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中國為何無法武力奪取台灣 part 4

這一篇談中國的內部動機,這是台灣極少人民眾去注意,注意了也都是屬於很極端的看法,不足以做為判斷基準。
在台灣,太多人習慣以「中國」作一個整體,好像中國本身對於台灣問題,是絕對意見一致,沒有任何商量空間。或者是說,中國民眾對於反台獨、統一台灣是絕對沒有談判餘地。將這個當作中國對外的參考意見,基本上違反了一個事實。(註:中國民眾反台獨,很多時後是建立在他們認為只有「一小撮」台獨份子。雖然這無法解釋,為什麼都是反統一的人被選出來,這在邏輯上完全不合的矛盾。)
就是中國的政治權力在中國共產黨上,民眾的參與本身是不被允許的,是共產黨准民眾發表對台意見,民眾才能有意見,自發性的民眾運動,不管動機多單純,其行為就構成挑戰共黨權力。認為中國民眾對共產黨有莫大影響力,這違背了共產黨的權力原則。(註:先不論中國民眾是不是真的那麼在乎台灣獨立,就當作他們想好了。)
再來,我們要想的問題是,台灣被中國收回後,對中國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一般的說法,扣掉民族情感這種問題,不外乎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在東亞取得絕佳的戰略局勢等等。但讀者有無想過,這到底對中國的各大勢力來說,好在哪?別忘記所謂的取得東亞地區霸主、突破第一島鏈,這在本質上,是一種與美國「正面衝突」的思維。
第一島鏈存在,日本、韓國可以吵歷史問題,台灣可以吵統獨問題,菲律賓還可以吵南海問題。今天真的第一島鏈被突破,中國要吵的對像就是美國,重點在於中國到底要跟美國吵什麼。吵太平洋利益分割?這美國一定是沒得商量。吵南海航線的利益分配?美國海軍才不會鳥你解放海軍。
換言之,中國到底要的是什麼?利益回歸到原始,不外乎金錢財富、權勢地位等等。武力奪取台灣,對於中國內部的勢力來說,是一種破壞現有平衡的重大事件。
首先,攻下台灣的解放軍與主導者,一定是居功厥偉,整個共黨的接班局勢必定變動。若是外交談判讓台灣主動投降,那這必然是政務外交部門居首功。簡單說,功勞的分配不均,一定會導致內部的權力結構動搖。輕則黨爭內鬥,重則分裂內戰,這絕對不是在開玩笑。(註:再怎樣,中國現在都沒有毛澤東或是鄧小平這種經歷過戰爭,又有政治手腕的人物。)
利益說到底就是酒色財氣,讀者不妨想想,現在身居要職,位高權重者,除了想要個歷史定位外,有沒有對外征伐的動機?就算他有,底下還想要過快樂日子的人會想嗎?
解放軍的高層將領與軍隊籍貫組成,並不是像台灣徵兵制一樣,幾乎打散到各地去,這其中代表著黨指揮槍的原族,與黨對掌握軍隊者的高度不信任感。
共產黨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黨的存在與統治高過一切,在此前提下一切重大事故都可以和諧。別以為極端現實主義的共產黨,碰到台灣問題就會突然變成極端民族主義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