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不在乎你的喜好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月8日,第八篇,事實。
[沒設定好排程,提早1個小時Po文,以此紀錄一下,以示警惕]
昨天提到假新聞氾濫、懷疑主義,今天聊「事實」,比爾蓋茲甚至在2018年贈送當年全美大學畢業生facfullness這本書。今天我想聊的事,怎麼看待那些「令人厭惡的事實」。首先,千萬不要去否定事實。企圖否定事實,例如現在相信、主張地球是平的,不是被當瘋子,就是被當傻子,除了愛你的人,沒有人會浪費時間與你進行有意義的交流。
其次,接受「不願面對的真相」,但是你依然保有詮釋的權力。往往讓我們震驚、厭惡的,是我們下意識的詮釋。根據2020總統大選,「國民黨有552萬的民意支持/民進黨有817萬民意支持」,取決你的政黨傾向,你可能對於上述事實感到不爽,與其在沒有證據前否定這個事實(例如宣稱某方賄選或作票),你可以詮釋這是事實是因為「華國遺毒/台獨洗腦」「人民素質低落」(但這也是另一個需要證據的事實),你也可以欣然接受「這是多元民主的常態」。當然,上述兩個對選舉結果的詮釋,並不互斥,你可以同時接受兩種詮釋:1. 人民素質低落; 2. 多元民主常態。
其實大多數人對政治冷感,經濟與金融的事實(現況)往往是更多人不願面對的真相。政治與經濟相互依賴及制衡。例如,當代的金融制度,就是將窮人的錢交由給有錢人,因為我們(不管是基於文化潛意識或經濟理論)相信有錢人能更好地運用這些資源,創造更多財富。舉例來說,所有受薪階級都把錢放在銀行領取可笑的利息,說好聽是「存款」,但何嘗不是你將錢借給銀行?銀行再將各位的滴水匯集,轉貸給財團投資房地產或進行投資,然後我們再去買房扛房貸。
你可以討厭這個制度,只是你的厭惡並無法改變。行動,才能改變,端看你要衝撞、改變制度,還是改變你的好惡,或是現實。
我們需要接受兩種互相矛盾的解釋,然後維持神智清醒的生活。至於錢鐘書所說「矛盾是智慧的代價」,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們留到下次再說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272內容數
    2021年,每天精選一句、一個概念、一個心得,連結你與我,連結過去與今天,一起猜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月7日,第七篇,懷疑與保守。 笛卡爾想說的是,一切均可懷疑,感官並不可靠,唯有我存在這件事情無法懷疑,因為即使你思考、懷疑「你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你必然需要存在才能思考。
    1月6日,第六篇,從失敗判斷一個人。
    1月5日,談孤獨。 談了幾天政治與法治,讓我們回到微觀的個人。我非常喜歡這段比喻,就選在新年第五天獻給各位。
    1月4日,第四篇:「包青天文化」必須死。 今天是「必須死」系列的第一篇。這句話是我在美國法學院民事程序法(Civil Procedure, Civil Pro)第一堂課教授的引言。
    1月3日,第三篇,我們聊聊論語:「無適無莫」。
    1月2日,第二篇。 「我愛你,與你無關」出自歌德(1749-1832)小說筆下的Wihelm負傷受Philine照顧,Wihelm向Philine表示虧欠太多,無以回報,謹贈金錶乙支,請妳離開我。Philine笑稱,誰要你的回報?我不會用愛或同情來感謝一個男人,更何況,如果我愛你,跟你又有什麼關
    1月7日,第七篇,懷疑與保守。 笛卡爾想說的是,一切均可懷疑,感官並不可靠,唯有我存在這件事情無法懷疑,因為即使你思考、懷疑「你是否存在」這個問題,你必然需要存在才能思考。
    1月6日,第六篇,從失敗判斷一個人。
    1月5日,談孤獨。 談了幾天政治與法治,讓我們回到微觀的個人。我非常喜歡這段比喻,就選在新年第五天獻給各位。
    1月4日,第四篇:「包青天文化」必須死。 今天是「必須死」系列的第一篇。這句話是我在美國法學院民事程序法(Civil Procedure, Civil Pro)第一堂課教授的引言。
    1月3日,第三篇,我們聊聊論語:「無適無莫」。
