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法國昂熱(Angers)的
若瑟‧赫忍斯基 神父(Joseph Wresinski, 1917-1987),從小在極端貧窮中長大。他在 1946 年被祝聖為神父,1956 年創立「
第四世界運動 」來對抗赤貧。他的堅定信念吸引世界各國的人,紛紛投身這個跨宗教、跨國界的運動。他以最貧窮的家庭為核心,將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結合起來,共同思考並實踐「對抗赤貧」,他辭世後全球對抗極端貧窮的努力仍在持續發展。赫忍斯基神父說過:「
哪裡有人被迫生活在赤貧中,那裡的人權就會被忽視、被剝奪,團結奮鬥使人權受到尊重,是我們神聖的義務! 」
《民主藝匠》這本書描述在三大洲六個國家的十二個赤貧者結盟的故事,娓娓道出許許多多有正義感、決心、毅力的小學老師、教育廳長、工程師、學生家長、新聞記者、家庭主婦、市議員、醫院檢驗員、歐盟官員、小型企業主、人權律師、鄉村牧師、外交官和大學教授,分別努力在原本沒有連結的赤貧社區,創造公民結盟、超越社會排斥,在看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絕望中,闖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一位小學教師在法國里爾的貧民社區成立「街頭圖書館」,強化貧困地區的家長與學校老師的親師合作,加上教育廳長積極促進學校與貧窮家庭建立互助互信的夥伴關係,使赤貧兒童得到了平等的學習機會。三位在法國電力公司巴黎總部任職的工程師,強烈感受到貧困用戶被斷電的困擾,便透過電力公司與第四世界盟友的對話,進一步分析公司電腦資訊以分辨因貧窮而被斷電的用戶,再提供底層用戶不斷電的貼心服務,電力公司也重塑了良好的公眾形象。一位法國學生家長聯盟的主席,協助赫忍斯基神父為「法國社會經濟理事會」撰寫的《極端貧窮與經濟社會的不穩定》(Extreme Poverty and Lack of Basic Security)報告書,進而推動法國《最低收入保障法》(Guaranteed Minimum Income Law)的立法,以確保每個公民擁有最低收入保障、社會保險以及融入社會的權利。
一位瑞士知名報社的記者,透過對貧困狀況和底層生活的完整報導,讓極度貧困的家庭開始被當作公民來看待,促成弱勢群體有能力自我保護和表達意見,建立足夠的社區支持互助網絡。一位加入第四世界團體的波爾多市家庭主婦,在爭取國會議長接見參加「第四世界兒童代表大會」的小朋友之後,使得市政當局開始資助該市對抗赤貧的行動計畫,也讓底層市民得到聆聽、尊重和支持。一名法國醫院的檢驗員及工會領導,努力和醫院的臨時清潔工建立友誼,促使他們成為醫院工會組織的成員和幹部,一起完成改善醫療品質的使命。
一名歐盟官員在發現赤貧世界的痛苦後,積極說服歐盟各部門加入對抗赤貧行列,包括社會、文化、經濟、區域政治、教育等各領域,使得「第四世界」成為歐盟執委會和歐洲議會的日常語彙。一對法國細木工坊的小企業主夫婦,雇用了一位技術最不成熟的赤貧工人,努力尊重護衛他在教育、家庭生活、居住、公民權與社交關係的自主權,昇華了木工坊內部的氛圍與更人性化的工作環境。一名瑞士的人權律師,在聆聽一對遭受不公平對待的赤貧夫妻的困境之後,毅然決然為他們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努力對抗瑞士聯邦法院以爭取赤貧公民應該享有的充分基本人權,甚至將案件送到歐洲人權法院,遭到強制寄養的孩子終於回到父母身邊。
一位英國的鄉村牧師,在傾聽備受排擠的流浪家庭的遭遇後,認真對待他們陳述的處境,努力協助他們得到街坊鄰居的接納,也使得他們被排斥的孩子找到合適的教育機構。一位國際外交官全力協助第四世界運動與聯合國建立聯繫,並取得在聯合國的第一級諮商地位,促使聯合國各分支機構,包括人權理事會、兒童基金會、教科文組織、發展計畫署等,都和第四世界運動密切合作,並推動第一個消滅貧窮的十年行動計畫。一位以色列的社會工作學教授,與赫忍斯基神父相遇相知到相輔相成,努力研發出社會學者與貧窮家庭及共事組織的「夥伴關係」概念,證明社工人員和赤貧家庭可以彼此學習、互相幫助,進而打破專業與私領域之間壁壘分明的區隔。
