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實.3/3(二)《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新書分享會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新書分享會3/3在金融廣場書店舉行,本書是由三位得獎心理師合寫。黃天豪是第一屆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優秀青年臨床心理師獎」得主、吳家碩是第三屆、蘇益賢是第五屆,書裡面總共有八個真實案例,介紹休息的三力架構及防疫的應用。
三位得獎心理師 右起:黃天豪、吳家碩、蘇益賢
「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先在床上做什麼呢?」大家不約而同的回答:「滑手機!」
吳家碩從本書起源與大家分享,在三年前一場員工旅遊中,和黃天豪一起受邀為講師,教導員工如何好好運用飯店的燈光,好好休息。在這三天二夜的旅行,就和黃天豪開心聊天中發現,這些員工們過度認真,連休息都太認真了。思考他們為何不懂得休息,成為這本書的故事一。
吳家碩與現場讀者互動:
「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先在床上做什麼呢?」
大家不約而同的回答:「滑手機!」
甚至很想睡覺,卻捨不得放下手機,主動失眠!
想到古時侯的人,白天做勞力活,晚上累得不得了,會很想睡覺。而白天燒腦的現代人,到了晚上,第一選項不是透過睡覺補充體力,而是想追劇、發呆轉換腦力。
書中有八個主角,可能是自己或是像是周遭的朋友,包括:退休者、上班族、學生、家庭主婦等…,八個人的共通點都是認真的人。
吳家碩心理師
想好好休息,三力就要充飽電。
黃天豪分享出版這本書的靈感來自於台大心理系吳英璋教授曾提出「腦力、體力、心力」活力模式,三位作者借用這個概念,想創立『休息競爭假說模式』,不過這個名稱太過於專業,不容易推廣。內容在說,體力不好,腦力也會變得不好,心力也常常覺得煩躁,三力休息的方法也不一樣,因此就會想互相競爭。
體力可讓我們在空間中移動,要靠睡眠恢復。腦力帶給我們時間的連續感,要靠轉換恢復。心力跟情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關,要靠人際關係恢復。想好好休息,三力就要充飽電。
提出書中所列出之體力、腦力、心力耗竭檢核表,讓讀者默數自己有幾項?
三位作者現場模擬一場肺炎心理劇,家碩扮演一位爸爸,心中抱怨,最近開始睡不著
心理師問:為何睡不著
家碩:因武漢肺炎疫情,又要上班又要顧小孩、搶口罩。
心理師:(想像)媽媽會是怎樣一個人呢?是不是天天在追「愛的迫降」,讓爸爸這麼忙?
這本書的形成,就是先演心理劇,然後將故事暫停,分析每個角色的生活狀況後,畫出每個理論模式。之後每次碰面,都會寫一張會談,或是三個人分別扮演體力、心力、腦力,讓三者對話,最後形成這本書。
修練體力,帶動三力
最近計劃去考運動教練,提出以身練心的概念,說明很少有人用盡全力去做一件事,之後還有可能會失敗的經驗,但是仍然願意繼續做下去,在運動中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事。透過運動來提升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透過體能的鍛鍊,有可能心力的容忍程度會隨之提高。
黃天豪心理師
蘇益賢延伸提到武漢肺炎影響我們的腦力、心力。過年肺炎疫情來襲,新聞選擇報導時,會挑選會讓人情緒上揚的議題,而影響了心力。假新聞消耗我們的腦力,過多的資訊,只會讓我們的心力、體力有更多的耗損。 搶口罩讓我們壓力變大,排隊時,會問前後面的人說,口罩買到了幾個?
