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人印象#1 茶壺工藝與材料學的跨域創新 / 林永輝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穩中求變、跨域創新」是林永輝老師作品給人的印象。

若將老師至今 30 多年來的作品一字排開,從傳統的朱泥與黑膽,到翻轉材料分子變化的天然遠赤及隱金流,可以看出,老師的作品不講求絢麗式的浮誇裝飾,而是追求泡茶功能與壺身美感之間的平衡。
黑膽壺,林永輝老師作品,Cheri Lin 攝影於宜蘭傳藝中心。
老師的茶壺創作,是材料學與茶壺工藝的跨域結合,透過陶土原料及釉料的解構與重組,型塑出作品的多元創新風格。這或許和老師投入茶壺製作前,從事鶯歌耐火材料和陶瓷原物料製作的職業背景有關,在開發新作品時也會向材料學領域的專家請益,較能掌握陶土和釉料的變化。
窯變銅鈦天球瓶,林永輝老師作品。鶯歌陶博館數位典藏

觀摩日本陶藝製作,投入手拉坯茶壺製作生涯


從事耐火材料與陶瓷原物料製作期間,鶯歌陶瓷工業正值興盛,而茶壺製作以注漿灌模為主。與此同時,日本則興起利用手拉坯機製作茶壺。老師在一次出差機會中,觀摩了日本清水燒和常滑燒的製作過程,啟發了結合手拉坯技法和茶壺製作的構想。

在這之前,老師曾向鶯歌翁國禎老師學習手拉坯技法;從日本回國後,便向製壺大師陳金城先生家傳陳錄垚老師等,請益茶壺製作的要領。自此一步一腳印,成立「百耕陶作」工作坊後,漸漸開創出獨有的手拉坯壺風格。

林永輝老師表示,相較於注漿茶壺,手拉坯壺在壺型上可以有較多變化,搭配壺嘴和壺耳,便能形塑出豐富的作品類型。

除了壺型的多變,老師也在陶土原料和釉彩施作方面下足苦功。透過自學,並向陳茂男老師及秦文隆先生請益及討論,老師將釉彩及功能性陶瓷應用在茶壺製作,經由茶壺工藝與材料學的跨域創新,也就誕生了天然遠赤及隱金流等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天然遠赤


這款茶壺墨中帶灰,乍見不特別顯眼,卻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養身茶壺。
天然遠赤,林永輝老師作品,Cheri Lin 攝影於宜蘭傳藝中心。
陶土原料採用「天然遠紅外線」礦石稀土,沖泡時,遠紅外線的波長範圍可加速水分子振動頻率,使茶葉中的單寧酸及兒茶素與水分子更加充分融合,同時提升茶葉的抗氧化能力,茶水口感因而更為溫潤順口、不苦澀,用此壺泡茶來喝,有益身心。

這款茶壺也屬多功能,因為可提高水分子振動頻率,使水分子團變小,將手沖咖啡或溫熱烈酒置放此壺中,也能讓咖啡和烈酒更為香醇喔!

代表作品:隱金流


這款茶壺的外觀,如同台灣高山的景致,在朝陽與夕陽下,在春夏秋冬間,呈現不同的光影折射變化,深不可測,又忍不住親近它。
隱金流,林永輝老師作品,Cheri Lin 攝影於宜蘭傳藝中心。
茶壺製作展現了老師的跨域結合能力。採用特殊釉藥,搭配獨特的微結晶燒成技法,淬煉後的壺面如同鑲嵌多顆鑽石般,在光線下呈現晶體折射效果,又不過分張揚,彷彿從樹蔭下窺視黑夜裡的星辰,獨特光彩若隱若現。

就像「 鑽石恆久遠 」 的誓言,這款作品值得長期收藏。不僅能泡出甘味好茶,也能在歷次泡茶過程中養壺,一如美酒沈香,經過茶水的洗鍊沈澱,壺面呈色也有產生變化,益發迷人。

【小檔案】

  • 1989年成立「百耕陶作」工作坊,投身手拉坯壺製作30餘年。
  • 2000年參加全國百壺呈祥聯展作品入選。
  • 2001年作品「窯變銅鈦天球瓶」獲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
  • 師承翁國禎老師的手拉坯技法。
  • 承蒙陳茂男老師及秦文隆先生的釉彩及功能性陶瓷指導。
  • 作品風格多元,朱泥、黑膽、天然遠赤、隱金流為代表。