    1月2日,第二篇。 「我愛你,與你無關」出自歌德(1749-1832)小說筆下的Wihelm負傷受Philine照顧,Wihelm向Philine表示虧欠太多,無以回報,謹贈金錶乙支,請妳離開我。Philine笑稱,誰要你的回報?我不會用愛或同情來感謝一個男人,更何況,如果我愛你,跟你又有什麼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兩天縂能看到類似的言論,不免想吐槽一句國會改革關中共什麽事。。。。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請拿出證據來好嗎?要是拿不出來的話,就是造謠。。造謠真的是沒成本。 就像中國造謠新冠病毒是美國投放的一樣,什麽事只要是利於“我”立場的,真的就可以張嘴就來。 還有就是信這些謠言的人實在是太不瞭解中共
    曾經有個愛八卦的學姐在跟我分享某個誰怎樣一定是怎樣的,照慣例我不會先認同她以負面的角度評斷這個人,畢竟八卦就是我們都不一定知道真實的情況才叫八卦嘛,也不是住在當事者體內的蛔蟲,每天清清楚楚地啃食他的心情。所以我寧願從未看到證據前,判定他無罪的角度去設想,“沒拉~他應該只是因為不舒服或是家裡有事才會這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試圖洗腦自己社會是和樂的,我打從心裡覺得非常之沒有意義。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經過這次大選我觀察到一個奇妙的人性現象, 就是 -「希望討厭的人過不好」這個想法原來非常佔據人的心思。 有些群體支持特定政黨,是因為討厭另一個政黨或群體而支持,希望藉由支持這個政黨上台來打擊討厭的對象,在網路上也不時能看到"OO崩潰就是爽"的留言。有些支持者是抱著「他當選後會替我做我做不到的事」而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事情似乎不只如此,但歐美個人主義的「現代科學教」告訴我們,要確認所謂的「現實」,就要透過肉體感知到的是否符合正常和健康,若是,那就是真的。嗎? 揭示謊言:參透過去能預見未來? 我們的信念是根據過去經驗所形成的,這些經驗被不斷地釋放到當下,令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兩天縂能看到類似的言論,不免想吐槽一句國會改革關中共什麽事。。。。 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請拿出證據來好嗎?要是拿不出來的話,就是造謠。。造謠真的是沒成本。 就像中國造謠新冠病毒是美國投放的一樣,什麽事只要是利於“我”立場的,真的就可以張嘴就來。 還有就是信這些謠言的人實在是太不瞭解中共
    曾經有個愛八卦的學姐在跟我分享某個誰怎樣一定是怎樣的,照慣例我不會先認同她以負面的角度評斷這個人,畢竟八卦就是我們都不一定知道真實的情況才叫八卦嘛,也不是住在當事者體內的蛔蟲,每天清清楚楚地啃食他的心情。所以我寧願從未看到證據前,判定他無罪的角度去設想,“沒拉~他應該只是因為不舒服或是家裡有事才會這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試圖洗腦自己社會是和樂的,我打從心裡覺得非常之沒有意義。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經過這次大選我觀察到一個奇妙的人性現象, 就是 -「希望討厭的人過不好」這個想法原來非常佔據人的心思。 有些群體支持特定政黨,是因為討厭另一個政黨或群體而支持,希望藉由支持這個政黨上台來打擊討厭的對象,在網路上也不時能看到"OO崩潰就是爽"的留言。有些支持者是抱著「他當選後會替我做我做不到的事」而
    Thumbnail
    誠拜讀於「底層邏輯」這本書,篇中有一句要和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探討。 「兩個人發生爭執的時候,一定是因為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同之處,而不是不同之處。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是吵不起來的。」—事物間的共同點,就是底層邏輯。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處、變化背後不變的東西,才是底層邏輯。先記住!底層邏輯+環境變數=方法論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事情似乎不只如此,但歐美個人主義的「現代科學教」告訴我們,要確認所謂的「現實」,就要透過肉體感知到的是否符合正常和健康,若是,那就是真的。嗎? 揭示謊言:參透過去能預見未來? 我們的信念是根據過去經驗所形成的,這些經驗被不斷地釋放到當下,令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