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錢和錢不等值,談「心理帳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傳統經濟學認為,金錢在人們眼中是等值的,賺一塊錢和花一塊錢,都是一塊錢,這一塊錢並無二致,問題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我上個月統一發票中了一張五百元(電子發票加碼),一張兩百元,這七百元我轉手就跑去花藝店買了花盆和肥料,總計花了一千兩百元。然事實上,我心裡頭卻竟然只有花了五百元的心態,嘿,還好統一發票中獎「贊助」了我七百元!

事實上,不管是統一發票中獎的七百元,還是我多花的五百元,其實都是我皮包裡的錢。我不該認為統一發票中獎的獎金是被「贊助」的,好像天上突然掉下了七百元一樣,這一千兩百元,都是我的「錢」,我不應該此「錢」非彼「錢」啊!

行為經濟學認為,日常生活中人們並非將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放在一起衡量,而是在心裡頭劃分出諸多的帳戶,將收入與支出分門別類,這就是「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應用實例:

  1. 買車時業代會用「特仕車」的規格賺佣金,因為你買車時已經建立了心理帳戶,這筆錢你覺得勢必要花。於是乎,多花一點錢加裝選配,邊際上不太痛,所以業代就用這個方式讓你多花錢。事實上,你多花的錢,還是你的錢!
  2. 賭贏的錢不是錢,賺了錢,頭也不回趕緊落袋。而通常賭徒會認為賭贏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完全無感,然後繼續賭下去,結果全輸,而他認為只輸了「本金」!
  3. 消費時,消費金額較小時,人們不會太在意。但金額變大時會注意控制消費。所以,錢包裡要放大鈔,最好是兩千元特大鈔,不要放零錢,這樣掏錢消費時感覺很痛,以為自己花了兩千元,然後還會被白眼或拒絕,這樣你就少了花錢的機會!
  4. 不要用信用卡,因為會產生「支付隔離」的作用,意思事先享受後付款,但這點太不容易了,尤其是分期零利率的殺傷力更大。
  5. 不要用儲值卡,你會以為每次消費都不用錢,但你的錢早已經付了!
  6. 包團旅遊和自費旅遊痛苦不一樣,先把錢付了,後面都以為是免錢的,但自費行程每次要付錢時都會痛。要先將痛苦一次到位,不要分期享受痛苦!
  7. 溝通時,要先講壞消息一次講,在講好消息時要分開講。同時講好壞消息時,大好消息和小壞消息一起講,大壞消息和小好消息要分開講。

