍蒙太奇,像是水杯的人偶以及小偉在海中浮沉詮釋著小偉的心境,得知他是如何從初戀的滋味得到些許喘息的空間,再被剝奪而邁向崩潰。

從行銷角度看教育
初戀也許是許多人這輩子可遇不可求的回憶,卻被劇情設定為遙控器將時光倒轉的機會成本,便成為母親觸犯主角小偉的底限。就劇情而言,小偉因受到女友啟發而以出國留學為目標,開始發憤背英文,這份學習動力便勝過在補習班同樣的課堂中發呆抑鬱了千萬次。就行銷的角度,母親理當被視為最失敗的商人,如果她願意傾聽兒子的看法,認同他與女友在圖書館揪讀同樣能達到學習的效果,甚至建立彼此的信任,何樂而不為?

家庭教育反映功利主義
人嘗言,自殺者往往因為氣數未盡而在原地重複無數次自殺的動作,就像輪迴一般而永無寧日。劇中,認知失調的母親依然以「兒子會聽話」進行自我催眠,卻連成了兒子的連環劊子手都渾然不知。無奈的小偉只好以死明志,直到長大後,有經濟能力的他便以送母親出國玩做藉口,搶回象徵人生主導權的遙控器,他才能重新感受到自己活著。
如此處境也反映了當今功利主義蔓延至家庭的悲劇,部分父母往往認為誰給錢就是老大,將孩子視為沒有自主經濟能力而可以茲意妄為的弱勢族群,卻忽略養兒育女不但是民法規定的義務,更是天經地義。故「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此類諺語可謂中國文化的遺毒,至今仍沿用於華人社會且屢試不爽。

家庭教育反映禮教吃人
小嵐的家庭想必是許多人所渴求的,散發藝術家特質的豪宅、自由開放的價值觀與平易近人的老爸......。也許這些特質在歐美十分普遍,但時下的華人社會至今仍舊無法擺脫傳統禮教的束縛。劇中明顯的例子為小偉即便受到母親剝奪遷徙自由與掌握人生的無理要求,他仍需遵照「聽話」的傳統框架而敢怒不敢言
事實上,禮教原本不吃人(註1),它只不過是古人看待並衡量生活世界的視角,只是後來淪為權力行使的工具。一旦它違背人的自然情性,就像劇中淑麗濫用科技致小偉於錯誤,那所帶來的反撲將會無法想像。

結論
羅蘭巴特曾提出「作者已死」的觀點,認為所有作品一旦完成之後便成為獨立的個體,不受作者的意識型態支配其意義。反觀孩子,他甚至是具有獨立思考的靈魂個體,父母過度的管教行為便不攻自破。

參考資料
(註1) 禮教原本不吃人:

ep2《貓的孩子》: 是人子還是貓眷養的怪物?

重點摘要
本集諷刺的是一個升學主義大家庭細微結構的無形壓力以及父權主義型塑家庭成員的階級關係。故事講述一個人才輩出的大家庭,只有其中小家庭的獨生子鐘國衍在學業上不甚理想。其父為了家庭面子,宛如精神領袖般地對小圓媽發號施令督促課業,自己卻無所作為,甚至成天在外拈花惹草,大男人主義可見一斑。

人子與貓的孩子
相依為命的小圓媽與兒子鐘國衍就像是公司最底層的基層主管與員工的關係他們淪為家庭虛擬階層結構的最底部,若不惺惺相惜便只能玉石俱焚。不論如何,他們心中卻各自擁有屬於自己一套發洩情緒的方式,只是愛貓和殺貓兩者本身形成極大對比。小圓媽透過愛貓以滿足自己因打罵教育而無法施加於兒子的母愛需求;鐘則因忌妒母愛被貓鳩佔鵲巢而引發殺機。
貓在劇中象徵著天經地義的母子相處之道,只是小圓媽母子倆因壓迫的環境而逐漸崩壞。劇情後段,當鐘差點因得不到母愛而弒母得逞,母貓便順利地生產,舔舐著初生的幼崽。轉瞬之間,肅殺之氣隨著舐犢情深煙消雲散,母子倆彼此存在著畸形扭曲的價值觀與感情關係也逐漸地重修舊好。
劇末,小志的一句話便為故事核心畫龍點睛。她說: 「如果我是神,你殺了我,我根本不會死。我只是要你打從心底知道自己的愚蠢。」這番話似乎也呼應著貧女乞齋那類的佛典故事,意味著菩薩總會示現眾生相以循循善誘,而劇中的貓正是肩負著這樣的使命

