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這是我學習戒律的動機。
佛教的戒律有兩大類
1. 聲聞律儀。七種律儀。淨化身、口、意三業。佛往世時代親口所制。
2. 菩薩律儀。依據大乘經典所見的菩薩行儀。三聚淨戒(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名字或許是後出,涵義確係出於佛說。
- 佛教戒律的基礎,也可稱為基本的倫理觀念,依據三皈、五戒、十善,來清淨三業,自利利人。
- 戒的功能在於清淨與精進;律的功能在於和樂與無諍。
- 戒的定義,在消極方面是不許做,積極方面是必須做。
- 佛陀為僧眾制戒,乃是應時應地而做適當的規定。
- 若求智慧,先除七種心(煩惱心、慳心、破戒心、瞋惱心、懈怠心、散亂心、愚癡心)。
《般若經》的菩薩戒內容
- 利益諸眾生。首重發菩提心。
- 具足無相戒。
- 修習眾善法。
《法華經》三軌戒
- 無相的空觀為基礎。
- 無上菩提的大悲心為原則。
- 柔忍修善法為根本。
《華嚴》系統的十往經,十善經,為在家菩薩而設
- 當離一切殺生,常起慈悲心。
- 離諸竊盜,常自滿足。
- 離於淫邪,自足妻室。
- 離於妄語,常真語實語。
- 離於兩舌,無破壞心。
- 離於惡口,和柔具足。
- 離於綺語,常知時語實語。
- 不貪他物,不作是念我當取之。
- 離於瞋害心、嫌恨心、迫熱心等,常於眾生求好事心、愛潤心、利益心、慈悲心。
- 離於占相,習行正見,決定深信罪福因緣,離於諂曲,誠信三寶。
十善法乃是世間善法的常軌,是被佛法所肯定的,但卻未必要由佛說,未必出於佛教。對三寶弟子而言,不論在家出家,其目的應當是在家眾最上要得三果阿那含,出家眾最高要得四果阿羅漢。
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
- 目的不在教人根據某一菩薩戒本逐條受持,而是著重鼓勵信眾發起菩薩誓願。那便是我們常念的四弘誓願,以及菩薩戒的總綱「三聚淨戒」。
- 一受永受,直到成佛時為止。
- 原則上凡夫菩薩,應以聖人做模範,卻不要將凡夫菩薩當聖人來要求。
書名:菩薩戒指要
作者: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