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好在一個青年品牌擔任講師的邀約人,不斷反思自己邀約講師的流程,試著找出一些規則,同時這個品牌也開放一些活動紀錄員,在徵選的過程中突然拼湊起一些自己的要點。
本篇主軸想探討我觀察到的 #社群信賴(或者可以說 #社群信任)
一、為什麼要叫社群信賴
在邀約講師過程中,都會偷偷搜尋他的個人臉書,或是找到他的 Medium、各類文章等等,通常會有個先入為主的思維,「他發文好像很多人按讚,感覺很有名!」
這個「感覺」到底是根據什麼?一開始原本以為是 #社群敏銳度,但經過幾次的經驗拼湊,了解到這個「感覺」是來自於「信賴」。
因為他被很多人信任著,所以他的任何動態都會被社群包圍。
社群有很多種定義,這裡的「社群」指的是社群媒體上的「人們」,不論是 FB、IG、Youtube,只要有很多人因為某件事而群聚,暫且先叫他們「社群」
在尋找講師很重要的過程,我會觀察他的社群信賴程度有多高,他是否被他的社群(粉絲)包圍著,無論是按讚、留言或分享;同樣邏輯,如果這位潛在講師每次發文都很少人互動,第一種可能是他原本就沒有專心在經營社群,第二種可能是他還沒被社群信賴(或認可)。
被認可的人,在社群一定也不會寂寞。
二、社群信賴的種類
接著我想往下分析在看社群信賴都會看的角度,主要都是透過 FB 觀察:
(一)參與感信賴:
第一類指的是他的臉書常常被標記在各種貼文上,不論是學習性、娛樂性、吃飯,都常看到他在社群上平凡的出現,這是無論他是否有展現出他的專業或喜好,我都會認為他的參與至少是被社群認可的(不然也不會有人揪出去對吧?)
例如:《CMX 給社群經理的社群》的大部分人
(二)專業度信賴
專業度是指他可能不像第一類有那麼多參與感,甚至也許稍微獨行俠一些,鮮少看到他跟別人聚會的動態,但每次他發的文都會受到很多人認同,留言下方刷一排同意或支持的回覆,或是被轉載分享原因都是好評,則我會歸類在「專業度」,他的知識、技能上至少被社群認可。
通常這個專業度也可以說是「知識涵養」,他的文章或是洞見讓人覺得他點出一般人沒看到的思考邏輯,或是整理出
例如:《文案的美》林育聖老師、《商業思維學院》游舒帆老師
(三)興趣面信賴
他在社群上有很明確的興趣或嗜好,可能很喜歡運動,常常會看到他跟朋友的假日休閒,或是健身。
或是擅長會分析電影(影評人)、很常寫書摘、讀書心得等,讓人想到要邀 影評人、讀書會,都會快速聯想到他。
三、社群信賴的數據
這部份還沒有科學依據XD 單純是我的單方面觀察
(一)5 % 的按讚數
根據有不同好友數的觀察,似乎好友數 5 % 的按讚數是平均值,假設好友有 1,000 人,每個「正常」的發文應該會有 50 個按讚數(上下稍有誤差),假設只有 3,000 ,應該會有 150 個按讚數才對(甚至更多),撇除分享文或迷因文等。
若每篇文都低於 50,或是有的文章只有個位數,但我就會懷疑這位是否有被社群認可。
(二)上百至千的好友數、追蹤者
假設要邀請一位講師,特別是經驗尚未較多的講師,我也會關注他的好友數(尤其有些講師開始經營個人粉專),如果粉專人數只有 100、300 以下,我就會思考在社群上的聲量及地位,是否沒有想特別經營這塊,或是真的經營不起來。
通常名師的好友數破 3,000、4,000 似乎都很合理,個人粉專至少要超過 1,000 才會是容易被受邀的對象。
▍小結
目前還是不成熟的分析,單純從過往不斷在邀約講師,會觀察的地方記錄下來,之後會再產出一些講師邀約的流程QQ
紀錄於:2020/03/13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