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回顧過去所看的一些好書,當中有一本書叫做「厚黑學」,很多人一想到厚黑學,就是一種厚著臉皮,心要抱持黑...等。其然不然,然則這本書他有很多很讓人體會之處。從中有提到關於學問這件事,其池永先生這番話,非常讓我感同深受。
日本教習池永先生:
『操學問,全靠自己,不能靠教師。教育二字,在英文為「Education」,照字義是「引出」之意。世間一切學問,俱是我腦中所固有,教師不過「引之使出」而已。
並不是拿一種學問來,按入學生腦筋內。如果學問是教師與學生的,則是等於此桶水,傾入彼桶,只有越傾越少的,學生只有不如先生的,而學生每每有勝過先生者,即是由於學問是個人腦中固有的原故,腦如一個囊,中儲存許多物,教師把囊口打開,學生自己伸手取就是了。』
我認為,學習的重點不在於你讀了多少本書、念了多高的學士學位。重要的是,你在這些學識學海中,你體悟到了什麼?你真正了解到了什麼?以及你用了多少?這些問題不斷的可以在學習中不斷的沈思與體會。過去的筆者,總以為要念很多很多書,才能加強自己的知識能力,可是現在回過頭來看來思考,若有人問我到底念了哪些,我還真難可以架構出,我所了解的知識體系與結構。
總而言之,學習的關鍵,不在於你念了多少,而是在於你吸收了多少,有輸入既有得輸出,方能強化你所記憶之事。若囫圇吞棗的僅將書本知識加以大量讀入,而為經過體悟與結構化。所展現出來的效益,反而是稍嫌不足,較不具有效率。 保持學習中的思考、結構與輸出。會讓你的學習成果更加明確,效益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