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媒體的「原本樣貌」是中立客觀嗎?

最近蘋果日報取消訂閱制。很多人便說,看吧,蘋果的付費訂閱制本來就搞不起來,因為其內容替代性頗高,不付費看也沒關係。就算要走質感路線,很可惜,目前一些網路原生媒體,或是以群眾募資作為運作模式的獨立網媒,其品質也都比較好,甚至蠻多是免費的。在這樣的內外操作與競爭下,導致蘋果失去原本的讀者群,訂閱結果不如預期,只好恢復免費提供新聞內容的經營樣態,即回到以往用點閱率抓分眾,藉此「賣閱聽人注意力給廣告商」(抱歉了,透露出我的學術傾向)以及置入行銷(假裝新聞的廣告)的經營模式。然後,就對這個經營模式提出大致兩種看法,有人認為蘋果就好好地固守分眾(特定的政治立場與傾向),有人就認為蘋果應開始走「中立」路線。實際上,蘋果目前看起來好像是繼續走上他的傳統分眾路線,再搭配「付費訂閱某些內容」的雙軌經營方式持續運作著。
經營路線該怎麼走,這種企業經營問題,不是我的專長,但這當中談到媒體「中立性」的問題,我覺得可以談談。就是,媒體它本來就「長得很中立」嗎(或,它應該是中立的嗎?但這應然面的問題我想之後再來談,就先談它原本長甚麼樣子)?
一般來講,當代對媒體的要求,是要維持中立客觀。那中立客觀的標準是甚麼?不外乎就是立場上要兩面並陳以彰顯中立,資料來源可以找到消息來源進行查證(是謂客觀性)等等。
然而,上述這些標準,是近幾世紀的事情,大概是從美國獨立後,民間企業辦報開始,資本主義的邏輯開始介入媒體運作。那資本主義的邏輯是甚麼?跟我常聊時事的聊(ㄗㄨㄟˇ XD)友們一定聽我講到爛掉,就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把資本積累當作唯一目的的體制」。當初美國獨立運動之前,波士頓茶黨認為,殖民地只有來自英國的報紙,只有一種聲音,這樣不行!殖民地必須有一份反英國人的報紙。只是這些報紙的經費來源大多是民間企業出資辦報。獨立後,這些報老闆們為了擴大自己的讀者群,因此開始發展出類似今天的「中立意理原則」,以此廣納、擴大自己的閱報受眾,因此不能只寫一種立場的聲音,而是要把各種聲音、立場並陳於一個版面裡,可以說是當前中立意理的雛形。媒體的功能定位開始慢慢地朝著資本積累的考量運作著。
可另一方面,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歐洲大陸,他們的媒體似乎不是長這樣。
彼時的歐洲媒體,基本上是替自己擁立的黨派立場發聲。像是早期的宗教報紙對上擁護啟蒙理性的報紙;革命時代的法國雅各賓黨對上保皇黨;歐洲的左派媒體對上右派媒體等等。
歐陸媒體相信,「真理越辯越明」這件事,就是在彼此「堅定擁護自身立場」的前提下,來進行辯論,看誰能說服誰(有時候僵在那邊就...就只能打一架啦)。也因為這樣,上述事例,甚麼宗教對上啟蒙,革命對上保皇勢力等等,這些所謂的「媒體小冊子」都發揮相當大的作用,也激發許多人文想法與思考。真理有沒有越辯越明就留待大家評論,但不可否認,也因為這樣的「媒體生態」,的確出現許多促進人類文明往前推進的知識內容。就拿我自己蠻欣賞的一位義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Gramsci)來講,其政治思想、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皆以新聞或評論的方式傳播出去。後來葛蘭西的投書與新聞書稿,在他過世後被集結成冊,成了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參考文獻。(現在大家聽到的甚麼「話語霸權」、「文化霸權」等概念,就是來自葛蘭西的論述啦)
所以說,從上述發展概況看台灣媒體。我們常說有些媒體藍到發紅、綠到長蛆、紅到變維尼,然後替各自擁護的立場相互對辯,某種程度也算藉此迎合閱聽眾的胃口。但這現象,如果去對照一下媒體在歐美國家的發展,好像會有點既視感。只是說,台灣的媒體會有這種現象,主要是經營考量下媒體抓分眾以維持營運所致。
至於這樣的發展能否產出類似於歐陸早期那種「對人類文明有著偉大貢獻」的結果,我不知道啦,也沒那麼那麼樂觀(即變當時的歐陸社會也認為對方的言論根本是妖言惑眾,會導致世界毀滅,甚至是衝擊三觀的異端邪說)。但當我們在一直強調媒體本來就該中立客觀的時候,嗯...它真的是「本來」就長得很中立客觀呢?還是說,它根本就無法長成那樣呢?強調中立客觀不會有問題嗎?
也許「中立客觀」這個概念放在歷史長河中,它並不是媒體原本的樣子呢。
(至於對「中立客觀」的批判,可以找一下關鍵字「中立意理」、「中立守門人」或「中壢李姓」,啊不是,「中立理性的謬誤」等,就有很多說法啦。如果懶得找,我之後再敲一篇跟大家分享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