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伊甸——談《湯姆的午夜花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成長是人類最奧妙的事情之一。甚麼叫成長?從嬰孩長大到成人,還是從少不更事到成熟待人?有人說成長只是衰老的另一種說法,人打從二十五歲起,就已經停止成長,並且慢慢步入衰老的階段。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成長都跟時間和空間密切關連,而在成長的階段之中,由孩童步入青春期最令人感到無所適從。少年人如何認識正在急促轉變的自己呢?如何自處,又如何跟別人相處呢?這種種都是少年成長時期重要的課題。被兒童文學家羅威(John Rowe)讚譽為二戰以來的唯一大師手筆,獲二零零七年英國卡內基獎的英國作家菲利帕.皮亞斯(Phillippa Pearce)的《湯姆的午夜花園》(Tom’s Midnight Garden)告訴我們,成長的生活猶如人在伊甸園(Eden),按聖經的記載,伊甸園是上帝安置人的樂園,是淨明無罪的地方,與此同時,亦是一個多變而令人徨惑不安的地方。伊甸裡的蛇就是使人產生懷疑和不安的象徵,人要在這個伊甸裡學習自處和跟別人相處,同時學習辨別和自決。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人都會對人生中許多價值觀產生懷疑,特別對成人的話感到焦慮與反感。他們開始想掙脫成人的束縛,在跌跌碰碰中尋找屬於自我的價值。這時候,他們便會進入那個在午夜的神祕伊甸。湯姆的成長故事正正就是在午夜發生的。


黛博拉·科甘·特克 (Deborah Cogan Thacker)和尚.韋柏(Jean Webb)認為真實和奇幻界線間的模糊界線,能帶來一種掙脫與不安定感 (註)。正正合適放在成長小說之中作為場景的設定。湯姆因弟弟彼得感染痲疹,原訂在自家花園建樹屋的計劃不得不擱置了,而暫住到姨媽的公寓裡,是沒有花園的,更使湯姆感到額外的不爽。公寓的屋主是個叫巴瑟羅米歐的老太太,給人的印象是個不喜小孩的怪婆婆,而她的公寓裡掛著一座老爺鐘,每到半夜就會敲響十三下,這使湯姆感到莫名的好奇心,因為它敲了不該有的第十三下鐘聲,使湯姆發現公寓小後院原來藏著一個美麗的祕密花園。他在花園裡結識了女孩海蒂,跟著的日子,湯姆每逢午夜便到花園跟海蒂玩耍,回到房間,卻驚覺時間只過了一會兒,但海蒂的時間卻比他的過得快很多,甚至在湯姆短短的暑假中,就長大成為亭亭玉立的少女。


皮亞斯塑造這個午夜花園,藉兩位主角——湯姆和海蒂——的時空交錯,引出一個甜美中又帶點苦澀的課題,那就是成長。


老爺鐘擺上刻上《啟不錄》第十六章的「時間不再」,象徵揮別一個舊時代,預備迎接一個新天新地的年代。作者巧妙運用花園與老爺鐘,串聯聖經的第一卷書《創世記》和最後一卷書《啟示錄》,暗示相較身體上的成長,我們更需要瞭解及關心孩子心靈上的成長,因為那是超越時空限制的。湯姆闖入的午夜花園,不是別人的,正正就海蒂——童年的巴瑟羅米歐太太——的夢境。巴瑟羅米歐太太幼年雙親早喪,寄居在嬸嬸家受盡她的白眼,幾個堂哥跟她的年紀相差一段距離,因此,她慣了自製空間來自娛。在第十章「遊戲和故事」中,海蒂跟湯姆初見面時,就自稱「公主」,她又會替人和事編造故事來跟湯姆分享。這些都反映海蒂為何形成孤獨的性格,幸得湯姆「亂入」夢境,使她在回憶之中得著一份難得的情誼。


「時間」的確是本書的一個重要主題,然而我認為讀這小說又不必拘泥於時間的錯置上,因為孩童和少年人對時間和空間都沒有成人那麼執著,這也是湯姆在花園之中跟海蒂玩耍而完全沒有覺得違和的原因。儘管他曾一度懷疑海蒂是鬼,以及對自己不能被芯園裡其他人看見不明所以。他反而像個偵探一樣,蒐集資料去瞭解海蒂的身世。冒險是長成的一種重要標記,缺乏冒險精神使成長變得空洞乏味。冒險的世界是要由冒險的人自我創造的,裡面自有數不清的不確定因素等待冒險者發掘,他要不懼艱險,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跨越險阻,在過程中不知不覺成長。孩子閱讀這本小說,都需要抱持這份精神,成人無需向他們「解話」,又或者老是問他們從故事學懂甚麼道理,反而讓他們多一點發問與尋索,就像湯姆向姨丈發問甚麼是時間一樣。其實湯姆已經不斷尋求解答,姨丈一味以成人的角度回應於少年人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我認為《湯姆的午夜花園》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至八章是「闖進伊甸」,湯姆穿過通往後院的門,闖進巴瑟羅米歐太太童年的夢,打破時空的限制,體驗時間的跳躍,同時進入一種成長的徨恐(湯姆離家的孤獨與海萬幼年喪親的孤獨)。在寫給弟弟彼得的一封信裡,湯姆發問甚麼是時間,時間這玩意對少年人來說,充滿了神祕感。我們或許在少年時期,都喜歡跟朋友玩時間囊的遊戲,把願望或祕密寫在紙條上,把紙條卷好塞進樽子或盒子之中,待若干年後再一起打開時間囊,看看歲月在各自身上留下怎樣的痕跡。湯姆當下的成長經驗,就是巴瑟羅米歐太太成長的回憶。回憶本屬於過去,但對老年人來說,成長時期塑造了他們的人生,儘管在時空上是過去了,但在精神上,是永恆的,會在夢境中不斷重生。