小志是損友?益友?
也許小志在眾人眼中,她就是那個被鐘打開的潘朵拉盒子,但她也同時是鐘的貴人。當求死堅定的鐘被抓漏師傅救起時,她是代替鐘跳樓的那個,只是最後象徵小圓媽試圖祈求考運的變質母愛的金紙蓮花最後救起了她,以示答謝成為兒子的救命恩人。如果沒受到外導性格(extrovert)的小志啟發,內向(introvert)的鐘終究會選擇自我毀滅,而非向外尋求發洩以保住性命。

結論
鐘的角色可被理解為社會上許多因家庭缺陷而缺乏母愛,最終誤入歧途的孩子,而殺貓後掉落的花瓣正如罌粟花果實那樣的垂涎而令人上癮。劇中,抓漏師傅與家教則是明眼的局外人,儘管職業背景懸殊,但相較母子倆,精神富足也許才是人類最美好的餽贈。就像編劇簡士耕所述,當家長渴望把孩子形塑成符合社會價值之人,那麼他就會變成怪物

ep3《茉莉的最後一天》: 孩子的最後一天,也是真相水落石出的一天

重點摘要
相較於媽媽的遙控器,本集把科技與人性推向更深的境界。它諷刺的是親子關係間意識形態的落差,並以極端方式呈現母親的選擇性心理所造成對女兒的無知,也詮釋了女兒自殺前的遺言:「我是可悲又沒人愛的林茉莉」。

母親與惡的距離
劇情一開始,母親臥房衣櫥裡潛藏的電視沒想到卻是偷窺女兒一舉一動的畫面。這一幕隨即讓我想到黑鏡(Black Mirror)其中一集方舟天使(Arkangel)的橋段。當女兒得知自己被母親安裝一個類似行車紀錄器的東西在身上,那些與男友的性愛畫面無所遁形,便憤怒地將她殺害,藉此諷刺直升機父母以及對子女隱私權的侵犯
然而,該劇可怕之處則在於茉莉死後,亟欲知道真相的母親罔顧他人勸阻,擅自讀取女兒的記憶,直到發現自己的可怕之處才體認到殺人兇手正是自己。就我看來,劇情走向試圖在親子關係的糾葛中搭起一個對話溝通的橋樑。這項操作可以十分簡單,但有鑑於華人社會普遍要求孩子「聽話」的框架,實行上卻非常困難

叛逆的界線
命令與傾聽往往在一線之隔,許多父母卻百思不得其解。一旦孩子有事與願違的舉動,父母則常以「叛逆」的標籤為其冠上莫須有的罪名。但性格壓抑的孩子往往逆來順受,背負著所謂「不孝」的罪惡感,實則揹父母的黑鍋而渾然不知。
面對母親施加的壓力,她其中的消遣是送給媽媽贓物,從中得到支配他人的快感。而現實中,想必每人成長階段也曾有偷父母錢或先斬後奏的經歷,並從中獲得自由的滿足。這看似是茉莉壓力的發洩,但罪惡感的反噬往往又把她推向無盡的深淵。就這樣在快感和罪惡感之間游移,與家人的歸屬感便漸行漸遠。直到撒手人寰的那刻,她才真正從輪迴中獲得解脫。

化悲憤為創作養分
面對母親情緒勒索的折磨,她於是把悲憤化為文字融在小說裡。殊不知,小說僅能從創作的成就感暫時脫離生活的痛苦,這也是她為什麼會向心理醫生說有時自己寫得好,有時卻寫得糟的原因。當她期望自己能像小說一樣與家人共進快樂的晚餐,小說角色的待遇卻是自己在現實中所無法得到的。這也是她為什麼會說,把自殘刀傷給媽媽看會得到該有的道歉,就像偶像劇般無法實現的原因。
劇末,當母親釐清所有的真相後,茉莉的出現想必是令人最心碎的一段。母子倆從原本的陌生人變得一見如故,從媽媽崩潰地渴求能為女兒做點什麼,到茉莉因為沉冤昭雪,願意冰釋前嫌,這段撕裂的母女關係就此在悲劇中畫下完美的句點。

結論
只是可悲的是,現實中有多少親子關係一輩子都是個問號,現實中又有多少個茉莉是這樣禁不起霸凌而以死明志。故今之父母,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傾聽,何以別乎?

ep4《孔雀》: 一條命夠不夠換孩子的飛黃騰達?

