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評書|Bukowski的希望與絕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此前,從未想過要將柳永與Bukowski聯繫起來,但讀完不知第幾卷的Bukowski詩集,腦中竟屢屢蹦出這句。隔著百年、千山萬水,似乎異曲同工。今天讀完Bukowski的The Last Night of the Earth, 想起一個看似在他詩集中缺失的東西——希望。
Bukowski的詩總飽含著一種對絕望和希望的雙重鄙夷,能讓他從絕望裡絕塵而去,也能讓他將希望滋生出的無意義的幻象泡沫捏破。沒有很多人能看得這樣清楚,活在Fantasy裡有時可以是自然而愉悅的。我們的大腦可以阻止我們看到眼前的事實,把Reality活成Fantasy而依舊被無意識的不自知佔據的人不在少數,我便是其中之一。畢竟,承認了無希望對於鼓起繼續活下去的勇氣而言,可以是致命的打擊;畢竟,大家都這麼講——「只要有希望,就能活下去」。然,Bukowski的詩持續地向我們展示了沒有希望、沒有絕望又如何能繼續下去——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以前讀波德萊爾那首著名的《憂鬱》(Spleen),如下段落刻在腦中:
當大地變成一間陰濕的牢房,
那裡,希望像蝙蝠在低翔,
雙翅膽怯地拍打著四壁,
腦袋與腐朽的房頂相撞;
那時候想啊,希望是多麼美好的東西,怎麼能是這樣呢?過了些許年,那句詩還留在腦中,希望卻與波德萊爾靠得更近了。
「希望」在Bukowski的詩歌中鮮有容身之地,從極端受虐的原生家庭走出,他似乎早已把「希望」二字轉換成了「絕望」。而在成堆爛柴般的絕望中站起來,哪怕是藉著酒精、藥物,卻也勇氣可嘉。這便是他inspiring之處。
似乎很微小的日常都能被Bukowski捕捉,一如去洗車,在塞車隊伍裡排隊,收到讀者尋求建議的信件等⋯⋯這些一件件小事在他Doppelgänger Henry Chinaski的參與下編織起了一張網,網住了他生活中那些看似並無詩意的種種。而「希望」和「絕望」,似乎從網眼中漏了出去。Chinaski也不去強制抓「希望」回來,只繼續活在酒精和女人中。誰說沒有希望,就活不下去?
讀Bukowski有時候也tedious,有時覺得他抱怨太多,有時太絕望,好像整個世界在他那裡變得upside-down,抑或是我的世界才是真的upside-down?
很多人說Bukowski的詩句句有掙扎,頁頁有咒罵,可是,讀到他塞車時的怨懟,突然,翻過一頁,看到了他的那點「希望」,與「逃亡」相連。
©版權所有。p.s. Bukowski的詩簡潔、平實,對於希望通過詩歌提升英文閱讀能力的讀者應該比較適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家庭暴力是存在於家庭這個極小的社會單位裡的暴力。它往往被理解為夫婦親密關係間的暴力,實際上,多數情形下也是這樣,但是看完這本書,我的感覺是家庭暴力涵蓋了所有身、心尚在家庭裡的人,施暴者不一定一直是/從來都是施暴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倖存者(書裡多選用「s
八零年出生的人,今年四十歲了。如果四十年過去了,他還會是當初那個少年嗎?不會,除非他死了,停留在那年、那天——四十年前的今天。 韓江的《少年來了》由Deborah Smith譯成英文,題目作「Human Acts」。題序裡,Deborah寫道,那麼多作者寫光州事件,各式各樣的切入點,韓江偏偏選擇的是
Freud釋夢的時候講道,人們在夢裏從未夢到過太陽。彼時,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Freud講夢裡的世界或明或暗,但卻從未出現真正的太陽以及陽光照射的感覺。他還談到,人們鮮少夢到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火車、汽車等旅行,如果有,或許是要死了的徵兆。他的患者們大部分要麼夢到準備出行前的緊張匆忙,要麼夢到誤了火
是這本關於女人的書是流水帳還是女人的一生從來都已經過成了流水帳? 流水帳從來不都應該是從頭開始嗎?從頭到尾,何來的倒敘、插敘,只有順敘而已。順著,怎麼都得順著走下去。可這本關於女人的書卻讀來真似一本流水帳,無論視角怎樣轉換,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地襲來,行文中難見極細膩的感受,換之為一種堵在胸口、憋在心間
幹嘛躲在英文裡?——房思琪 Finished this book months ago, but I haven't made peace with myself about the book. It was a turbulence on the Internet due to the autho
