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有家長報案女童遭狼師猥褻,但時至今日我們才從廣大的社群媒體接獲最新消息,這其中要檢討的環節多不勝數,舉凡教育局、教保服務人員條例、幼兒教育及照顧法都值得改進。如果市府單位、新聞媒體可以早點報導,是不是可以避免更多受害者出現?如果政府機構、民意代表的運作都是向著正義的一方,是不是可以更快將罪人繩之以法?再多的如果,都換不回結果。我們除了不斷修法避免下一次憾事發生,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學習如何幫助、保護孩童。
網路上常說一句話:「性犯罪的人,不會等你的孩子長大。」不能夠等到孩子長大,才教他們有關兩性與身體自主權的事情,家長應該主動出擊:
一、給予孩子「知」的權利
兩性教育從小做起,3歲前就必須開始!小孩的學習能力超乎我們想像,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能辨別性別,我們必須教導他們正確的觀念、認識性別,以及保護私密處不讓任何人觸摸。
二、給予孩子「反抗」的權力
多數人即使知道「性暴力」,礙於加害者的各種「身分」,遇到狀況的當下,身體卻無法反抗,尤其是多數性犯罪者都來自於熟人,我們如何教導孩子反抗?《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提到反對任何形式的「縱向關係」,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大家都是人,不存在誰比誰大,老師與學生應該是互相尊重、互相學習,長輩與孩子亦是如此。告訴孩子:「你跟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老師或長輩今天做的事情,如果使你覺得痛或是不舒服,那他就是壞人,你可以直接反抗,回家以後再跟爸爸媽媽說,讓我們一起討論,好嗎?」試著讓孩子在遇到「壞人」時,有對抗的勇氣。
身為父母,最怕的是無法跟孩子溝通,如果孩子什麼話都不跟你說,要怎麼了解他的狀況呢?因此要學習聆聽孩子的聲音,試著用他們的角度思考情緒,而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解決問題,如果孩子今天怕蜘蛛,我們要怎麼幫助他們呢?
「蜘蛛有什麼好怕的,你是男子漢。」
這樣的對話只會導致小孩封閉內心,變成更怯懦的人。我們應該站在幼童的角度,發揮創造力,將他們害怕的事物連結到正面情緒,創造一個故事。
「你覺得蜘蛛上幼稚園會遲到嗎?其實他常常遲到唷,因為蜘蛛每天出門都要穿8隻紅色襪子,還要穿8隻紅色鞋子,常常手忙腳亂錯過上學時間。」
「可是我看到的蜘蛛都沒有襪子-3-」
「那他可能把襪子借給朋友了。而且有時候他們是穿黑色的襪子!」
另外對於負面的情緒,讓孩子想像情緒在身體裡外旋轉,然後遠離自己身體。
「你看!你的壞情緒就像這部賽車(手拿著一部賽車),繞來繞去(手拿著賽車靠近孩子,再遠離孩子,重複幾遍),它現在衝出房間了!(手拿著賽車往房間外衝刺)」
如果對這類的親子教育有興趣,在這邊推薦這本《莫里斯不煩了:7天引導孩子排除恐懼、焦慮等壞情緒》,書裡提供7種方法,家長可以學習起來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