重點摘要
本集探討的是功利主義與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所造就出病態的教育結構,諷刺的小至中低收家庭的母親芳美琪,賣命地讓兒女上大學以作為未來對自身最有利的投資;大至公私立學校懸殊的經濟門檻和升學聲望所引來不切實際的覬覦,到頭來卻發現女兒巧藝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物質生活水準與同儕格格不入而陷入金錢的誘惑。

望子成龍的背後
孔雀因外表虛華而被象徵是慾望的綜合體,同時也指涉著人類萬惡的根源,在劇中如同惡魔般地存在是獨具特色的故事設定。母親芳美琪在劇中發表的先苦後甘說看似頭頭是道,卻萬萬沒想到貴族學校光環的盲從完全是踰矩且本末倒置的行為。不但使得巧藝備受同儕的壓力,巧欣也無法在社會期許低落的體育班適展長才。
對母親而言,她的孔雀是孩子的未來成就,只是揠苗助長的扭曲價值觀拖累了一家子。像是天真且藝術造詣高的巧藝本該正向積極發揮所長,卻因環境所迫而向金錢低頭,否則一頓麥當勞可謂中產階級子女何等的小確幸。當巧藝與同儕輕易地從平均消費3000多元的法式料理店走出,回家得到的則是一張父親的祝福紙條和難得中獎600元的生日蛋糕,這樣的畫面對比是何等強烈。

關於名校迷思
至於巧欣,一心渴望成為體育健將的心願卻招致母親「讀人人,笑死人」的冷嘲熱諷,最後反因求助於孔雀而家道中落。不論如何,這也是當今社會標籤作用的寫照。學校聲譽往往受學生素質、升學率、未來出路左右,而非其推出的招牌科系或課程內容是如何深受孩子所嚮往而受益。就我看來,台灣的學校競爭往往是贏者全拿,榜上無名的學校自然受到社會輿論的輕蔑與歧視。更甚者,學校師生往往因社會催眠而態度消極、士氣不振,諸如「進XX就不用想太多」的言論在大學網路社群上屢見不鮮。

私校的月亮比較圓?
維德中學是典型的貴族與升學學校,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子女、只會應付考試的老師、嚴禁影響讀書行為的校規.......。透過種種跡象,台灣的某些學校似乎混雜著些許的特質。有人認為私校資源恰好與公校加補習班打平,有人則覺得私校校風嚴謹,適合升學。不論如何,就讀者的求學經歷,私校資源固然優渥,但前提仍是懂得如何運用且運用得起。像是人力充沛的外師會受到積極上進的同學邀請協助參賽,至於寒暑假開出的海外留學團便能洞察班上家庭懸殊的經濟實力。與其著眼於公私校,不如讓孩子投其所好,唯有環境與興趣相得益彰,拼命換來的私校夢也才有所價值

過度的勤儉美德
反觀父親的價值觀,他安分守己的性格雖然使他免於孔雀的誘惑,但過分地勤儉反而成為他的孔雀。像是在公園傾倒家庭垃圾以避免專用垃圾袋的微薄支出,反而招致鉅額的罰緩;當內心認為肇事逃逸能一走了之,付出的代價卻是被剝奪三個月的經濟收入。由此可見,人人心中各自都住著不同的孔雀,唯一的驅逐之道則是要憑著經驗與理性做出合乎中道的決定,否則人為災禍將不請自來。