這本書並不難讀,但卻花去了我十多天的時間,也許我錯了,這本書其實真的很難讀。  掩卷遐思,覺得這是本很有趣的書。讀書的時候,人在書里,順著敘述一直走,恍惚間進入了過去一個平行、自己曾深諳的世界,那個世界里人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無比明瞭,但也往往覺得迷霧重重。閉卷之時,又不得不注意到自己面前這個真正的世界
Hurt people hurt people. 家庭暴力是存在於家庭這個極小的社會單位裡的暴力。它往往被理解為夫婦親密關係間的暴力,實際上,多數情形下也是這樣,但是看完這本書,我的感覺是家庭暴力涵蓋了所有身、心尚在家庭裡的人,施暴者不一定一直是/從來都是施暴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倖存者(書裡多選用「s
八零年出生的人,今年四十歲了。如果四十年過去了,他還會是當初那個少年嗎?不會,除非他死了,停留在那年、那天——四十年前的今天。 韓江的《少年來了》由Deborah Smith譯成英文,題目作「Human Acts」。題序裡,Deborah寫道,那麼多作者寫光州事件,各式各樣的切入點,韓江偏偏選擇的是
Freud釋夢的時候講道,人們在夢裏從未夢到過太陽。彼時,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Freud講夢裡的世界或明或暗,但卻從未出現真正的太陽以及陽光照射的感覺。他還談到,人們鮮少夢到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火車、汽車等旅行,如果有,或許是要死了的徵兆。他的患者們大部分要麼夢到準備出行前的緊張匆忙,要麼夢到誤了火
是這本關於女人的書是流水帳還是女人的一生從來都已經過成了流水帳? 流水帳從來不都應該是從頭開始嗎?從頭到尾,何來的倒敘、插敘,只有順敘而已。順著,怎麼都得順著走下去。可這本關於女人的書卻讀來真似一本流水帳,無論視角怎樣轉換,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地襲來,行文中難見極細膩的感受,換之為一種堵在胸口、憋在心間
幹嘛躲在英文裡?——房思琪 Finished this book months ago, but I haven't made peace with myself about the book. It was a turbulence on the Internet due to the autho
這本書並不難讀,但卻花去了我十多天的時間,也許我錯了,這本書其實真的很難讀。  掩卷遐思,覺得這是本很有趣的書。讀書的時候,人在書里,順著敘述一直走,恍惚間進入了過去一個平行、自己曾深諳的世界,那個世界里人們的一舉一動我都無比明瞭,但也往往覺得迷霧重重。閉卷之時,又不得不注意到自己面前這個真正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歌,在特定時分聽起來,感受更深、得著更大。就像這首歌,在這個時候聽來,歌詞給予的力量很大。 對現實 怎麼踩 都不會 扭轉世界 明白血肉會崩壞 骨氣沒法被活埋 「在這個世界活着真的很累,而且再努力又不能改變甚麼」 。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嗎?林夕對世界的理解亦同樣,對啊,現實是殘酷
Thumbnail
這篇詩歌描述了微笑和希望的力量,以及寫作對夢想的意義。無論是清醒還是沈睡,這都是一個關於希望和夢想的肯定。
Thumbnail
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在生活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有時候,困難如滔天巨浪,似乎要將我們徹底淹沒;有時候,挫折如密林中的荊棘,讓我們無法前行。在這樣的時刻,放棄似乎成為了一種自然的選擇。然而,正如題目所說的:「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即使事情看起來很糟糕,也總有希望。」這句話揭示了希望的重要
Thumbnail
續上篇【緊繫—珍念的時光至寶】,這篇是相反的絕望篇。 這篇文章描述了孤獨的心態和憂鬱的情緒,表達了作者在黑暗中的絕望和痛苦。文章最初描述了有人陪伴的希望帶來的溫暖,但最後卻變成了痛苦和絕望。這篇文章充滿了無助和絕望,表達了深刻的靈魂之痛。
Thumbnail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魯迅金句》魯迅-中國近代作家。 =========== 在閱讀網路文章時,無意間讀到一段話「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
Thumbnail
我們追求的愛情、事業、金錢,最終是否都只是一場幻覺? 我們追求的理想在現實的碰撞中支離破碎,心靈是否也隨之破碎成千萬片? 有時候,當夜幕降臨,我們獨自一人面對黑暗,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多麼渺小,活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彷彿一粒塵埃般微不足道。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Thumbnail
