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相信和保護你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兩天參加勵馨基金會所舉辦的【熟人性侵防治種子培訓課程】,整整兩天的課,我幾乎是皺著眉聽完的;不是講師上課多無趣、或是教材理論多生硬,而是當越了解這個議題的背景和故事,就會發現這個社會價值的迷思和扭曲、導致受害者的無助、甚至助長加害者無恥的合理化行為;這樣的生命經驗有多痛、我其實真的無法想像。
讓孩子在適性適齡下,認清熟人性侵的防治議題並懂得保護自己,是成為培訓種子最大的任務;講師更提到另一個觀點:了解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有足夠的教育,不讓孩子成為加害者;即使無意識傷害到別人,也能勇於在關係中認錯。
在台灣每30分鐘就有一起性侵案件的發生,其中熟人性侵高達7成以上、家內性侵又占了其中近5成。這個數據真的讓人不敢置信,當我們常在和孩子說著小心陌生人、不可以跟不認識的人走、不可以亂拿陌生人東西時,【熟人性侵】卻是個讓我們不得不注意的議題。
我們希望感受人的愛與良善、卻又要警慎人的惡與誘惑。這並不容易,但讓孩子了解【身體自主權】會是第一步,從3歲左右開始,就該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界線,包含有形和無形的,並鼓勵孩子勇於說出自己的情緒/感受,讓孩子知道,他絕對有權利對於自己不喜歡的感覺和事說【不】!而當我們能以身教展現同理並尊重,孩子自然能從中習得與人的相處的方式,也尊重對方的感受。
而對於家長來說,營造信任和安全感是很重要的責任,如何讓孩子不害怕勇敢的說出來?取決於平時和孩子建立的關係如何?以及是否能穩著接住孩子情緒?
教導兒童自我防禦時,需要告訴兒童:「如果真的發生有人傷害你的身體,你一定要相信爸爸媽媽(老師),我們會相信你和保護你,爸爸媽媽(老師)不會怪你!」
這是老師分享的一段話,看著看著,我的眼眶默默紅了。這樣的議題有如電影【無聲】,其實頻繁的在真實社會上演著,也許大環境更需要政府法令、社福團體來積極協助改善,但期許成為種子的自己,能在前端播種,讓正向、良善、能力慢慢發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媽寶米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睡覺...我想是繼吃飯之後,最讓父母傷腦筋的;老實說...這個苦頭我也是吃了好幾年,我記得樂樂兩歲前,總是要在背巾上或推車裡搖著搖著才睡,家中常常出現我和爸爸輪流揹著背巾搖晃律動著,在外頭(尤其外宿)則是推著推車在lobby不停兜圈圈的畫面。
    近期虐兒的新聞層出不窮,有些施虐案件發生在身心根本不成熟的小爸媽身上、有些則是幼兒園老師管教不當。有的新聞我光是讀文字內容就揪心,完全無法點進影片去看那監視器畫面,看著這一則則讓人心痛的新聞,除了想著該如何給這些無行為能力的孩子多些保護外,也思考著這些失控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怎麼了?
    小孩吃飯的議題,根據統計,是親子教養中長期排名第一的問題。而這問題困擾著我也超過5年了!
    已經持續一陣子讓人沮喪的新聞,昨天一早又看到日本女星自縊的新聞,讓我震驚也沉思了好久。相關的報導陸續出來,研判女星得產後憂鬱,身心壓力過大,才會選擇走上此路。
    週日,樂樂參與人生的第二場足球賽,嚴格來說,應該是第一場的戶外正式比賽,穿上有自己名字和背號的正式球衣,這個小樂樂,已經像個男孩樣了。
    之前偶然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一句話,那時的我沒什麼特別感觸,但一直將這句話放在我的心中。
    關於睡覺...我想是繼吃飯之後,最讓父母傷腦筋的;老實說...這個苦頭我也是吃了好幾年,我記得樂樂兩歲前,總是要在背巾上或推車裡搖著搖著才睡,家中常常出現我和爸爸輪流揹著背巾搖晃律動著,在外頭(尤其外宿)則是推著推車在lobby不停兜圈圈的畫面。
    近期虐兒的新聞層出不窮,有些施虐案件發生在身心根本不成熟的小爸媽身上、有些則是幼兒園老師管教不當。有的新聞我光是讀文字內容就揪心,完全無法點進影片去看那監視器畫面,看著這一則則讓人心痛的新聞,除了想著該如何給這些無行為能力的孩子多些保護外,也思考著這些失控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怎麼了?