第九至十七章是「成長的印記」。海蒂跟湯姆透過角色扮演、創作故事和分享祕密來排遣孤獨,他們也享受爬樹的樂趣,爬樹可以寓意渴求成長的一種冒險行徑,樹本身亦意味著生命,海蒂從樹屋上跌下來受傷,是成長的必修課,試問哪個人不曾在少年時期受過傷?縱然痛楚,但沒有比痛楚更能使人更快成熟。少年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傷,能使他們避免困在焦慮與困惑的囚籠裡。


第十八至二十六章是「成長的祕密」,海蒂受傷之後,湯姆有一段時間不能跟她見面,再見面時,海蒂已經亭亭玉立,湯姆對時間的流逝感到不可思議,決定要解開這個時間之謎。他從老爺鐘擺上的《啟示錄》經文經歷「時間不再」,短促而多變的少年時期,總叫人又愛又恨。湯姆透過海蒂留給他的溜冰鞋明白到他們在時空交錯的一點上相遇,而這一刻亦會很快悄然流逝。海蒂跟小巴帝邂逅而忽略湯姆,使他意識到成長既甜美亦殘酷。在「溜冰」這一章裡,海蒂和湯姆走到教堂的一座懷念一位仕紳的紀念碑,上面刻著「與永恆交換時間」,這句話告訴湯姆和少年讀者,過去了的時間會進入永恆,成為回憶。


第二十七章是最終章,也是整部小說的結語。在二十六章裡,湯姆要準備回家而來不及告別海蒂,他在最後一刻大喊海蒂的名字,驚動了在睡夢中的巴瑟羅米歐太太。當他準備向老太太道歉之際,才發現面前的老太太,就是花園裡的小海蒂。老太太在最後一章跟湯姆和盤托出她的童年,他們最後的擁抱既是向童年的海蒂作正式的告別,也是對湯姆成長的一次加冕。


《湯姆的午夜花園》記錄了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成長足印,令我想起一個叫《桑菲力安》的故事,故事講述小女孩凱西在成人眼中是個問題兒童,她只有一個朋友,就是玩偶桑菲力安。在一次意外中,她丟失了桑菲力安,尋找良久,終於被一位叫雷恩夫人找到了,夫人卻發現桑菲力安就是她兒時丟失的玩偶,玩偶經歷戰事而幾番落入到不同的主人手上,直到成為雷恩夫人的玩伴。桑菲力安是凱西的,也同樣是雷恩夫人的靈魂伴侶,它沒有被時空限制而喪失價值,更是不同年代的孩子成長的記憶,甚至成為兩代人的精神連繫。成長令人改變,而成長的記憶卻能鮮活永存,幫助我們踏上生命中的新一頁。《湯姆的午夜花園》就擁有這種力量。


