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情報與編劇本的重要

沒有真正管理過的人,很難理解為何政客會說他手上有多種劇本可以因應,也很難理解情報的重要性。沒經驗的素人,大多會從自己的個人感情,以及家庭求學的背景經驗,來想像遇到狀況時的應對。
軍事重視情報的理由,其實就跟一般公司行號生存沒兩樣,也跟考大學選科系沒兩樣。差別在於,選錯科系只是畢不了液或是畢業即失業,公司判斷錯誤虧損連連也不見得會倒閉,軍事行動失敗就會死人,還會死很多人,這不能開玩笑。
情報的理由極其簡單,任何政治、經濟、軍事的運作,照邏輯去想,只要有念點書的都會懂,一點都不難,這也是很多大學生會覺得自己超強的理由。但若這麼簡單,怎麼事情都沒有朝某種方向前進?
原因有兩點。
第一,現狀運作的邏輯知道的太少,不同的國家、組織,代表著運轉的文化跟習慣差異很大,就算同一套管理模式,在不同國家的軍隊組織中也會有不一樣的操作,具體要看當事者的慣習。換句話說,為何需要在每個國家設立常設的情報分析單位,越重要的國家就越多,而情報員也不見得要去幹詹姆士龐德的工作,更多的只是蒐集當地的政經情勢,細緻點的就是物價變化等等。
至於會要求到哪種資料,是要看情報組織的訓練跟習慣,好比近來破獲的某個很豬頭中國在台發展共諜組織案,之所以很容易查出來,就是因為台灣情治系統太了解中國的情報運作邏輯。反過來說亦然,要說台灣哪個政治人物亂講話害中國的潛伏間諜被抓,多半是唬爛。真正的原因是順藤摸瓜,抓到某個下線,整套網路就很容易追出來。
第二,知道現狀運作的邏輯越準確,你就越能以精準的手法,最低的成本去達成自己的目的,照理來說是這樣。但這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假設某國跟十個外國有重要關聯,但這十個國家對某國的政經軍運作邏輯理解都不同,投入培養的資源也不同,乃至於跟某國政治人物交情好不好也不同。這時候,遇到了某一個重大的國際事件,或是多國經濟合作協定怎麼簽署之類的狀況,往往就不是那麼簡單。
如果很難懂,就用股市來比喻,你以為有內線的超大戶可以跟銀行借錢炒股賺翻,結果自以為有內線的一群普通大戶反向操作,散戶就跟上去,賠死的搞不好是有內線的那個。你以為多數的大戶都在賣,可能是準備放空,但結果大批散戶以為情勢大好,一路跟進結果連漲三天。
簡單說,太多人參與,大家手頭的情報都不見得完整,做出的「最理性」、「最佳化」決策,都不會一致。當大家攤牌,狀況往往意想不到,甚至慘到完全失控,國際局勢大亂三月。
所以為何國家機關都要編制一些沒路用的人力,去編寫一堆沒屁用的劇本?不是沒有用,而是我們面對的事情,萬一出現決策錯誤,國家的承受能力夠嗎,風險承擔的起嗎?蓋條橋不需要劇本,因為蓋錯頂多拆掉。國際經濟情勢,根更嚴重的軍事行動,都要劇本寫一堆,然後花一堆時間演練。目的說穿了,就只是我們不能承擔這個風險,所以寧可要花更多成本,也得要準備。
至於,總預算多少,在這個預算內可以準備到哪裡,這就是政治角力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