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其實是一個高度心理運作的過程,因為不是事實,為了圓謊必須說更多謊話,還要留意之間細節自圓其說,其實並不容易。
如果發現不需要說謊,說實話反而可以有機會解決問題時,自然就不必再說謊了,畢竟說謊的心理壓力還是有的。
說謊的目的可能為了生存,可能為了討好在乎的人,卻忘了謊言拆穿的時候,在乎的人不是離開自己就是和自己保持距離,我想這絕對不是自己當初說謊想要的結果。
說謊、圓謊,必會失去一些東西,可能是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可能是突然發現自己變成連自己都討厭的人,可能是夜夜噩夢不得好眠,可能是人際的被孤立。所以很多說謊的孩子,其實在嚐到說謊的苦果後,會想回頭,只是不得其法。
給這樣的孩子一個機會,協助發展策略,慢慢練習一起面對:
首先,改變需要時間,除了自己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外,別人對自己的印象改變、重拾他人的信任,都不可能一蹴可及,我都會提醒孩子要準備相對2倍的時間給自己和身邊的人,這樣的提醒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周遭的眼光持續努力。
其次,打預防針策略,請孩子在遇到困境時立刻提出來討論,幫助他看見說實話可能的情形,預想對方的感受和反應,練習不同情形的處理應對方式和可能結果,再鼓勵他去實地嘗試,我會把每一次練習讓孩子當作一次「實驗」,我發現用「實驗」這樣的說法孩子接受度不錯,而且孩子都會在「實驗」後回來報告「實驗結果」,這時我們就有機會檢討改進,修正策略或者成功累積說實話的正向經驗。
最後,練習修補關係,謊話說多了人際關係必受影響,修補關係的練習在說實話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可以一併融入教給孩子,提升孩子的人際相處能力,最容易做的幾項包括:常微笑、主動打招呼、主動幫忙、注意身邊同伴的變化並練習說出來。所謂一笑泯恩仇、伸手不打笑臉人,沒甚麼道理卻是生活中常見的情形,鼓勵孩子常微笑並且主動打招呼,即使對方無動於衷或視而不見都不要氣餒,只要做到自己應該做的、自己願意做的、自己想做的,其他的就靜待別人準備好,只要改變開始,善就會跟著啟動。主動幫忙並注意和適時說出身邊同伴的變化,例如:看到同學在搬器材,立刻主動過去幫忙搬;看到同學剪頭髮,就練習說「你剪頭髮/換髮型!蠻特別的/蠻適合你的/看起來很清爽/感覺很有個性等等中性不帶批評的語詞」,至於為什麼?其實很簡單!請問大家如何判斷一張團體照照得好不好呢?仔細想想,其實常常就是看自己照得好不好吧!所以留意到一個人的細微改變或者記住對方的名字都會讓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朝更好的方向進展。
危機就是轉機,只要願意開始從不會太晚,幫助孩子勇敢面對自己的心,陪伴他努力長成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