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3/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可是我並不想知道-- 好奇心是怎麼被殺死的

每次談到學習動機,一定會提到好奇心。有好奇,就比較容易從內部找到探索動力,不靠外力獎懲,也能按照自己的步調與思維學習。這一點都沒錯,但為什麼好奇心這麼容易被殺死?都怪學校教育過於僵化?
還有最重要的是,好奇心是怎麼來的?或者可以被培養嗎?
先分享一個幾年前的小故事。
有天女兒一下課,很高興告訴我功課一下子就能寫完,按照慣例,接下來都是她的自由時間,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半小時後我簽好聯絡簿便回到我還沒看完的小說裡,情節正在緊要關頭。等我回過神來家裡沒半點聲音,我發現她在浴室裡悶不吭聲,門還特地關起來:
「哈囉妳在幹嘛?我可以開門嗎?」打開門,洗手台旁邊堆滿五顏六色的東西。原來她在「做實驗」,用色紙摺了很多紙船,一堆爛掉濕掉的「船殘骸」擺在旁邊,她想知道如果把紙船放到水上,多久可以不沉掉?爛掉?
不吵不鬧又沒經濟損失,相信所有爸媽都會支持孩子的實驗精神。當時我第一個產生的反應是:
「你為什麼會發現這個問題」?
問問題向來比找答案難,住在大樓又不敢碰水的這小孩,腦子裡的網絡是怎麼運作才引發她做這個實驗呢?
「喔,故事書裡畫小孩摺紙船放在河上漂,可是我覺得根本不可能啊,應該一下就爛掉了,所以我想做做看。」她說。
過了一會兒,她找我過去,興高采烈地跟我分享成果。
「媽妳看,小船變得很慢才濕,雖然最後還是會爛掉。」
「喔,妳怎麼弄的?」
「我拿護唇膏塗。」
「妳怎麼想到的?真厲害耶,你知道護唇膏裡有甚麼成分嗎?…」正當我興致勃勃的時候,突然被她打斷。
「嗯,可是我並不想知道為什麼。」
故事暫告一段落。當時我卡在孩子的「拒絕」,懷疑這樣的實驗經驗有什麼意義嗎?又,這樣她是不是缺乏好奇心呢?身為父母最想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要繼續「引導」她對「為什麼」有興趣,還是尊重她的意願與學習方式呢?
當紙船不只是紙船,一點都不好玩了嗎
我在約翰‧杜威《民主與教育》這本書裡找到一些線索:
「教育乃是經驗的再造或重組,這再造或重組的過程能增添經驗的意義,也能使人更有能力引導隨後經驗的走向。」行為一開始只是不假思索的衝動,行為若能帶來教育作用或指導作用,便使人覺察本來並不明顯可見的關連。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做實驗時,奠基在他了解事物間的某些關聯,有必要再做的時候,他比先前清楚自己做甚麼、能得到什麼後果,而不是任由後果發生。
這樣說來,似乎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是重要的。以此例而言,護唇膏裡含有油脂成分,是因為「油」隔絕了水,所以能延緩紙船濕的時間,這一串知識就是這段經驗的意義。
然而杜威也說「不包含某種思考在內的經驗,是不可能有意義的」,只有思考才能把經驗中的智能成分凸顯出來。也就是說,直接跟孩子說這串知識,就像要孩子唸課本一樣,雖然能很快地達到目的(清楚知道為什麼),但教育意義並不大。
當時她年紀還小,我沒有繼續往下發展,但這串我對孩子行為的思考探索卻讓我「暫時」得到兩個結論:
1. 讓她知道原因的「方式」也很重要,否則也無助於思考。
2. 孩子的疑問如何自然浮現出來?經由第一個衝動亂做的行為產生出第二個、第三個相關的行為?→這就是我定義且想要尋找的「好奇心」。
由於教育改革,學校裡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實作」,搭配實作後老師講解成因,藉由操作實驗加深因果記憶。引導思考不能說完全沒有,卻因為時間與效率考量,較少能讓孩子再自動產出下個相關問題或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這是我認為思考開始逐漸慣性怠惰的原因之一。好奇心消失,只是慣性怠惰後的一種自然現象。
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咦?我好像也經歷了一場「好奇為什麼孩子不好奇」的思考流程;我很享受這種感覺,或許,這種感受經驗的傳遞也很重要?!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跳脫學校之外的生活,身為家長有機會讓孩子「重新啟動」思考流程嗎?
我的孩子對於有目的性的學習非常抗拒,因此我只能採取潛移默化的方式,打造一個跟學校學習不同氛圍的環境,保持她腦袋裡「胡思亂想」的運作方式。
首先第一步:記下孩子隨口的問題、無心的好奇、或甚至很白爛的題目。
比如說:為什麼骨頭是白色的?為什麼高速公路中間都種矮樹,可是馬路中間都是種高的樹?為什麼兩年前的一首歌,現在突然變成排行榜第一名?
這些題目可能出現在無聊的塞車時間、茶餘飯後、甚至是一群小孩瞎扯淡,但這都代表孩子對這世界仍然「有感」,光是提出問題就值得好好讚賞一頓。
不然問問自己,你有發現這些問題嗎?
第二步:不急著找答案,繼續聯想還有哪些類似問題?
現代的資訊社會想知道答案非常容易,GOOGLE大神馬上就能解惑,因此在「答案之前止步」,一起加入瞎聊行列,這個題目跟其他什麼現象可能有關?或者每個人又因此想到什麼其他問題?
第三步:把主導權交還給孩子。
此時想GOOGLE也可以,知道答案後比對一下題庫,有沒有可以移轉的原理?或是發現有些現象沒法用這原理解釋?
另一個可能是孩子並沒有馬上想知道正確答案,但這個過程就能爭取多幾步動腦、多保留一些觀察與好奇。
回到多年前那個稚氣孩子說「可是我並不想知道」那句話,我猜她並不是完全沒興趣知道原因,而是期待我能閉上嘴巴,讓她自己繼續未完的思索之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