註:黛博拉·科甘·特克 、尚.韋柏,《兒童文學導論: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天衛,2005),頁19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2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幸好,還有《彼得‧潘》的存在,提醒我,孩提純真的方向在何方。
Thumbnail
幸好,還有《彼得‧潘》的存在,提醒我,孩提純真的方向在何方。
Thumbnail
這本書是目前我看過以時空穿越爲題材的故事裡,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一般穿越時空的情節裡,都會有特別的設備或是場域來幫助主角們可以回到不同的時間點,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不老的症狀為楔子,透過主角的回憶引領著讀者穿梭在不同的時空,這也更貼近時間的本質—時間只會不斷地朝未來流逝,我們終究無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
Thumbnail
這本書是目前我看過以時空穿越爲題材的故事裡,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一般穿越時空的情節裡,都會有特別的設備或是場域來幫助主角們可以回到不同的時間點,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不老的症狀為楔子,透過主角的回憶引領著讀者穿梭在不同的時空,這也更貼近時間的本質—時間只會不斷地朝未來流逝,我們終究無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
Thumbnail
「我知道那種預感。」婦人聽到這裡忍不住開口說。「知道將與眼前所愛永遠別離的預感。」
Thumbnail
「我知道那種預感。」婦人聽到這裡忍不住開口說。「知道將與眼前所愛永遠別離的預感。」
Thumbnail
《愛麗絲夢遊仙境》問世至今160年,書中的紅桃皇后說:「在我們這個地方,你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你有沒有覺得,這根本就是神諭。這根本就是在大人和小人的世界,都通用。這本大人小孩都看過的小說,讀完讓人細思極恐。
Thumbnail
《愛麗絲夢遊仙境》問世至今160年,書中的紅桃皇后說:「在我們這個地方,你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你有沒有覺得,這根本就是神諭。這根本就是在大人和小人的世界,都通用。這本大人小孩都看過的小說,讀完讓人細思極恐。
Thumbnail
🌹我們或許是某人生命中的那朵玫瑰花,也可能成為沙漠中等待馴養的小狐狸,但心中必定都曾住著一位小王子。 🦊但願每位已經變成大人的小王子,都能找回初心,用最潔淨透亮的眼光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本文為平面邀稿,原文刊載於〈udn x瘋活動〉
Thumbnail
🌹我們或許是某人生命中的那朵玫瑰花,也可能成為沙漠中等待馴養的小狐狸,但心中必定都曾住著一位小王子。 🦊但願每位已經變成大人的小王子,都能找回初心,用最潔淨透亮的眼光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本文為平面邀稿,原文刊載於〈udn x瘋活動〉
Thumbnail
在精神分析的詮釋下,《湯姆》展示了兒童「潛意識思考」及「性慾」的文學樣貌,以及他面對某個重要他人的挫折時,其實是需要透過內心多麼複雜的歷程、幻想、夢、旅程,才能想通、接受、安頓這份情感,為自己的處境找到意義:成長。
Thumbnail
在精神分析的詮釋下,《湯姆》展示了兒童「潛意識思考」及「性慾」的文學樣貌,以及他面對某個重要他人的挫折時,其實是需要透過內心多麼複雜的歷程、幻想、夢、旅程,才能想通、接受、安頓這份情感,為自己的處境找到意義:成長。
Thumbnail
孩子什麼時候長大了?當他學會不說話的時候! 長大是不是等於世故?世故是保護罩還是牢籠套? 世界上只有一個孩子不會長大,或不願長大,就是「彼得潘」。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孩子什麼時候長大了?當他學會不說話的時候! 長大是不是等於世故?世故是保護罩還是牢籠套? 世界上只有一個孩子不會長大,或不願長大,就是「彼得潘」。 -追蹤、訂閱《郝廣才日日談》來閱讀全文,每天為你說一個故事。
Thumbnail
在大人所創造的兒童故事裡,許多可能是為了自我療癒,虛弱地彌補心中的缺憾。例如曾經割捨最不能割捨的人或物、犯下最無法被原諒的錯誤、第一次在最倉皇無助的面前崩潰……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夢魘。應對敵人的正確方法是正視它,而不是逃避。因此,我們有了暗黑的青少年小說。在暴風雨來臨前夕先認識暴風雨,預習預防..
Thumbnail
在大人所創造的兒童故事裡,許多可能是為了自我療癒,虛弱地彌補心中的缺憾。例如曾經割捨最不能割捨的人或物、犯下最無法被原諒的錯誤、第一次在最倉皇無助的面前崩潰……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的夢魘。應對敵人的正確方法是正視它,而不是逃避。因此,我們有了暗黑的青少年小說。在暴風雨來臨前夕先認識暴風雨,預習預防..
Thumbnail
成長是人類最奧妙的事情之一。甚麼叫成長?從嬰孩長大到成人,還是從少不更事到成熟待人?有人說成長只是衰老的另一種說法,人打從二十五歲起,就已經停止成長,並且慢慢步入衰老的階段。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成長都跟時間和空間密切關連,而在成長的階段之中,由孩童步入青春期最令人感到無所適從。少年人如何認識正在急促轉
Thumbnail
成長是人類最奧妙的事情之一。甚麼叫成長?從嬰孩長大到成人,還是從少不更事到成熟待人?有人說成長只是衰老的另一種說法,人打從二十五歲起,就已經停止成長,並且慢慢步入衰老的階段。無論是哪一種說法,成長都跟時間和空間密切關連,而在成長的階段之中,由孩童步入青春期最令人感到無所適從。少年人如何認識正在急促轉
Thumbnail
永恆少年也好,智慧老人也好,都只是身而為人的其中一個面向。重要的是,能在真實的生命裡,學會為自己負責,進而領略如何在這些向度裡,自由來去。
Thumbnail
永恆少年也好,智慧老人也好,都只是身而為人的其中一個面向。重要的是,能在真實的生命裡,學會為自己負責,進而領略如何在這些向度裡,自由來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