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太友善了吧!?哲學的善意理解原則

    哲學對於抽象事物的討論很有要求,這個要求通常是對於概念清晰度與論證嚴謹度的態度:「你說他是個好老師,是因為他真的是個好老師、還是他是個好人而且剛好是個老師?」這個態度大概不太適合拿來跟朋友聯絡感情(真的,很煩),但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卻相當重要。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他認識的某個好老師,可能沒有要我幫他區分「好人」跟「好老師」的差別;但如果我正在制定某種「教師適任評鑑」的制度,那這兩者的區別就很重要了。
    所以公共討論就一定要這麼嚴謹、難以親近嗎?嚴謹大概跑不掉,但難以親近就倒不一定了。哲學家Gary Gutting在其著作《哲學能做什麼》中,提供了一個討論公共議題時的論辯原則「善意理解原則」。

    善意理解原則:幫對方一個忙
    這個聽起來就很友善的原則,很適合在遇到立場不同、甚至意見打對台的時候拿來提醒自己,讓雙方不會擦槍走火、或避免讓討論失焦(作者在討論政治議題的篇章中介紹這個原則,真是恰到好處)。為此,善意理解原則要求我們先幫對方一個忙:
    幫他的論證整理成他最容易辯護的版本
    為了完成這件事,在態度上,善意理解原則提醒我們先從對方的觀點看事情,至少先不要假設對手是不理性或缺德的;而在技術上,這個很喜歡幫對方忙的原則,可以歸納為大致兩個準則:
    1. 以中性語言表達對手立場的主要元素
    2. 以正面詞彙明確表達對手支持其觀點的理由

    舉個例子吧
    小威反對同性戀者領養小孩,他說了以下觀點:
    這樣的家庭,有考慮過小孩的感受嗎?
    我們可以先用第一個準則幫小威重新梳理一下他的觀點:
    小威認為在同志家庭長大,對孩子來說會造成困擾。
    聽起來有沒有溫和一些了?我們再試著為這個觀點加上正面理由:
    小威觀點的基礎可能是,同志家庭在社會上相對是少數,在此家庭中長大會對孩子造成困擾。當然某些現有的家庭模式也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類似的困擾,但這些家庭的狀態更常是不得已的結果,而非主動的行為。如果以此觀點出發,小威主張我們應該避免主動創造這種家庭模式。

    議題討論的「雜訊」
    小威最初的說法可能包含了若有似無的情緒宣洩、語意不清的結論、或是單薄而較不嚴謹的論證;這些我們可以把他們視為「雜訊」。這些雜訊容易挑動情緒、論證力也比較弱,因此這些雜訊通常鮮美可口很有吸引力,就像是打排球時對方送過來的嗆死球,一個手滑就殺回去了。
    針對小威的說法,「りしれ供さ小?」或「你講這樣,有考慮同性戀者的感受嗎?」都是可能的回應,但也都停留在「用雜訊回應雜訊」。前者很潮(對,我最潮就這樣了),後者是很high的殺球式打臉。但議題討論不是打排球,最終目的不是競技、而是找出恰當的觀點。如果雙方的來回都停留在雜訊,那更常意味著失焦的爭辯、而不是讓討論向前邁進。

    主動「調頻」,維持適當的討論頻率
    雜訊會搞事,因此辨識出雜訊並「調頻」,可以幫助我們發展議題討論。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先以中性用詞來避免雜訊、並確立了「孩子的困擾」這個相對明確的辯題;接著我們給了個正面理由:應該避免主動給孩子造成困擾。如此,討論從原先回應雜訊或純粹立場交流,開始往前到檢視雙方立場背後的理由。
    善意理解原則的梳理,正是透過主動靠近對方、為雙方溝通頻率加以調頻的過程。我們可以想像,這將有機會引導對方做出另一個帶有較少雜訊、也較為嚴肅的回應,為雙方的討論維持適當的頻率。

    不是一次到位、但將討論逐步往前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是否該開放可能讓孩子困擾的家庭模式」未必就是同志領養議題的關鍵;或許這個議題的癥結點是「成長於少數家庭的孩子真的有明確困擾嗎」、或是「該如何塑造不會讓孩子有類似困擾的社會氛圍」。
    可能性很多,我們要討論下去才知道哪個問題才是關鍵。但善意理解原則確實可以讓我們順利的以「檢視這個看起來還算可以討論的理由」作為起點,將議題往前推進、讓「討論」真正發揮效果,而不是只停留在雜訊的來回。
    也就是說,善意理解原則不一定可以讓我們一次到位、直搗問題核心。但如果創造了適當的討論頻率,它可以幫助我們逐步向前、往各個立場背後真正需要被檢視的理由前進。

    小結與預告
    上面我們說明了Gary Gutting在《哲學能做什麼》當中提到的善意理解原則,可以提醒我們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上先「辨識雜訊」、並為雙方溝通的頻率加以「調頻」,讓這個議題的討論可以順利的進行下去。
    看起來善意理解原則非常友善又實用。下一篇我會告訴你:其實可能不是這樣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