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柔軟三式,與兒女建立好關係,讓父母過好日子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最近聽到鄰居伯伯述說著對兒子不結婚,要幫他在鄉下找對象結婚的看法,但伯伯兒子說:「我想結婚的時候會自己找,在臺北又不是沒有女朋友。」伯伯又回應說:「為什麼有女朋友還不結婚?」…,伯伯說每次只要跟兒子談到這個問題就會不歡而散;而另一個親戚則說自己跟媳婦在家各處一室,除非必要每天說不到一句話,通常只聽到:「媽,來吃飯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當長輩的父母在家中處處遇到困境呢?

以下有幾個經常造成父母與子女間格格不入的話題:

結婚生子:傳統觀念裡將結婚生子視為人生必須達成的目標,若沒有完成,父母就會覺得自己愧對祖先;也擔心子女們沒有子嗣,老來無人奉養。

工作:「這工作養得起一家人嗎?這種工作不好吧!」薪水高低與工作環境是長輩評價好壞的標準,例如該公司是否像以往的電子業年收入十幾個月、配股等,但父母可能忽略這樣的工作待遇是需要付出莫大的辛勞才能擁有。

生活習慣:「坐有坐相、站有站樣、不要天天掛在網路上、要多運動、女生要會下廚」等想法看似沒錯,現在卻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身上,經常叮嚀這些話,往往會讓子女們覺得又再說教而使彼此關係緊繃。

上述的情形容易讓彼此摩擦甚至產生裂痕,到底可以如何改善與子女間的關係呢?

用柔軟建立好關係

話語的柔軟:長輩尖銳的話語可能引發子女不悅的反應,有些父母以「你出門就不要回來!」或是「翅膀硬了!不聽話啦!」等氣話,往往說完以後又馬上後悔,但卻從未嘗試向子女道歉,當雙方一直都不願意協調,下次見面、彼此釋懷又不知是多久以後。建議父母可以用試探性的問話,例如「要不要…」、「好不好…試著這樣做」、「如果…會不會更好」的問話來徵詢子女的想法和意見。

關係的柔軟:關係是許多華人父母不容易解開的心結,因為在這些父母的觀念中,孩子需要有當孩子的樣子,導致雙方各自在各自的世界裡生活,產生代溝。其實當父母的平常可以多觀察子女們的喜好,聊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子女知道父母親很在意、關心他們的。

姿態的柔軟:父母常會以指導的樣子,像是權勢要脅、命令,不講理等等的舉動。建議父母用商量、討論取代用權勢的方法跟子女說明自己的期待,但希望還是由子女自行選擇、決定,讓他們為自己負責。假如出現不好的結果時,父母千萬不要幸災樂禍地告誡,反而要給予子女安慰,讓他們感受到愛。

孩子們需要的是關心與愛,透過柔軟的話語、關係及姿態,可以讓孩子願意常常與父母親接近的時候,那快樂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文章出處: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