    小孩吃飯的議題,根據統計,是親子教養中長期排名第一的問題。而這問題困擾著我也超過5年了!
    已經持續一陣子讓人沮喪的新聞,昨天一早又看到日本女星自縊的新聞,讓我震驚也沉思了好久。相關的報導陸續出來,研判女星得產後憂鬱,身心壓力過大,才會選擇走上此路。
    週日,樂樂參與人生的第二場足球賽,嚴格來說,應該是第一場的戶外正式比賽,穿上有自己名字和背號的正式球衣,這個小樂樂,已經像個男孩樣了。
    之前偶然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一句話,那時的我沒什麼特別感觸,但一直將這句話放在我的心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學生的真實回饋…感謝同學寫了這麼多… 老師您好:我第一次考試買你的書自己看,有看沒有懂,就去考試差一點點,所以我第2次買老師影片來看,才了解很多口訣的記法,很多地方有比較讀通,雖然災保法很難還是很難消化,但我就記住一些基本觀念,結果這次考試都有考出來。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文:許玉霜心理師 (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心理諮商師/心理健康促進協會常務理事)。 1.兒少證能夠確保兒少安全嗎? 因兒少生態營隊爆發負責人性侵兒少事件後,正視兒少安全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建構兒少工作證真的能確保兒少安全?兒少工作證或良民證真的能使多元的教育形式不再是安全漏洞?已被性侵的兒少在哪?兒少在
    Thumbnail
    如果一個孩子是在被祝福、被保護、被容許的環境之下成長,他可以安全的探索,那麼他對性的基本認知就是安全的。如果這個孩子他遭受非常大的壓力,強大的限制以及各種的恐嚇,那麼他就會將這個工具琢磨成一個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的工具。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性侵害案件相關人員可能成為的第二受害人的情況,以及對其產生的情緒和心理衝擊。除了性侵害當事受害人外,也需要關注處遇相關人員的壓力與需求,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與協助。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我們都好愛孩子,孩子接觸的環境也相對單純,但我們也需要幫助孩子瞭解人性有暗黑的一面、可能的危險、保有警覺與自我保護的方法。
    每當新聞報導性犯罪事件,總會讓人憤怒、恐慌,那些來自陌生人的惡意,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其實性犯罪很大比例都是由熟人犯案,可能是鄰居、老師、店員、朋友,甚至是家人,我們該如何防範性犯罪?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學生的真實回饋…感謝同學寫了這麼多… 老師您好:我第一次考試買你的書自己看,有看沒有懂,就去考試差一點點,所以我第2次買老師影片來看,才了解很多口訣的記法,很多地方有比較讀通,雖然災保法很難還是很難消化,但我就記住一些基本觀念,結果這次考試都有考出來。
    Thumbnail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那些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我們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童「知」的權利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文:許玉霜心理師 (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心理諮商師/心理健康促進協會常務理事)。 1.兒少證能夠確保兒少安全嗎? 因兒少生態營隊爆發負責人性侵兒少事件後,正視兒少安全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建構兒少工作證真的能確保兒少安全?兒少工作證或良民證真的能使多元的教育形式不再是安全漏洞?已被性侵的兒少在哪?兒少在
    Thumbnail
    如果一個孩子是在被祝福、被保護、被容許的環境之下成長,他可以安全的探索,那麼他對性的基本認知就是安全的。如果這個孩子他遭受非常大的壓力,強大的限制以及各種的恐嚇,那麼他就會將這個工具琢磨成一個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的工具。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性侵害案件相關人員可能成為的第二受害人的情況,以及對其產生的情緒和心理衝擊。除了性侵害當事受害人外,也需要關注處遇相關人員的壓力與需求,以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與協助。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我們都好愛孩子,孩子接觸的環境也相對單純,但我們也需要幫助孩子瞭解人性有暗黑的一面、可能的危險、保有警覺與自我保護的方法。
    每當新聞報導性犯罪事件,總會讓人憤怒、恐慌,那些來自陌生人的惡意,總是讓人措手不及。但其實性犯罪很大比例都是由熟人犯案,可能是鄰居、老師、店員、朋友,甚至是家人,我們該如何防範性犯罪?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