若有的人排隊沒帶口罩,就會被關注「為何沒戴口罩」,排在前面的人就好像是人生勝利組,不知不覺又聚焦在焦慮的事情,又暴露在有細菌的空氣當中,內分泌和免疫系統都會被影響。
為何環境中發現焦慮的事,還會一直執著在讓你焦慮的事?這是大腦認真的方法,會被比較負面的事物抓住,近代心理治療中,治療師會對個案宣導對自我慈悲,疼息自己這麼認真的特質,理解這就是人類本來該有的樣子。
蘇益賢心理師
簽書會
和讀者互動
《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
 博客來 https://bit.ly/37LJYSe
 金石堂 https://bit.ly/2UaYij9
 讀 冊 https://bit.ly/318BBxk
 誠 品 https://bit.ly/2RLQkvj
心靈工坊 https://bit.ly/38VmF8G
與心靈工坊夥伴合影
攝/趙士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只要願意走上面對自我這條路,就會逐步成為勇於接受自己且想要改變的孤獨騎士,於是易晴看到自己並非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更不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在她走上面對自我這條路之前,她已經被自我身分或他者的定義殺死無數次了。蘇青陪易晴一次又一次地擺脫身分與往事的桎梏,讓自己有可能獲得新生。
    我認為,慧嫚想寫的並不是一本文學意義上的小說,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一趟內在的旅程,這是一趟許多現代女性都會面臨,但或許不知道自己需要出發去走的旅程。這趟旅程可以發生在所有的時刻,也可以發生不只一次。生命永遠可以因為納入此前未知、恐懼、排拒的暗影或他者,而更完整。
    宗教/靈性與心理諮商,已經是現代人採取的多元求助管道。但宗教/靈性與心理科學並非對立的兩端,1960年代後,心理學家重新開始檢視宗教與靈性對人的功能與正面影響,也隨研究方法的多元開展,使得宗教與靈性在心理學中成為可探討的主題,心理諮商與治療中也開始探討如何將宗教與靈性納入。
    德國作者哈根.海滿恩,在週三晚上和大家分享《新巴赫花精療法》的知識與運用方法,他非常重視這場簽書會,他太太特別陪他去添購了一套合身的藍色西裝和一隻簽書專用鋼筆,來台灣完成30 年改成新版的《新巴赫花精療法》中文版出版簽書會。 王真心老師暢談引進、推展花精療法始末,費心盡力 新復生診所吳秉賸特別
    邁可納米博士指出,現在這時代到處充斥著「到底誰是兇手」的聲音,處處想要找到可以指責的對象,卻沒有探討「到底我們做了什麼,讓這樣的狀況持續存在?」帶著「關係的責任」的觀念,希望我們用更具人性的方式去互動:用更多的好奇、更少的批判、懸置我們的評價,展開對話。
    張立人醫師在國立臺灣圖書館跟大家分享《APP世代在想什麼?》並提出網路成癮實際可行的3R及三力解決方案。 很多讀者一見到醫師,都覺得醫師怎麼那麼年輕?張醫師表示因爲網路成癮爲近年出現的議題,年輕的學者比較會研究此議題,因此他與其他醫師看起來就比較年輕。 如果沒人傳line給你,要不要看手機? 演講一
    只要願意走上面對自我這條路,就會逐步成為勇於接受自己且想要改變的孤獨騎士,於是易晴看到自己並非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更不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在她走上面對自我這條路之前,她已經被自我身分或他者的定義殺死無數次了。蘇青陪易晴一次又一次地擺脫身分與往事的桎梏,讓自己有可能獲得新生。
    我認為,慧嫚想寫的並不是一本文學意義上的小說,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一趟內在的旅程,這是一趟許多現代女性都會面臨,但或許不知道自己需要出發去走的旅程。這趟旅程可以發生在所有的時刻,也可以發生不只一次。生命永遠可以因為納入此前未知、恐懼、排拒的暗影或他者,而更完整。
    宗教/靈性與心理諮商,已經是現代人採取的多元求助管道。但宗教/靈性與心理科學並非對立的兩端,1960年代後,心理學家重新開始檢視宗教與靈性對人的功能與正面影響,也隨研究方法的多元開展,使得宗教與靈性在心理學中成為可探討的主題,心理諮商與治療中也開始探討如何將宗教與靈性納入。