【 更多的林永輝老師作品 】

鶯歌,往昔的陶瓷工業小鎮已逐漸轉型蛻變,成為今日兼容工業與文化的陶瓷觀光重鎮,也是臺灣文創產業地方創生的場域之一。這個專題每月將提供三篇文章,涵蓋「創作陶人」對陶藝創作者和作品的側寫、「鶯歌故事」集結當地近期活動與創生故事、「陶趣人生」分享如何用陶豐富生活,及「茶陶長知識」提供茶壺與飲茶的實用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傑洛姆(法蘭克·杜波斯科 飾演),和妻子瑪麗(蘇珊·克雷蒙 飾演), 大女兒卡拉、小女兒露薏絲(艾莉婕·考尼 飾演), 瑪麗與前任生的兒子迪奧(拉斐爾西曼 飾演), 陪伴輕微失智的爸爸吉爾伯(尚·雷諾 飾演)玩狼人桌遊遊戲。 卡拉掛心彩妝直播,不想陪老忘了前一分鐘事的阿公玩無聊桌遊。
Thumbnail
澄菲抹去額上的冷汗,她的視線不自覺地飄向窗外,天空陰沉,遠處似乎有黑影在浮動。她能感覺到那雙冰冷的眼睛在盯著她,彷彿有股陰冷的氣息在向自己蔓延。 聽著一旁治療室護理師預備要滴注的藥物的物品,喊著要5號床孩童深呼吸,準備將針扎入細嫩的血管中,「來,我們深吸一口氣…」,隨之而來的是孩童劃破天際的哭聲。
Thumbnail
今天的欣欣醫院三樓兒童病房依然忙碌 然而,一種異樣的壓抑感似乎籠罩在病房中,無人察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美籍陶藝家Eric時常遊歷於不同國家學習陶藝技法,並將其融入自己的創作。2023年他在日本學習天目碗的創作。他將自己的作品融合日本天目碗的特色,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在施釉技法上,他參考建盞的兔毫紋、油滴天目碗的流動層次和鷓鴣斑盞的斑斕色澤,將東方技術與西方當代藝術視角結合,創作出屬於他獨特的風格。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提到「鶯歌陶瓷老街」通常會想到有很多美麗的陶器、手拉胚DIY、手捏陶,但這次貝蒂的目標不是陶瓷,而是來逛礦石、珠寶,還有吃精緻涮涮鍋補充能量😋,感覺最近「礦石能量」的話題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您也喜歡水晶手串、珠寶、礦物嗎?
Thumbnail
今天這篇和最近兩個有點熱門的教育議題有關,其實是因為剛好我最近在看哲學家馬里旦的教育哲學,我覺得剛好可以回答這兩個議題。 其一是:AI世界,教育應該何去何從? 其二是:國文課當中是否應該承載價值觀教育?   當然本文主要是以馬里旦的教育哲學理論來回答(因為我個人還蠻認同的,不過當然可以有不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傑洛姆(法蘭克·杜波斯科 飾演),和妻子瑪麗(蘇珊·克雷蒙 飾演), 大女兒卡拉、小女兒露薏絲(艾莉婕·考尼 飾演), 瑪麗與前任生的兒子迪奧(拉斐爾西曼 飾演), 陪伴輕微失智的爸爸吉爾伯(尚·雷諾 飾演)玩狼人桌遊遊戲。 卡拉掛心彩妝直播,不想陪老忘了前一分鐘事的阿公玩無聊桌遊。
Thumbnail
澄菲抹去額上的冷汗,她的視線不自覺地飄向窗外,天空陰沉,遠處似乎有黑影在浮動。她能感覺到那雙冰冷的眼睛在盯著她,彷彿有股陰冷的氣息在向自己蔓延。 聽著一旁治療室護理師預備要滴注的藥物的物品,喊著要5號床孩童深呼吸,準備將針扎入細嫩的血管中,「來,我們深吸一口氣…」,隨之而來的是孩童劃破天際的哭聲。
Thumbnail
今天的欣欣醫院三樓兒童病房依然忙碌 然而,一種異樣的壓抑感似乎籠罩在病房中,無人察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元代龍泉窯外銷陶瓷的特徵及製作工藝,從歷史演變和技術特點進行了詳細描述。
Thumbnail
美籍陶藝家Eric時常遊歷於不同國家學習陶藝技法,並將其融入自己的創作。2023年他在日本學習天目碗的創作。他將自己的作品融合日本天目碗的特色,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在施釉技法上,他參考建盞的兔毫紋、油滴天目碗的流動層次和鷓鴣斑盞的斑斕色澤,將東方技術與西方當代藝術視角結合,創作出屬於他獨特的風格。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Thumbnail
喝茶,要有「杯」,或是「盞」,以前只知道釉彩,但如何製作一個釉製的器皿,沒什麼概念。這次進到慈心園,在孝笑陶坊實際體驗製作的過程,還有感受遇林龍窯的開窯儀式。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提到「鶯歌陶瓷老街」通常會想到有很多美麗的陶器、手拉胚DIY、手捏陶,但這次貝蒂的目標不是陶瓷,而是來逛礦石、珠寶,還有吃精緻涮涮鍋補充能量😋,感覺最近「礦石能量」的話題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您也喜歡水晶手串、珠寶、礦物嗎?
Thumbnail
今天這篇和最近兩個有點熱門的教育議題有關,其實是因為剛好我最近在看哲學家馬里旦的教育哲學,我覺得剛好可以回答這兩個議題。 其一是:AI世界,教育應該何去何從? 其二是:國文課當中是否應該承載價值觀教育?   當然本文主要是以馬里旦的教育哲學理論來回答(因為我個人還蠻認同的,不過當然可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