風中吹來仙音飄飄,夕陽在雲中輕輕的綻放出光彩,遠遊的伙伴回來再相聚,不知兩年後的你是否依然保持初衷,他說:「怎麼會沒有希望呢?怎麼會感到無奈呢?我依然在修道辦道啊!」我們只是笑眼相望,一會兒他會心一笑說:「初發心未曾忘懷。」如果生命希望的火炬已經點起,那麼無論到何處仍然是光明燦爛。   為什麼他
Thumbnail
「活著,是最痛苦的自殺方式,你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才終於聽不見心跳的聲音,不去感受希望」這是5年前在學生時期創作的劇本「鬼抓人」裡的一句台詞,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這是我最引以為傲的一句創作。但現在把自己放到劇作家之外的身份去看這句話,就覺得其實活著才有希望,活著才能好好的面對痛苦,不一定要解決痛苦,但可以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些歌,在特定時分聽起來,感受更深、得著更大。就像這首歌,在這個時候聽來,歌詞給予的力量很大。 對現實 怎麼踩 都不會 扭轉世界 明白血肉會崩壞 骨氣沒法被活埋 「在這個世界活着真的很累,而且再努力又不能改變甚麼」 。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嗎?林夕對世界的理解亦同樣,對啊,現實是殘酷
Thumbnail
這篇詩歌描述了微笑和希望的力量,以及寫作對夢想的意義。無論是清醒還是沈睡,這都是一個關於希望和夢想的肯定。
Thumbnail
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在生活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有時候,困難如滔天巨浪,似乎要將我們徹底淹沒;有時候,挫折如密林中的荊棘,讓我們無法前行。在這樣的時刻,放棄似乎成為了一種自然的選擇。然而,正如題目所說的:「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即使事情看起來很糟糕,也總有希望。」這句話揭示了希望的重要
Thumbnail
續上篇【緊繫—珍念的時光至寶】,這篇是相反的絕望篇。 這篇文章描述了孤獨的心態和憂鬱的情緒,表達了作者在黑暗中的絕望和痛苦。文章最初描述了有人陪伴的希望帶來的溫暖,但最後卻變成了痛苦和絕望。這篇文章充滿了無助和絕望,表達了深刻的靈魂之痛。
Thumbnail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魯迅金句》魯迅-中國近代作家。 =========== 在閱讀網路文章時,無意間讀到一段話「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
Thumbnail
我們追求的愛情、事業、金錢,最終是否都只是一場幻覺? 我們追求的理想在現實的碰撞中支離破碎,心靈是否也隨之破碎成千萬片? 有時候,當夜幕降臨,我們獨自一人面對黑暗,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多麼渺小,活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彷彿一粒塵埃般微不足道。
Thumbnail
最近讀了一本書: 《觀察的藝術》(Rob Walker),讓我想要重啟荒廢(或說能力基本缺失)的觀察能力。這幾年深受眼疾所苦,甚至到了一個驚慌的地步:常常閉著眼睛學習適應黑暗無光的世界。 我的「悲劇小劇場」連帶也讓我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如此多值得我凝視並為之動容的景象,我不想懊悔自己一再錯過……於是
Thumbnail
風中吹來仙音飄飄,夕陽在雲中輕輕的綻放出光彩,遠遊的伙伴回來再相聚,不知兩年後的你是否依然保持初衷,他說:「怎麼會沒有希望呢?怎麼會感到無奈呢?我依然在修道辦道啊!」我們只是笑眼相望,一會兒他會心一笑說:「初發心未曾忘懷。」如果生命希望的火炬已經點起,那麼無論到何處仍然是光明燦爛。   為什麼他
Thumbnail
「活著,是最痛苦的自殺方式,你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才終於聽不見心跳的聲音,不去感受希望」這是5年前在學生時期創作的劇本「鬼抓人」裡的一句台詞,時至今日我仍然覺得這是我最引以為傲的一句創作。但現在把自己放到劇作家之外的身份去看這句話,就覺得其實活著才有希望,活著才能好好的面對痛苦,不一定要解決痛苦,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