怎麼克服「心理帳戶」的限制呢?簡單來說,就是把錢放在一個帳戶就好,就是「彼此等值」就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2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2/01/26
111年學測的社會試題中有關經濟學的考題部分,有點意思,選擇題中出現非選擇題,是一種好的開始,但推論的細節恐怕不是出題者仔細推敲過的,而是心裡預先產生「標準答案」!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2021/12/27
一早,看見聯合新聞網一則新聞「她從1件帽T找出『各校價值差距』 大學生驚呆:原來差這麼多」,網路上竟然有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質量一樣的帽T,臺大竟然賣得比較貴,這位學生發現帽T存在「學校價值存在實際的差距」! 這是怎麼一回事?我打算從符號經濟理論說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中充滿了金錢的決策,這本書就是從生活議題出發,揭露我們對於金錢常見的錯誤,我們將探討心理帳戶、付錢的痛苦、估值陷阱以及理財小建議。作者是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這本書也是Amazon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Thumbnail
生活中充滿了金錢的決策,這本書就是從生活議題出發,揭露我們對於金錢常見的錯誤,我們將探討心理帳戶、付錢的痛苦、估值陷阱以及理財小建議。作者是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這本書也是Amazon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Thumbnail
心理帳戶是什麼? 心理帳戶最早由2017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提出。塞勒認為,每個人都有心理帳戶,通過該心理帳戶來進行各種各樣的經濟決策。通過心理帳戶,可以解釋人的不理性經濟決策。【來源:維基百科】
Thumbnail
心理帳戶是什麼? 心理帳戶最早由2017年的諾貝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提出。塞勒認為,每個人都有心理帳戶,通過該心理帳戶來進行各種各樣的經濟決策。通過心理帳戶,可以解釋人的不理性經濟決策。【來源:維基百科】
Thumbnail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積極理財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得到一筆獎金,你會覺得這筆錢是「多出來的」、「自己辛苦的結果」,應該用來好好犒賞自己,所以獎金很容易被花掉,而不是存起來。
Thumbnail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積極理財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得到一筆獎金,你會覺得這筆錢是「多出來的」、「自己辛苦的結果」,應該用來好好犒賞自己,所以獎金很容易被花掉,而不是存起來。
Thumbnail
金錢有限,但慾望無限。 絕大多數的人,都應該希望把錢花在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上。但人的心智容易受人左右的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導致常常做了不理性的花費仍不自知,或是掉入商業陷阱還沾沾自喜。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從不同方向破解迷思,矯正過去顛倒的是非黑白。
Thumbnail
金錢有限,但慾望無限。 絕大多數的人,都應該希望把錢花在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上。但人的心智容易受人左右的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導致常常做了不理性的花費仍不自知,或是掉入商業陷阱還沾沾自喜。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從不同方向破解迷思,矯正過去顛倒的是非黑白。
Thumbnail
每個人看到免費兩個總是會多關注兩眼,但你是否知道免費其實是最貴的道理,不論是你使用或你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有成本,現在的免費或優惠可能是讓你陷入另一個消費陷阱,這觀念是書中開頭告訴讀者的,也是我認為貫穿本書的一個觀念。現在就帶大家看看書中的經典案例。
Thumbnail
每個人看到免費兩個總是會多關注兩眼,但你是否知道免費其實是最貴的道理,不論是你使用或你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有成本,現在的免費或優惠可能是讓你陷入另一個消費陷阱,這觀念是書中開頭告訴讀者的,也是我認為貫穿本書的一個觀念。現在就帶大家看看書中的經典案例。
Thumbnail
喬治是一般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家裏還有個嗷嗷待哺的小孩,財務狀況十分吃緊,平時省吃儉用,一頓飯都得經打計算,有次他出差到拉斯維加斯,進入華麗的賭場,吵雜的環境讓他頓時忘記工作的壓力,他從ATM領出了6000塊錢,什麼6塊的手續費,反正等下可以贏回來,他坐在賭桌前面,手上的籌碼一個個輸出去,籌碼的感覺
Thumbnail
喬治是一般上班族,工作壓力大,家裏還有個嗷嗷待哺的小孩,財務狀況十分吃緊,平時省吃儉用,一頓飯都得經打計算,有次他出差到拉斯維加斯,進入華麗的賭場,吵雜的環境讓他頓時忘記工作的壓力,他從ATM領出了6000塊錢,什麼6塊的手續費,反正等下可以贏回來,他坐在賭桌前面,手上的籌碼一個個輸出去,籌碼的感覺
Thumbnail
我們買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買的嗎? 減少消費之後,銀行帳戶裡的數字增加了,也忍不住問自己這個問題。 事實上,我們對金錢的認識太少,對錢的觀感太容易受到影響。 想想這個有趣的例子。如果你要買一個好吃的生乳捲禮盒送人,店裡的人卻跟你說,5分鐘車程外的另一家店在打折,能省200塊。你會去嗎? 如果你今天要買
Thumbnail
我們買的東西真的是我們想買的嗎? 減少消費之後,銀行帳戶裡的數字增加了,也忍不住問自己這個問題。 事實上,我們對金錢的認識太少,對錢的觀感太容易受到影響。 想想這個有趣的例子。如果你要買一個好吃的生乳捲禮盒送人,店裡的人卻跟你說,5分鐘車程外的另一家店在打折,能省200塊。你會去嗎? 如果你今天要買
Thumbnail
我的閱讀實驗,在閱讀過程中,寫下自己想到、聯想到的東西。我不會特別摘要書本身的內容,如果你對本書有興趣,請自行閱讀,然後參考我寫的,當作一種共讀,你也可以同時寫下自己的想法,再做分享、交流。 前言 不只跟錢有關 提了一些和金錢有關的心理盲點,在台灣也很常見,例如買豪宅囤衛生紙?油價漲價前騎機車去排
Thumbnail
我的閱讀實驗,在閱讀過程中,寫下自己想到、聯想到的東西。我不會特別摘要書本身的內容,如果你對本書有興趣,請自行閱讀,然後參考我寫的,當作一種共讀,你也可以同時寫下自己的想法,再做分享、交流。 前言 不只跟錢有關 提了一些和金錢有關的心理盲點,在台灣也很常見,例如買豪宅囤衛生紙?油價漲價前騎機車去排
Thumbnail
我在6/4的雲論主筆專欄寫了這篇「『振興三倍券』看不出有『非花不可』的玄機」,分析了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除了荷包這種實際帳戶外,在人的頭腦里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帳戶。
Thumbnail
我在6/4的雲論主筆專欄寫了這篇「『振興三倍券』看不出有『非花不可』的玄機」,分析了行為經濟學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心理帳戶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認為,除了荷包這種實際帳戶外,在人的頭腦里還存在著另一種心理帳戶。
Thumbnail
傳統經濟學認為,金錢在人們眼中是等值的,賺一塊錢和花一塊錢,都是一塊錢,這一塊錢並無二致,問題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Thumbnail
傳統經濟學認為,金錢在人們眼中是等值的,賺一塊錢和花一塊錢,都是一塊錢,這一塊錢並無二致,問題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