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時事 | 淺談clubhouse的從眾心理學與錯失焦慮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眾心理


Clubhouse提供的技術與功能,並非絕無僅有,但其中所勾起的社會趨力, 卻完整地契合了社會心理學,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行銷擴散手法。
過往我們在看從眾時,通常會聚焦在實體的聚會上,但網路社群的興起,讓關係不僅流動於空間,也流動於雲端。為此,我們同樣可以遷移過往的心理概念,去理解這場被人稱為大型社會實驗的邀請碼風潮。
首先,人在做決定時,依照資訊性社會影響(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的論點,若狀況曖昧不清、危及或有專家可以參考時,通常會跟隨他人來做決定,其追尋的是正確性。回到clubhouse的狀況,一個剛開始風行的社群平台,即使功能清楚,但具體能夠帶來什麼影響,仍然是曖昧不清,缺乏良好範本的狀況,強化了人們跟隨他人的可能性。
再來,如前所述,若有專家時,也會提升其行為跟隨,這部分就是clubhouse這隻獨角獸厲害之處。就一個社群平臺來說,誰是專家?當然是那些經營妥善的社群名人/KOL/高社經人士。clubhouse很聰明地使用名人與專家效應,讓別人為軟體效益背書,此時此刻,眾人面對混亂不清的狀況,自然會跟隨使用clubhouse,甚至形成一波波的漣漪,達到社群的火熱與擴散。
另外,若再結合規範性社會影響(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的觀點來看,也會發現,部分的人使用,不是因為正確性,而是關係性。眾所皆知,clubhouse的功能是一回事,其中擁有的社群關係才是重點,意即對於沒有那麼在乎資訊/知識競爭的人來說,想要獲取的,不是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對談內容,而是靠近社群核心的關係橋梁。藉此,不管是在網路或是現實中都能保持被人喜愛、接納與討論。
由此可知,clubhouse的策略,除了說服理性群體的腦,也戳中了感性群體的心。

