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讓我推銷自己的文章,倒不如趁此機會來思考並描繪一下,自己想像中的「文章受眾」樣貌吧。
首先,簡述一下我的背景。我是個現職刑事警察人員,目前職場生涯近10年。這些年裡也著實累積了不少的特別經歷,但更多的是對於整個職場文化缺陷的觀察與體認。在我所寫過的下面這篇文章裡,開頭就提過:「只要是團體,就一定存在內部問題。越大的團體,問題就越多。」於是把我親眼所見的各種職場現象訴諸於文字,便是我以「律羲和」這個身分,出現在方格子平臺的原因。
不可諱言,既要寫文章,便由衷地希望文章能夠被夠多的人看見,我對於體制的「呼喊」才具有意義。但是,會有哪些人閱讀我的文章,卻是我沒怎麼想過的問題。
於是我試著透過時事(黃鴻升逝世),再以警察人員的口吻及視角,談談實際的「相驗」工作情況。我發現這個作法確實吸引了相當多的瀏覽量,一方面是黃鴻升去世的消息讓許多人相當關注;另一方面則是大眾對「相驗」毫無所知,卻對於這種富含神祕色彩的工作內容產生極大的好奇。
至此我初步構想,會閱讀我文章的人,大概是對於「新知」充滿渴求,對於警察故事及職場實務也充滿好奇的這類人吧。事實上,我認為自己目前所發表的所有跟警察有關的文章,都偏屬嚴肅而沉悶的,娛樂性質不高,閱讀時可能還必須冒著讀完後心情會很不好的風險,所以,我的文章受眾的心理素質八成都很高。
有同事說,我必須繼續寫下去,就是需要像我這樣敢於發聲的人,才能讓整個團體有進步的可能。但他們可能要失望了:一來我並不是敢於發聲,更應該說是怯懦的人,不敢對內爭取,只敢匿名對外呼救;二來,警察團體固守陋習不是一兩天的事,那「靠北警察」粉絲專頁揭露過多少各種光怪陸離的文化,卻鮮有一丁點的改變。我想,警察文化的內、外部影響因素極其複雜,體制外的其他人,恐怕也很難窺得一二。
雖然我前面把警察團體講得似乎很不堪,其實當警察也有不少有意思的事,畢竟警察工作就是不斷地接觸民眾,有形形色色的人,就有五花八門的故事。我在方格子寫文章的初衷,其實是希望透過真實案例,分享你、我從不曾見過的人生百態,引起讀者的反思。寫著寫著,一不注意就歪樓去寫警察內部的陳腐了。
比如這篇關於強盜犯的故事,提出:「犯罪者一定罪不可赦嗎?」的疑問,試著誘使大家從不同的面向去思考。正好,最近沸沸揚揚的「單親媽媽殺害子女遭判死刑」的新聞,引起巨大的聲浪。大家在討論時,不妨理性地去梳理其背後的脈絡,但是這很困難,畢竟媒體為了瀏覽量,報導的內容是經過揀選、拼湊的,不一定真實。因此,誠摯地希望大家在評論社會事件時,必須論理有據,而不是訴諸情緒。已確定未來會實施的「國民法官」制度,就是考驗我國人民依法論理素養高低的時候了。一旦媒體能一定程度地影響國民法官時,我們是否還能心安理得地說自己是「法治國」?
……我似乎把「徵讀者啟事」又寫成一篇嚴肅的文章了,不過這或許也反映出我對於我國法治生態的焦慮吧,一談到這些,不由得又低迷一陣,明明應該搖旗吶喊叫大家來讀我的文章的啊!卻反倒像是用文字堆疊成一堵高牆,把潛在的讀者都擋在外頭了。總之呢,無論是分享工作上所遇到的人、事、物的實錄文章,或者是我對於警察職場的觀察紀錄,在近日我總算建立了《飄浮的刑警背心》專題來彙整這些文章,希望看完了這篇「誠徵讀者啟事」,能夠讓大家對我的寫文風格、方向及願景有一點點的了解,也懇請大家不吝按下「追蹤」,在第一時間咀嚼熱騰騰的文字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