這十二個感人的故事,一再強調極端貧窮會使人飽受不正義、無力感、羞恥、屈辱、被排斥的經驗。對抗赤貧最優先的使命是要觸及到最貧窮和最被忽略的人,以他們已經做過的努力為基礎,與他們建立連結,也讓他們彼此建立聯繫。唯有確保赤貧者位居對抗赤貧計畫的核心,聆聽他們對自已及孩子的夢想及願望,才能達成相互的理解、避免社會排斥。當不斷被社會排除在外的人們,能夠平等的對社會貢獻自已的知識與經驗時,極端貧窮才會被消滅。聆聽、體會、同理底層公民的心聲,民主才能真正滿全!
這些故事印證了赫忍斯基神父的一段話:「極端貧窮及社會排斥是人為的,只要金錢的力量被視為最主要的價值,這個世界就會被貧窮和暴力所束縛;當人性尊嚴成為我們最主要的價值,這個世界就會被轉化,我們也才能夠享受和平。 」如果社會體制能夠為赤貧公民變得更平易近人、更公平正義,社會體制本身就會經歷更深廣的轉化,重新發現社會體制存在的初衷和價值:「確保每一個人無論身份地位如何,都享有平等的尊嚴,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任何人可以用任何理由加以剝奪。」當赤貧公民的民主得到保障,自由、平等、博愛也才能落實!
《民主藝匠》是一本敘述關懷赤貧弱勢、努力創造連結、整合社會力量、改變社會體制、有效對抗赤貧的好書。每個國家、每個城鄉、每個社區都有被忽略的、被排斥的赤貧者,如果有很多善良而正義的公民,能夠挺身投入與赤貧者的雙向交流、相互尊重、彼此學習、共商對策,就可以使赤貧的家庭日益減少,社會也日益祥和!希望這本書能受到讀者們的青睞,也能給民主自由的台灣帶來更平等、更博愛的蛻變!
文: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
《民主藝匠:公眾、赤貧家庭及社會體制如何結盟,攜手改變社會?》
Artisans de démocratie: De l’impasse à la réciprocité, comment forger l’alliance entre les plus démunis et la société?
作者:約納.羅生福(Jona M. Rosenfeld)、唐弟予(Bruno Tardieu)
譯者:楊淑秀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政界
王幼玲(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
陳建仁(中華民國副總統)
學界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副教授)
陶蕃瀛(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副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顧瑜君(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文化、宗教、公民團體
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陳淑芬(現代婦女基金會副執行長)
陳來紅(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創社理事主席)
鄭村棋(人民民主陣線代表、社會運動者)
劉一峰(花蓮玉里天主堂本堂神父、第26屆醫療奉獻獎得主)
•對抗貧窮、尋求社會正義的第一線行動者,最實際而深刻的反思。
•本書指出在繁榮、進步的國家,對於極端貧窮的存在若不是有爭議,就是一概否認,而否認極端貧窮正是對民主的反諷;這對於已進入先進國家、號稱民主,並積極提倡轉型正義的台灣,是一個很重要的參照與反省。
•有別於許多以社會面議題為考量的運動,本書有極強烈的人道關懷,是真正以人為關懷的核心,關注人(包括赤貧者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處境與尊嚴。
•本書中強調唯有公眾、弱勢和體制共同對話、合作,才有可能改變現實。民主是需要聯合所有人一起創造的藝術品,這本書中分享的經驗與反思,正是現時台灣社會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