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致命的零距離與愛的隔離(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防疫要與人保持安全距離,竟令很多人不開心。愛在瘟疫蔓延時,防疫也妨礙親密的愛嗎?這不只是物理空間的差距,也是時代的差距帶來觀念上的差距。

寶寶很噁心但寶寶不說

早在武漢肺炎尚未爆發之前,每次有朋友成為新手父母,都少不免聽到類似的抱怨:當他們小心翼翼保護初生嬰兒健康時,長輩卻以令人傻眼的不衛生的方式對待他們的心肝寶貝。例如親吻嬰兒,甚或把自己咀嚼過的食物餵給小孩吃之類。
當你試圖勸阻時,他們無一例外會反駁「以前都這樣不也沒有問題」、「你們現在太大驚小怪」。如果你以衛生為理由堅決阻止,他們會感到被傷害、失落、難過到甚至惱羞成怒。
HELP~!
同樣的反應,如今也發生在防疫的取態上。當我們為了衛生或避免感染的理由,希望改變一些生活方式,例如使用公筷、或飯餸獨立分開一人一份、或拉開一米的聊天距離、或自我隔離的措施等等,常常都有長輩──有些其實也沒有年紀很大──給出同樣無法接受的反應:覺得失落和被傷害,覺得被拒絕。

你有拒絕的權利嗎?

比較中西方文化時,我們往往會說西方人比較習慣親密的接觸,例如擁抱和親臉。東方人比較含蓄,人和人之間很少這樣親密。這其實只說對了一半。至少在華人文化中,其實傳統的人際關係緊密到根本沒有私隱可言。強調集體而非個體的文化特性,人和人之間的間線從來都不清不楚。
別誤會,階級的界線是很分明的,是階級帶來的權力,讓人可隨意侵犯其他人的自我,因此做成了間線的模糊。
你的東西不是你的東西,You are part of the system.
如果說擁抱或握手,是兩個獨立個體有意識地縮短彼此的距離。那我們東方人以往打招呼時抱拳作揖或鞠躬,相比之下就多了上下權力意識。初見面時肉體上的距離是因為大家要先小心地區分出階級有別、長幼有序。意思就是:肢體上的親密互動只能在確立了身份後,由身份較高的一方主動縮短距離,而另一方則沒有拒絕的權力。
會有這樣的狀況當然是因為強烈的從屬意識。下位者是屬於上位者的所有物,上位者要照顧下位者,同樣也就有了自由支配權。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些母親會把兒女視同自己的一部分,偷看兒女的手機或日記而不覺得有任何問題,因為潛意識沒能把兒女當成獨立的個體。照顧愛護的責任和支配欲越是密不可分,越無法區別你我。
據說某朋友長輩還曾經以「嬰兒吃過誰的口水就會聽誰的話」為理由,企圖親吻嬰兒。當然也不是所有狀況都如此赤裸裸地展示支配欲。比方說,一家人吃飯時,筷子在同一盤餸中不幸的唾液交流,就肯定不是故意的,因為根本分不到誰吃了誰的。但,為何當有人提出使用公筷時,長輩還是會不高興呢?

