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04-跟風去搭普快又怎樣

非鐵道迷的一般人可能多少聽過,應台鐵南迴線電起化啟用後改點,12/23起,唯一常態運行於南迴線的3671次、3672次兩班普快將走入歷史。這批車輛將會進行整修,後續無論用於專列,或再度安排常態行駛,都不會是最近的事。
停用前的這幾週,尤其中午前枋寮出發往台東的3671次,乘客擠滿五節普快車廂已是理所當然,為此還得在枋寮車站月台設排隊動線,避免上車時混亂。
現在排隊動線的成員,對比過往團客和背包客為主,組成變得更加豐富。最明顯的莫過於不少攜家帶眷的家庭,以及看起來就不會來搭沒冷氣又很吵的普快,與環境有些違和的年輕女孩們。甚至,有團體是專程來搭一小段,枋寮上車出發,十幾分鐘後就在內獅下車。
即使週一平日前往,無可避免的車廂爆滿早在預期之內。
2014年自己首次搭乘時,往台東僅三節車廂的普快,乘客恐怕連三十人都不到。如今改點前加掛到五節車廂的這班去程普快,平日已座無虛席,若再加上站著的乘客,恐怕已超過三百人搭車。
難以想像停駛前的這幾個假日,會是何種熱鬧光景。
面對即將消逝的事物,若能在事物找到認同的價值,人們就可能前往追尋。也許是直觀的,純粹想經驗一種過程;也可能是挹注價值,預期後續能用在某些領域或場合上。
不少人說這是跟風行為,怎不在幾年前普快車廂還空蕩蕩時就來搭,分明是發現未來很難搭到,才趕緊安排快閃行程。
但「跟風」這個詞,實在不該只有負面的意涵。
這些他人口中跟風搭普快的人們,不必等到以後,他們現在就在幫助鐵道文化的某些元素能繼續延續,即使它做為鎂光燈焦點的現在,終將告一段落。
它會以很多形式流傳出去,諸如主觀的記憶、經驗和身體感,抑或是有形的影像及影片,還有延伸創作的作品。重要的是,多少人產生興趣,甚至往後投入心力在某個領域,是從初次跟風開始的?
我在2001年看世界盃,連出局規則都不懂,隔年成為職棒球迷;從高中朋友介紹海賊王開始,開始有關注動漫的習慣;前幾年因為喜歡看職業運動的出場影片,進而成為日本職業足球的球迷,支持隊伍之餘認識日本的地理及文化。
現在跟風搭車的人,有機會在未來,成為關注,甚至付出的那群人。
無空調、可開窗、站站停,行駛在台鐵環島路網唯一未電化路段的普快,鐵道迷知曉其價值,就算未來不停駛也不減其獨特,可它退出正班營運的安排,是讓它真正走入大眾眼中的關鍵。我們不能假設,別人都知道我們理所當然知道的事。
這個調整,讓圈外人想把握「最後」而前來,或許稍微打個卡、發個限動而已,但有更多人,是想在這特殊火車將停駛的契機上,創造經驗與回憶,跟同事、跟朋友、跟家人,以及最可貴的-跟小孩子們。
陪小孩子用他們的眼光認識世界,是一件有趣且無價的事。說不定小孩子眼中,比起舒適快速的現代車型,這個源於舊世代,能帶來截然不同乘車經驗的普快,更能賦予他們深刻的鐵道記憶。所以,被大人帶著一起跟風,Why not?
說個題外話是,電影《艋舺》有句台詞:「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年輕的時候我也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原來我們都只是草。」
要當風,還是能讓人一起跟的風,可不簡單呢!
其實「跟風」一詞用在搭乘普快的這件事,可說是再適合不過。車內吹著電風扇的微風,開窗後吹著列車行駛帶來的陣風,同時,普快也是撐著老身子,在柴電機車的牽引下,迎著海風與落山風,在南迴線兩端點間往返著。
就讓即將走入歷史的「南迴線普快跟風之旅」,不管是搭過無數次,還是要停駛前才注意到的人們,陪著大家駛向2020年的尾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