錯失恐懼


如前所述,從眾讓人跟隨,但要真得黏著還不夠,這就要提到Clubhouse高明的限制,不只是邀請碼,更還有訊息的不可逆與不可存。這種稍縱即逝的感覺,不管你是理性或是感性人,都會被打中焦慮。關於網路使用上的焦慮,作者McGinnis使用一個精準的名詞來描述,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 FOMO),翻譯過來則為錯失焦慮/錯失恐懼。
這部份,筆者以前曾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中提過,FOMO讓人們陷入一種相對剝奪感,也就說,其害怕的不是失去已擁有的東西,而是害怕沒有獲得應該要有的東西。這種念頭,就像一種牢籠,讓人們被應然的專制給獨裁。
回到clubhouse來說,理性群體焦慮失去的就是進步的資訊,深怕因此失去競爭力,感性群體則是焦慮失去關係的連結,深怕因此未來不再被喜歡。這之中的假設,雖然是說害怕失去未來,但更貼切來說,應該是指焦慮匱乏,還有匱乏後就無法滿足自身需要的邏輯。
就此來說,clubhouse的爆紅,不只因為功能優秀,更因其中所串連出的滿足、關係、焦慮與匱乏。當然,這之中絕對還有更多的心理學內涵,筆者不過拋磚引玉,期待各方人士更為豐沛的分享。
avatar-img
1.9K會員
133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肅殺的空氣,凍結了眼皮。歡鬧的羊群,翻倒了睡意。
斜陽拉長了桌腳,理想的午後,卻承載了太多應然的專制,崩塌了,向晚了,再也沒有以後。
我想放的都只是感慨、遺憾與懊悔,捨不得放手,卻又擔心變質的執著。然而,不管冰藏了多久,扎手的依然扎手,再怎麼執著,我也無法雪藏暖火。
創作都是孤獨的,每位作者都有各自的陰影,但閱讀,讓創作有了交疊,因應創作掀起的陰暗也藉此有了溫暖,會心一笑的甜,更化解孤寂且枯燥的打水日子。爾後,有了共同奮戰的好友,我們明白自己對創作的愛有人理解,創作之旅也都能走得更加踏實,畢竟,孤寂而躁動的失魂之心,終有一處可以龜縮,本來的創作孤單,也因此被分擔
天賦這副頭頂光環,就像日不落的詛咒,讓陰影無所遁形,溫暖的光甚至吸引著各式迷惘的人來取暖,但天賦也連帶了責任,而責任架空了主人,讓人成為只能綻放溫暖的提線木偶,最終再變成一具不懂得脆弱的屍體。畢竟,就算是溫暖萬物的太陽,終有一天也會燃燒殆盡,渺小的人類,怎麼可能不被人給掏盡。
我們以為雞湯可以幫人補足元氣,卻沒想到雞湯會讓我們綁架彼此,甚至以情緒為人質,奪走人類悲傷的權利,如今,不僅無法決定要不要喝雞湯,甚至連眼淚什麼時候落下都不能控制,深怕一不小心就會濺濕社會漂亮的衣裳,反倒徒留難堪的污漬與回憶。為此,什麼時候起,跌跤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哭泣,卻成了我們都懷念的剪影。
肅殺的空氣,凍結了眼皮。歡鬧的羊群,翻倒了睡意。
斜陽拉長了桌腳,理想的午後,卻承載了太多應然的專制,崩塌了,向晚了,再也沒有以後。
我想放的都只是感慨、遺憾與懊悔,捨不得放手,卻又擔心變質的執著。然而,不管冰藏了多久,扎手的依然扎手,再怎麼執著,我也無法雪藏暖火。
創作都是孤獨的,每位作者都有各自的陰影,但閱讀,讓創作有了交疊,因應創作掀起的陰暗也藉此有了溫暖,會心一笑的甜,更化解孤寂且枯燥的打水日子。爾後,有了共同奮戰的好友,我們明白自己對創作的愛有人理解,創作之旅也都能走得更加踏實,畢竟,孤寂而躁動的失魂之心,終有一處可以龜縮,本來的創作孤單,也因此被分擔
天賦這副頭頂光環,就像日不落的詛咒,讓陰影無所遁形,溫暖的光甚至吸引著各式迷惘的人來取暖,但天賦也連帶了責任,而責任架空了主人,讓人成為只能綻放溫暖的提線木偶,最終再變成一具不懂得脆弱的屍體。畢竟,就算是溫暖萬物的太陽,終有一天也會燃燒殆盡,渺小的人類,怎麼可能不被人給掏盡。
我們以為雞湯可以幫人補足元氣,卻沒想到雞湯會讓我們綁架彼此,甚至以情緒為人質,奪走人類悲傷的權利,如今,不僅無法決定要不要喝雞湯,甚至連眼淚什麼時候落下都不能控制,深怕一不小心就會濺濕社會漂亮的衣裳,反倒徒留難堪的污漬與回憶。為此,什麼時候起,跌跤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哭泣,卻成了我們都懷念的剪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有學員問到為什麼投資人會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這個要分成2種來說:一般投資人和機構法人。 一般投資人的FOMO,受到社群軟體和財經新聞的影響,看到別人短期大賺而羨慕和焦慮,深怕自己錯過機會;跟著大家做一樣的事情時候(羊群效應)有安全感,忽略其他風險。 機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社交恐懼症(英文 social phobia),對於跟他人接觸或社交行為感到恐懼。 你是社恐人嗎? 人與人的距離很遠嗎? 在自媒體的充斥下 很多人躲在網路的背後 有些人很活躍有些人很潛水 真實生活中是和網路相同tone調的人嗎? 也或許因為這樣社交恐懼越來越多 越來越害怕和真實的人說話 也越來越不
在一場歡樂的聚會結束後,內心突然感到一陣的空虛感。在人群中,內心卻是孤獨的。 很熟悉的感覺,曾經在兩個人的關係裡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那個內心的空缺,讓自己總認為是沒有人了解及陪伴的關係。 總是在與人的碰撞中,觸動內心的那個黑洞。在沒有意識的狀態時,會將它歸因於生活中發生的種種。其實從來與現況無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有學員問到為什麼投資人會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這個要分成2種來說:一般投資人和機構法人。 一般投資人的FOMO,受到社群軟體和財經新聞的影響,看到別人短期大賺而羨慕和焦慮,深怕自己錯過機會;跟著大家做一樣的事情時候(羊群效應)有安全感,忽略其他風險。 機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資訊。想要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就需要懂得如何運用行銷技巧。近年來,一種叫做「FOMO行銷」的行銷手法開始流行起來。FOMO行銷,全名為「Fear of Missing Out」,指的是害怕錯過某事或某物的焦慮心理。
Thumbnail
社交恐懼症簡稱社恐,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社恐者會明顯對某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是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場合裡,都抱持著明顯的消極思考。 比如,參加朋友聚會,明明聊得很愉快,卻總是覺得「很累,想早點回家」,又擔心自己的反應太異樣,會很失禮;跟大家相處明明很開心,卻總是覺
Thumbnail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都想不勞而獲,才會想靠著完全不擅長的技能,在股市裡冒險。這種心態之所以會被激發,往往是因為害怕錯失機會的FOMO心態,並在從眾行為(Conformity) 的影響下,表象上,“安心地”跟著周遭的友人(或網路上的股友)一起投資、”學習“,內心卻經常恐懼不已。
社交恐懼症(英文 social phobia),對於跟他人接觸或社交行為感到恐懼。 你是社恐人嗎? 人與人的距離很遠嗎? 在自媒體的充斥下 很多人躲在網路的背後 有些人很活躍有些人很潛水 真實生活中是和網路相同tone調的人嗎? 也或許因為這樣社交恐懼越來越多 越來越害怕和真實的人說話 也越來越不
在一場歡樂的聚會結束後,內心突然感到一陣的空虛感。在人群中,內心卻是孤獨的。 很熟悉的感覺,曾經在兩個人的關係裡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那個內心的空缺,讓自己總認為是沒有人了解及陪伴的關係。 總是在與人的碰撞中,觸動內心的那個黑洞。在沒有意識的狀態時,會將它歸因於生活中發生的種種。其實從來與現況無
Thumbnail
社群媒體對人們的負面影響與操縱已成為矽谷巨頭公司前骨幹成員討論的焦點。透過這些平臺,使用者的時間與個人資料被轉化成商品販售給廠商,因此社群媒體平臺為了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搶佔使用者的注意力。此外,社群媒體的出現導致了青少年的自殺率上升,讓人更脆弱、焦慮、憂鬱。同時,社群媒體還無形中建立同溫層,讓人無法接受外面的世界,更容易被操縱。這些市場行為和效應不僅對個人,甚至可能對國家和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