令人不快的公筷

「太麻煩了」他們肯定會這樣說,但每當長輩們說太麻煩了,實際意思是「我不覺得有需要,這是多餘的」。
年紀真的很大的長輩,他們覺得沒需要很可能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理解傳染病的機制,也沒法真心相信唾液交流會傳播疾病。年紀沒那麼大的長輩,多少都知道唾液會傳播病菌,但某程度上他們又不太相信那一點唾液會出事──他們通常堅信自己不會有病傳染給人,而自己也不會那麼容易染病。總之有病的都是別人。真是想問一句哪來的自信。
這一類人如果看到同桌有人生病,他們為了保護自己也未必會抗拒用公筷。但如果你只是當作預防要求大家使用公筷,他們就不快了。「什麼意思?你是不當我自己人?你是不是嫌棄我?」這樣的表情。
先不論這個當作自己人就必須分享口水的理由到底在哪,每次看到這種反應我都想翻一個Ironman白眼。
首先,你確定你有被嫌棄的價值嗎
你跟他談衛生,他就跟你談人情,這真是十足華人本色。不准你嫌棄我的意思是,即使我放屁了你也不准嫌臭必須多多包容多多吸收,這才算把我當作自己人。因為我不覺得臭你也不該覺得臭,我不覺得我的口水髒所以你也不應該覺得我的口水髒,這才叫作自己人──因為你只是「我們」的一部分。
當作自己人就必須分享口水,可能是源自家庭本來就建立在體液交流之上吧。夫婦之間敦倫之禮,自然是最原始也最危險的體液交流。就連沒有衛生常識的古人都知道性交可以傳染疾病。而母親和子女之間,也是從餵哺母乳開始。所謂「血濃於水」,血都共通了,分享口水又算什麼呢?古人如是想。
但來到廿一世紀,如果只是單純沒常識,沒法理解體液可以傳染疾病,所以懶得用公筷也就算了。已經有了基本認知卻還堅持,心態就很微妙。即使在這波可怕的世紀瘟疫面前,仍很容易聽到長輩說:反正住在一起,一個中其他人也一定中,還何必那麼麻煩換公筷呢?我總覺得這隱隱潛藏著一種以「有病就一起病、要死一起死」為傲的莫名自豪感,因為這就是他們認知的「同甘共苦」,是一種「美德」。
當然,是一種過時的美德,也是對「同甘共苦」過時的演譯。
在過去,這種將一家人強行綑綁成命運共同體的演譯方法,可是曾經以殉葬的方式表達,無論是自願或非自願。到了今天應該沒有人反對這是過時的形式吧。所以上述的這種想法,我也覺得早該替換更新了。
換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其實也是一種情緒要脅。如果我有事,而你靠近我有機會有事,你應該要毫不顧忌地靠近我才能證明你對我的忠誠和心意。否則,不就證明你貪生怕死,愛自己的命多於愛我?
拜托這種共飲毒酒的思考邏輯根本恐怖情人,超病態的好嗎?
為愛犧牲是很高尚的情操,但那必須要是甘心的付出才珍貴。強迫的那種叫謀殺。要求別人在每天的小事情上重覆用生命安全來證明他看重你過於自己的生命,你是把對方的人生看得多廉價啊?
只不過是吃飯時換一雙筷,或者改變一下擺盤的習慣,就能提高彼此的健康保障。這點都不願意做,到底是誰更無情義?還好意思怪對方當你外人。
親戚朋友同桌吃飯,要是本來關係就不好,不會因為大家繼續用筷子圍攻同一碟餸而感情變好。要是本來感情就好,也不會因為分開每人一份飯餐進食就疏遠。
(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51內容數
船過留痕,貓咪蹓躂踩下貓腳印。偶然按捺不住對時事新聞吐槽就跟吐毛球一樣,是為了身心平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夜透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終於陪家人看了HBO的迷你劇《切爾諾貝爾》,描述蘇聯當年的恐怖核電廠災難。無獨有偶,我為了舒援精神壓力也重新打開了手遊,剛好FGO第二章第一部就是永久凍土帝國俄羅斯。兩個劇本都是俄羅斯,都很沉重,實在說不上減壓,但至少很有啟發性。
日本是東亞模範生,林鄭月娥據說也是模範生。但在應對武漢肺炎和社會危機時,應對能力卻考零分……
在香港,只要你不是生活在平行時空或盲搶廁紙的人,多多少少都可能已經像我一樣,逼於無奈地開始初級prepping。Prepping 強調個人求生,極限狀態中你要先想辦法救自己,有餘力才能幫助人。 但大家忙著採購求生品,卻可能忘了囤積一種很重要的資源:社會信任度和約定俗成的秩序
最近終於陪家人看了HBO的迷你劇《切爾諾貝爾》,描述蘇聯當年的恐怖核電廠災難。無獨有偶,我為了舒援精神壓力也重新打開了手遊,剛好FGO第二章第一部就是永久凍土帝國俄羅斯。兩個劇本都是俄羅斯,都很沉重,實在說不上減壓,但至少很有啟發性。
日本是東亞模範生,林鄭月娥據說也是模範生。但在應對武漢肺炎和社會危機時,應對能力卻考零分……