結論
來到結局,母親成為孔雀的下場便為整部劇畫龍點睛,與俗諺「有錢能使鬼推磨」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初是過度理想主義的母親為兒女引來了孔雀,如今只能犧牲自己贖回兒女的未來。一夕之間,看似勉強過得去的家庭其實是多麼的弱不禁風,因為一場魔鬼的交易而家破人亡。孔雀使人產生美好的妄想,直到被困在籠子裡仍渾然不知。人性就是如此地矛盾,若要歸咎的話,恐怕也只有「貪」能解釋一切了。

ep5《必須過動》: 記住,國家會感謝「妳」的

重點摘要
相較於前四集,這是一個虛擬建構的反烏托邦社會,探討的是從懷孕到養兒育女的過程被壓制型國家機器(RSA)箝制成一條生產線,而女性唯一的母親職業則會隨孩子的學業成績決定社經地位的高低。在如此功利的社會,其中象徵女工的「母親」在意識型國家機器(ISA)作用下,母性的本質將會如何地發展。就我看來,對照於現實則可反映社會中發揮「代理母職」功能角色的職業道德,像是保母或幼教老師等。至於保障天賦多元發展則是另一個本劇所要傳達的主題。

關於母性
就母性而言,劇中的母親楊娟曾說: 「自己幸福,才能給孩子幸福。沒錯,愛自己。」這番言論也反映她對成績不佳的女兒若娃的冷淡,就像她一口咬定鴿子籠社區的次等公民沒救了一樣。當若娃說出自己是真心愛著母親的,楊娟只是冷冷地答覆這樣就夠了,便令人不寒而慄。因為正意味著她以為可以完全放下罪惡感,實際上卻形同國家殺人的幫兇。

母性與母職
母子倆互動中,有一幕是楊娟拜託若娃在學校裝過動以躲避鑑定考,實則母親可因歸咎基因缺陷而免於打入貧民窟的風險。由此可見,楊娟罹患了代理型孟喬森症候群,其病徵為照護者會故意虛構被照護者的病狀以獲得他人注意,此舉也反映了母「性」與母「職」是如此地截然不同。儘管世界有實際案例,以喬裝親生女兒為殘障人士騙取社會福利,但諸如此類的行為發生於親生狀態仍屬罕見。
取而代之,社會中的保母、幼教老師反而比較像劇中的「代理母職」角色。此時,職業道德的難題便在於愛屋及烏的母性實踐。不幸的是,此類職業的幼兒受虐情形卻時有所聞。回到楊娟愛己才能愛孩子的觀點,這不正是幼兒無法得到完善照顧,甚至受到虐待的最大主因。因此,政府應善加管理「代理母職」以保障幼兒的生活,諸如適任測驗之篩選機制與工作福利等。至於劇情則可作為母性的借鏡,重新思考該以何種心態來面對親子關係,形成雙贏的局面

意識型國家機器(ISA)作為天賦的玻璃天花板
再來是國家層面,劇情設定則可以動員戡亂時期的台灣作為理解。以國片返校為例,協助學生成立讀書會的中學老師便可視為劇中促進天賦多元發展的「異議」分子。事實上,多元天賦發展自由與思想自由分別被《世界人權宣言》中的第22條與第19條(註1)所保護,這已然成為現代的思維趨勢。反觀台灣,雖然早已脫離思想控制,但主訴考試制度的學校教育與升學模式至今仍被視為主流,實存有間接影響保障多元天賦發展自由之疑慮。
試想一位欲發展非主流專業的青少年,礙於社會主流意見受意識型國家機器(ISA)主張的菁英教育思維影響,就像劇中楊娟那樣意見領袖的存在,其發展情況則極有可能受到家人、親友、師長等生活圈的勸阻而動搖,進而扼殺一項天賦的成熟,可解讀為沉默螺旋(spiral of silence)的具體展現。如此一來,這和劇中那些被銷毀的小朋友有何差別?
就上述情形,一個國族的習氣與文化難辭其咎,也難以改變。畢竟當人們熟悉一項事物的存在,它就容易形成約定俗成的觀念。教育一詞看似是把知識傳送給下一代的過程,殊不知傳送過程的意識形態也正框架著下一代的型塑發展,以夕陽產業或失傳技藝觀之便不證自明。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唯有當社會真正領悟其箇中滋味,才代表著公民素養又邁進了一大步。

參考資料
(註1) 《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 人人有權享受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二條 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員,有權享受社會保障,並有權享受他的個人尊嚴和人格的自由發展所必需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各種權利的實現,這種實現是通 過國家努力和國際合作並依照各國的組織和資源情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湯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