    德國作者哈根.海滿恩,在週三晚上和大家分享《新巴赫花精療法》的知識與運用方法,他非常重視這場簽書會,他太太特別陪他去添購了一套合身的藍色西裝和一隻簽書專用鋼筆,來台灣完成30 年改成新版的《新巴赫花精療法》中文版出版簽書會。 王真心老師暢談引進、推展花精療法始末,費心盡力 新復生診所吳秉賸特別
    邁可納米博士指出,現在這時代到處充斥著「到底誰是兇手」的聲音,處處想要找到可以指責的對象,卻沒有探討「到底我們做了什麼,讓這樣的狀況持續存在?」帶著「關係的責任」的觀念,希望我們用更具人性的方式去互動:用更多的好奇、更少的批判、懸置我們的評價,展開對話。
    張立人醫師在國立臺灣圖書館跟大家分享《APP世代在想什麼?》並提出網路成癮實際可行的3R及三力解決方案。 很多讀者一見到醫師,都覺得醫師怎麼那麼年輕?張醫師表示因爲網路成癮爲近年出現的議題,年輕的學者比較會研究此議題,因此他與其他醫師看起來就比較年輕。 如果沒人傳line給你,要不要看手機? 演講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我們剛開始初學的時候,掌握自己的心不是很清楚,你就看你的身體。身體很緊繃,很用力,感覺無法放鬆,那就是心太緊繃了;相反的,如果身體鬆鬆垮垮的,彎腰駝背,那就是心太渙散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找回體力、腦力、心力平衡,做回自在的你”   好書分享: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 作者:黃天豪/吳家碩/蘇義賢 心靈工坊出版   這年頭誰不認真,誰不累呢,應該沒有吧,工作辛苦,幾乎每天很累,睡了再多好像也沒什麼用,甚至有更嚴重的神經分泌失調症狀,就算六日睡了再多也補不回來,會不會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我是有先受到友人的靈氣治療,後來決定入坑,希望把這個大愛慈悲精神的能量分享給更多的人。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在剛學的時候是不會有任何感覺的(本身對這些能量的感受性非常低),加上自己有反射性的僵硬體質,讓我在上課期間一直沒辦法放鬆。 當天晚上有拉著一起上課的友人互相練習,就不知不覺進入那種所謂「放空」的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我們剛開始初學的時候,掌握自己的心不是很清楚,你就看你的身體。身體很緊繃,很用力,感覺無法放鬆,那就是心太緊繃了;相反的,如果身體鬆鬆垮垮的,彎腰駝背,那就是心太渙散了。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找回體力、腦力、心力平衡,做回自在的你”   好書分享: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 作者:黃天豪/吳家碩/蘇義賢 心靈工坊出版   這年頭誰不認真,誰不累呢,應該沒有吧,工作辛苦,幾乎每天很累,睡了再多好像也沒什麼用,甚至有更嚴重的神經分泌失調症狀,就算六日睡了再多也補不回來,會不會
    我應該要先試著模擬來規劃一天的工作生活,配合精力曲線塞進一天的135任務,並在工作到一定的時間點強迫讓自己休息跟伸展,人很容易一工作就停不下來,但這樣傷身消耗體力快,很可能就像老師在結論裡說的:「我們要讓自己能夠選擇提早退休,而不是不得不提早退休」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這本書的作者Chris Bailey 提到生產力三要素:「專注力、時間、精力」。時間是固定的,無法被管理,重點是意識到自己怎麼使用,確保那些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優先進行。精力可以透過運動、睡眠、飲食、放鬆技巧來改善。專注力則可以透過正念的方法來提升。
    Thumbnail
    我是有先受到友人的靈氣治療,後來決定入坑,希望把這個大愛慈悲精神的能量分享給更多的人。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在剛學的時候是不會有任何感覺的(本身對這些能量的感受性非常低),加上自己有反射性的僵硬體質,讓我在上課期間一直沒辦法放鬆。 當天晚上有拉著一起上課的友人互相練習,就不知不覺進入那種所謂「放空」的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