在香港,只要你不是生活在平行時空或盲搶廁紙的人,多多少少都可能已經像我一樣,逼於無奈地開始初級prepping。Prepping 強調個人求生,極限狀態中你要先想辦法救自己,有餘力才能幫助人。 但大家忙著採購求生品,卻可能忘了囤積一種很重要的資源:社會信任度和約定俗成的秩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人是個不怎麼會跟孩子相處的人,如非必要,她不會主動去接觸別人的孩子。 到了自己有了孩子,或許有著血脈聯繫,跟懷胎十月的母性醞釀,她大概只有不太敢替小baby時期的囡洗澡外,其他的作得駕輕就熟。 但遇到別人的孩子,比如好友的、小姑的、姪女的,她的育嬰等級會自動下降到LV1。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與一年未見的學生及家長們聚餐,其中一位家長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看起來都沒變啊,應該要過的再辛苦一點。 我無言,而且感到不舒服,我不想跟這個人一起吃飯。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家人都應有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有時候你的這種在意可能被認為<不夠熱情>,旁人有時候直接說:沒關係啦,小事小事。我一直不清楚這是居住地緣故還是我自己內向,但是對於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微妙關係有種說不清的不舒服。 居住鄉村的第一年,中學時期的同學聯繫上了,第一次便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近日和「語言治療師」朋友談到,這幾年疫情下出生的寶寶,因為社交活動變少,面對多數人都是戴著口罩,所以在語言學習上顯得延緩的比例也相對變多了,這也是「口罩寶寶」年代的現象之一。這個話題引起我的好奇心,也深感「環境」及「教育」帶給人的微妙影響性。 每個嬰兒都是天生的語言家,而「環境」(及
Thumbnail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和他們分享「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任何人(包括家人)都不能碰觸你的身體」這樣的觀念,以及當對方未經同意碰觸他們時,「可以嚴正的拒絕對方(包括家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人是個不怎麼會跟孩子相處的人,如非必要,她不會主動去接觸別人的孩子。 到了自己有了孩子,或許有著血脈聯繫,跟懷胎十月的母性醞釀,她大概只有不太敢替小baby時期的囡洗澡外,其他的作得駕輕就熟。 但遇到別人的孩子,比如好友的、小姑的、姪女的,她的育嬰等級會自動下降到LV1。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與一年未見的學生及家長們聚餐,其中一位家長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看起來都沒變啊,應該要過的再辛苦一點。 我無言,而且感到不舒服,我不想跟這個人一起吃飯。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家人都應有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有時候你的這種在意可能被認為<不夠熱情>,旁人有時候直接說:沒關係啦,小事小事。我一直不清楚這是居住地緣故還是我自己內向,但是對於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微妙關係有種說不清的不舒服。 居住鄉村的第一年,中學時期的同學聯繫上了,第一次便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我覺得親子之間的相處,很容易讓人有上下級的分別,也許父母或長輩沒有這麼想,但是他們的教育跟他們的經驗感受,造就他們習慣這樣對晚輩或下一代。 我覺得兩邊都沒有錯,是習慣跟環境的不同,造成了真的有代溝,只是很不喜歡某些長輩不經意出口的話,讓人有種在造成世代對立的感覺。 每次都說現在的年輕人怎樣怎樣,
Thumbnail
近日和「語言治療師」朋友談到,這幾年疫情下出生的寶寶,因為社交活動變少,面對多數人都是戴著口罩,所以在語言學習上顯得延緩的比例也相對變多了,這也是「口罩寶寶」年代的現象之一。這個話題引起我的好奇心,也深感「環境」及「教育」帶給人的微妙影響性。 每個嬰兒都是天生的語言家,而「環境」(及
Thumbnail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和他們分享「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任何人(包括家人)都不能碰觸你的身體」這樣的觀念,以及當對方未經同意碰觸他們時,「可以嚴正的拒絕對方(包括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